闕芳菲
[摘 要]近年來,共享經濟開始出現,它是新經濟時代的產物,也是信息與經濟碰撞的產物,不僅會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會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時對企業發展也有深遠的影響。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共享經濟的內涵與特征,進而重點分析了共享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分析了共享經濟中的監管困境,希望能夠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共享經濟;發展現狀;監管困境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4.062
[中圖分類號]D630;F72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19)04-0-02
共享經濟是新時代的產物,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能夠將各種經濟主體連接到一起,提高了經濟發展效率,而且還使整個經濟社會發展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近年來,共享經濟發展出現了很多問題,影響了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也使監管陷入困境。本文就共享經濟的發展現狀與監管困境進行研究,全面闡述了共享經濟的特征、發展障礙以及面臨的困境。
1 ? ? 共享經濟的內涵與特征
共享經濟,顧名思義,它是經濟發展的一種形式,指人們分享商品、服務、數據和智慧的一種社會經濟模式,能夠有效整合經濟資源與網絡技術,實現經濟資源共享。目前,經濟學家也進一步糾正公享經濟的定義,共享經濟是指通過建立個體間直接交換商品與服務的系統平臺,形成分享人力和物力資源的社會經濟體系。共享經濟主要有4個特征。第一,共享經濟發展需要依靠網絡,通過網絡系統搭建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平臺,根據需求完善系統設計。第二,共享經濟的參與主體有很多,由于要做到公享,就必須鼓勵大眾參與,每個人都可以是共享經濟主體的一部分。第三,協同消費。共享經濟的發展依靠網絡技術,而網絡平臺作為一個交易市場,線上線下智能化匹配,按照消費者的需求選擇一些合適的商品,促進消費與經濟同步發展。第四,分離兩權。通過選用租賃替代購買、租賃替代銷售等多種方法轉讓產品或服務的某些使用權,實現資源合理分配。
2 ? ? 共享經濟發展概述
2.1 ? 經濟主體不明確,發展規模比較大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種經濟平臺也越來越多,共享經濟作為經濟的一種發展模式,涉及很多方面,涵蓋各個領域。平臺機構蓬勃崛起,比如,共享自行車和滴滴打車也是共享經濟的一部分。隨著人們需求的增長,共享經濟發展模式也在逐漸擴大,但是主體界限也越來越模糊。
2.2 ? 發展速度快,平臺數量持續增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行業都引入了共享經濟的概念,在發展過程中也充分融合共享經濟的特征,逐漸擴大共享經濟的服務面積,共享經濟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不管是交通還是房地產,都涉及共享經濟,共享經濟的規模也在逐漸擴大,平臺也在不斷增加,給很多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2.3 ? 促進了交通行業發展,并發揮了很好的榜樣作用
隨著共享經濟的不斷發展,交通出行也越來越重視應用共享經濟模式在交通出行領域,共享單車與滴滴打車獨樹一幟。特別是共享單車,從近年來的調查數據來看,共享單車的使用率比同年增長了30%,也是交通事業發展的一個重大突破,同時也為其他行業的發展起了帶頭作用,鼓勵其他企業向共享經濟發展模式靠攏。
3 ? ? 共享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 ? 加劇了新舊企業發展的矛盾
隨著共享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很多企業都對自己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調整,并將共享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一種模式,在此過程中,產生了一批專業性不強和監督管理缺位的產品和服務供應商,給整個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消極的影響。此外,共享經濟由于發展速度快,使企業面臨著很多競爭壓力,對于傳統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不僅降低了傳統企業的積極性,而且還對傳統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多影響。共享經濟企業的經營模式打擊了傳統的生產方式和運營流程,從而促使社會總利益占有率重新洗牌,導致企業存在利益沖突。比如,共享經濟下的經濟發展模式與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產生矛盾,滴滴打車與傳統打車模式產生矛盾,人們的選擇也越來越多,近年來,滴滴出行也發生了很多問題,導致人們開始不信任此經濟模式。
3.2 ? 不利于維持市場秩序
共享經濟這種經濟發展模式本身并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共享經濟使用者身上。隨著共享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很多人都參與了共享經濟,并從中獲得了一些利益,一些不道德的人利用共享經濟獲取更多的利益。由于平臺增加過快,市場還未形成相應的管理體系,企業就已經發展起來,從而導致共享行業秩序混亂。很多不正當的企業利用這個漏洞廣泛謀取經濟效益,采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導致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劇烈,一些競爭力低的企業也被逐漸淘汰,從而出現一些“獨霸鰲頭”的企業,共享經濟被這些企業獨占,導致利益分配不均,一些商標也被非法注冊,給小型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威脅。
