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德
【摘要】寫作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在初中階段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及時儲備好寫作所需的素材,同時引導學生掌握高效的寫作技巧。就目前我國的教學現狀來講,初中寫作教學中依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例如學生的寫作內容比較淡薄,甚至還存在著運用不及時的現象。若是寫作素材過于陳舊,就難以確保學生掌握到創新性的寫作資源。現階段初中生寫作中使用的語言均是套話,故而難以使得寫作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除此之外,還存在著獨立性缺乏的問題。由此可知,初中語文教師應及時教授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技巧,確保學生的寫作能力顯著提升。本文提出了有效的引導策略,例如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文章內容且做好積累事宜。同時,積極鼓勵學生發揮出想象力與創造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素材;引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目前,我國正在積極實施教育改革事宜,其中新課改中明確地提出了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相關要求,即教師需變“教師為主”的理念為“學生為主”,實施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措施。新課改強調,教師應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獲得更豐富的寫作素材,同時掌握高效的學習技巧,最終得以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從素材積累方面來看,初中語文教師積累寫作素材的思想意識還需進一步加強,重視對學生積累習慣的培養。在探索素材積累措施之前,首先需要將現有的教學問題處理好,繼而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素材積累活動。
一、概述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作用
在對初中生寫作現狀進行分析后,我們能夠了解到學生寫作內容千篇一律、缺乏創新性的原因在于文章素材比較欠缺。由此可知,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積累素材的能力,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通常情況下,寫作能力比較高的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有豐富的生活閱歷以及實踐經驗。同時,還應該具有敏銳的思維情緒,并且語言組織的能力也要有一定的水準。但是積累素材是寫作的重要前提,借此可為文章注入新鮮的血液,故而教師可在教學環節中積極實施素材積累。
學生能夠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比較多,例如通過閱讀課外書籍或者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當學生的積累意識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會逐漸具備認真觀察、分析對比以及主動學習的能力。可想而知,學生的日常積累行為會促使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知識,同時還能夠將學習的素養增強。就學生的寫作能力方面來講,敏銳的觀察力以及豐富的知識儲備等均極其重要,故而當學生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知識時,就會對其豐富寫作內容以及創新寫作結構等環節產生極大的影響。由此可見,初中生積極積累寫作素材不僅能夠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同時還有助于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實際上,初中生正處于特殊的青春時期,并且其社會經驗與生活閱歷均比較少,故而借助課本知識進行自我充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現階段初中寫作教學的現狀
本文主要就寫作教學中的關鍵性問題實施分析,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兩點內容:首先,初中生所儲備的素材內容缺乏創新性與獨特性,思想觀念還比較陳舊;其次,就寫作內容千篇一律以及寫作語言具有套話特點的相關事宜實施全面性分析,旨在推動其具有豐富多彩的效果。諸多因素往往會對寫作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日常的寫作教學便無法達到新課標的重要要求,故而會導致相應的問題出現。綜上可知,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先培養學生的寫作意識,同時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積累素材的行為習慣。
(一)現有的寫作素材缺乏創新性
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要環節,對學生以往的寫作學習效果進行探究之后,可以在其諸多作品中發現同樣的詞語或者句式,甚至還包括寫作技巧。在對這一現象進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可知造成該現象的關鍵性原因在于其素材的積累太少的緣故。即便是現有的寫作素材,也是比較陳舊的,因此難以為寫作注入新鮮的元素。學生寫作素材陳舊且缺乏新意,其關鍵問題是學生未能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初中生將現實生活與寫作徹底地分離開來,因此使得閱讀習慣與寫作習慣均未能及時養成,故而在習作時就會出現素材缺乏的問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正是這個道理,即便是學生的寫作潛能非常高,但是素材不足的問題同樣會限制學生的寫作效果,繼而會對其語文綜合素養產生極大的影響。也就是說,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認識到寫作素材缺乏所引發的問題,要認識到寫作水平與寫作能力均會受其影響,據此盡可能提出高效的引導策略。
(二)寫作內容千篇一律,缺少獨特性
由于初中生的知識儲備量有限,因此創作出來的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難以吸引閱讀興趣。作文的套話若是太多了,加之內容比較單一,就會出現寫作素材不夠的問題。如今,初中生的升學壓力比較大,經常是為了應付考試才學習作文套話。無論是在考試的過程中還是在日常的寫作訓練中,習慣于借助套話且將某一詞組頻繁使用。可想而知,初中生借助這一寫作模式必然會導致作文質量不高的問題出現。這樣的創作形式會導致作文內容沒有新意,而且會比較乏味。也就是說,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將素材積累的重要性滲透給學生,繼而輔助學生總結出積累寫作素材的合理化措施。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減少學生使用套話的概率,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缺少獨立的思考性