3.3 ? 勞動關系出現矛盾
隨著共享經濟模式不斷發展,我國的勞動關系越來越不明確,共享經濟中的勞資雙方轉變了以往的聘用形式,但是沒有對這種關系進行明確劃分,也沒有特定的合同,也沒有管理制度進行約束,在發展過程中缺乏信服力。從很大程度上來看,共享經濟沖擊了傳統的勞動分配制度,如何處理勞動與共享經濟的矛盾成為當前主要思考的問題,如果不及時處理這些問題,就會導致勞動脫離組織保障,也失去了相關福利和社會保障。在共享經濟模式下,要更加追求勞動分配公平,以及工資合理分配,按照勞動者的貢獻能力分配資金,降低勞動者的失業風險,緩解勞資矛盾。
3.4 ? 共享經濟的安全性不高
共享經濟的安全性不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不能保障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在共享經濟模式下,各種商業平臺越來越多,加之市場制度不完善,不能及時監督控制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出現問題,導致第三方平臺沒有經濟保障,安全性比較低,無法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另外,消費平臺第三方服務門檻比較低,給很多消費平臺的發展創造了機會,部分企業為了牟取暴利,會盜取消費者信息。第二,一些沒有利用的資源與區域規劃產生矛盾,特別是房地產行業,由于房價高漲,部分房主把自己的房子高價出租,那么增加了房地產規劃商與房主的矛盾,使房子個人財產成為商業區。在交通方面,共享單車被隨意擺放,搶占了車輛的交通用道,與城市交通規劃產生矛盾,對于后續的管理也產生了不利影響。
4 ? ? 共享經濟中的監管困境
4.1 ? 監管制度困境
共享經濟沒有專門的監管制度,特別是共享經濟發展還處于相對不成熟的階段,雖然市場也有管理制度,但是都沒有針對性,管理界限比較模糊,有些地區還將“共享經濟”列入政府工作報告中,但是政府沒有重視這項工作或者沒有采取正確的措施,導致效益沒有最大化。
雖然共享經濟有法律約束,但是部分法律制度已經過時,不適合現階段的共享經濟管理。第一,相關部門沒有完善法律規定,職業也不明確,對平臺沒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第二,沒有針對某個行業的法律規定,管理效率低。第三,線上交易沒有安全保障。
4.2 ? 監管主體困境
4.2.1 ? 共享經濟導致經濟主體多元化
隨著共享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主體不斷增多,導致各類主體的矛盾增多。同事,在解決這些問題時,相關部門沒有做好責任劃分,反而增加了主體之間的矛盾。
4.2.2 ? 監管權力配置難以發揮監管實效
在共享經濟模式下,監管的權力分配不明確,存在躍權管理現象,導致出現很多不公平現象。同時,管理部門也出現權力配置困難問題,導致管理效率低,應該針對不同的主體采用不同管理方式。
4.3 ? 監管范圍困境
4.3.1 ? 監管對象比較多,監管比較麻煩
在共享經濟背景下,經濟主體增多導致監管對象不明確,企業內部服務之間也存在矛盾。針對不同的消費主體,不能采取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特別是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租房問題比較突出,條件也在發生變化。
4.3.2 ? 退出機制不完善
退出機制不完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政府監管不力,沒有發揮監管作用,導致出現一些權益問題,市場秩序也比較混亂。對于這些問題,政府應該采取不同的監管措施。第二,市場有關制度不完善。對于一些倒閉的平臺,沒有主線用戶,導致平臺企業發展問題頻發,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消費者權益會受到很大影響。
4.4 ? 監管方式困境
4.4.1 ? 政府的監管方法落后
政府沒有重視共享經濟的重要性,在管理過程中也不注重創新,特別是網絡監督,網絡作為共享經濟的支柱,一旦出現網絡監管不力,就會導致信息泄露,一些非法企業會利用這些信息詐騙,導致共享經濟產生信任危機。另外,在管理過程中,沒有側重點,管理方式落后。
4.4.2 ? 互聯網技術創新增加了監管的難度
網絡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平臺發展,但是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如私人信息泄露、賬號被盜取等。在網絡技術方面,相關技術人員應該不斷提高技術水平,針對不同的技術問題進行重點分析。
5 ? ? 結 語
共享經濟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但是也對我國經濟模式產生了沖擊,近年來,共享經濟問題逐漸顯現,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麻煩,也使監管陷入困境。因此,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都要正確認識共享經濟,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實現可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趙景華,許鳴超,陳新明.分享經濟業態下政府監管的差異化策略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7(6).
[2]陳元志.面向共享經濟的創新友好型監管研究[J].管理世界,2016(8).
[3]李鑫.分享經濟監管困境與信用監管體系構建[J].學習與實踐,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