除以上內容外,初中語文中寫作教學過程還存在著學習主體性的問題,即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由于初中教學環節被傳統教學模式長久地影響,因此教師習慣于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而忽視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以及自主探素的能力。單憑教師的灌輸,必然難以將其思考能力與創作能力增強。當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不到鍛煉的時候,其獨立學習的意識及其能力均會受到極大的限制,繼而會影響其寫作能力的顯著提升。
三、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策略
就目前初中教學現狀而言,其仍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繼而對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具有極大的影響,最終必然會影響到學生對素材的使用情況。本文現探索的是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素材積累技巧,其中提出了科學調整寫作教學模式的途徑、切實開展創新寫作的相關活動等。教師應積極承擔起自己的職責,即引導學生自主積累寫作素材,繼而將其及時、高效地運用在日常的寫作之中。實踐證明,若要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必須借助豐富的寫作素材,同時及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思想意識
初中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必須先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年齡特點,設計出符合學生基本情況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環節。只有當學生充分地感受到知識的趣味性之后,才會更加主動地探索課堂內容。可想而知,學生主動性也會隨之增強,隨即就會真正融入教學中。教師在講授人教版初中語文中的《中國石拱橋》或者是《蘇州園林》內容后,可要求學生對說明文中的典型特征進行歸納,借此介紹自己喜歡的建筑景物。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在主觀能動性的驅使下了解到說明文的基本特征,同時還能夠將自身的文字組織能力以及分析判斷的能力得以提升。無論是《蘇州園林》還是《中國石拱橋》的內容,均具有說明文的典型特征,例如用詞準確得當、結構簡明合理。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寫作技能的時候,采用這一途徑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這一基礎上,教師應積極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繼而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能力與思想意識,使其能夠清楚地知曉積累寫作素材必須經過仔細觀察。
與此同時,教師還可積極組織作品賞析的趣味性活動,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或者是賞析辯論的活動形式中鍛煉自身的賞析能力。在這一環節中,學生應及時對詞語或者句子進行摘錄,繼而充分地感受詞語或者詞句的使用效果,了解其獨特性與合理性。除此之外,教師可將蘇州園林中的用詞進行揣摩,借此感受說明文的嚴謹性,學生需在合適的時間將其熟記于心且及時運用。
(二)激勵學生發揮創新與創作的潛能
作品中原有的素材是較為貼合原作品的,故而當學生在對其進行使用的時候教師應給予相應的指導,確保素材中的詞語與新作品有所關聯。當然,在必要的情況下教師還需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意識,將學生的想象力與寫作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最終達到創新寫作的目標。實際上,積累素材的特殊途徑就是要求學生借助想象力創新素材。此時,教師需先將多種教學方法呈現出來,例如將情境教學法與多媒體教學法等融入寫作教學中,甚至當學生的想象力發揮到一定的程度之后還可允許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創作。例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中的《白楊禮贊》一文時,可鼓勵學生通過觀察多媒體資源理解《白楊禮贊》的特殊價值,繼而要求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白楊的口吻進行創作。為了使得學生的寫作素材更加豐富,教師可允許學生結合課本內容進行大膽創新,借此凸顯出作品的創新性特征。
前期的積累環節是不容忽視的,初中語文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量以及效果的監督,定期對其素材積累事宜進行檢驗,并要求學生及時完成背誦事宜。久而久之,學生會在生活實踐過程中自主檢驗素材的實效性,隨即便會從潛意識里認可該素材且將其運用在寫作之中。廣泛涉獵報紙、雜志等也是非常有助于積累寫作素材的,有助于學生生活閱歷的豐富。
四、結語
由以上內容可知,初中生的寫作素材還比較欠缺,同時寫作教學的環節中依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故而需要教師給予相應的引導與幫助。教師應積極對學生常用的寫作素材進行整合,激勵學生對此進行大膽創新,及時改變陳舊的寫作素材且摒棄部分套話內容。學生要積極主動地思考與剖析,繼而采用教師傳授的積累素材的高效途徑,同時將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融入其中。當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之后,才能夠使得語文專業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清華.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素材積累引導策略分析[J].中華少年,2018(4).
[2]雷士超.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素材積累引導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
[3]黃文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素材積累引導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1).
[4]朱鳳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素材積累引導策略研究[J].魅力中國,2017(26).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