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婷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很多地方高校都進行了轉型,在人才需求和培養上更傾向于應用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慮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高校要根據社會實際需求確定明確的培養計劃,通過相關措施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
[關鍵詞]高校轉型;人才培養;培養方案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4.094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19)04-0-02
0 ? ? 引 言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越來越多,但缺乏實用型人才,從而引發了很多社會問題。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辦學過程越來越同化,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很難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多樣化人才。因此,國家相關教育制度改革和發展規劃指出要注重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引導學校進行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辦學風格。在此背景下,高校應積極制訂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方案,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用型人才。
1 ? ? 全面化的調研,多方論證
制訂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為了讓新型人才培養方案更具科學性、先進性及權威性,方案的制訂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步驟:學習專業指導性規范文件、往屆與應屆畢業生座談、企業訪談、參考現有培養方案等眾多步驟,在多方相互合作下制訂完善的培養方案。
1.1 ? 研究規范性專業指導文件
專業性指導規范文件秉承多樣化與規范性相統一的基本原則,采取“基本要求+X”的思路形式。其中,“基本要求”指學生應該知道的基本理論依據、基礎知識、基本知識技能應用方式;“X”指不同層次背景的學校在基礎性要求的規范下所體現出的辦學特色和目標定位。因此,高校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指導性文件,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制訂符合規定的研究方案。
1.2 ? 通過座談會為應屆生與往屆生建立溝通
高校應該為應屆生組織與往屆生溝通的座談會。已經在社會工作的往屆生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對不同崗位的知識需求有自己的理解,能夠為高校制訂培養方案提供借鑒。應屆畢業生臨近畢業通過與往屆生進行溝通,能夠掌握更多的求
職技巧。
1.3 ? 企業訪談
根據以往學生的就業分析狀況,筆者篩選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通過走訪了解企業對學生知識技能、綜合素養等的具體要求,能夠使學校了解專業設置存在哪些缺陷。在此過程中,筆者發現部分企業并不了解學校某些專業知識的系統性。不同企業對知識技能的要求具有較大差別,對員工的具體要求也存在較大差異。
1.4 ? 借鑒其他學校的培養方案
筆者經過實地調研、網上搜索等相關途徑獲得了西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北京大學、湖南大學和浙江大學等多所不同層次院校的現行人才培養方案,并將其作為其他高校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依據。因此,高校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可以系統性地參考近幾年的刊物雜志、關于人才培養方面學術文章等,借鑒其他院校和領域專家的成功經驗。
1.5 ? 動員全體師生進行深入探索
筆者所在學校積極動員各院系的所有任課教師制訂相關專業和應用人才培養方案,通過數次探討研究制訂了初步的培養方案,并將該成果轉交給學院的領導研究小組和教學專家團隊進行深入探討,在初稿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
1.6 ? 校校合作,形成終稿
培養方案的初稿確定后,筆者所在學校通過邀請外校的相關教育學專家負責人和教育專家組進一步論證人才培養計劃初稿,使其更符合當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并經過多次修改和探討形成最終的培養方案。
2 ? ? 準確定位,明確思路
筆者所在學校在制定校內專業培養目標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德志體全面發展,從理論知識專業技能綜合素養等多個方面做出具體規定,設定人才培養目標,旨在培養適合市場需求的綜合性人才。
2.1 ? 從整體出發,實現知識、能力、素質共同發展
根據當下社會的需求以及行業的培養目標要求,高校應進行細致論證,制訂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培養方案,堅持知識能力與素質并重,實現知識、能力、素質共同發展。
2.2 ? 重視基礎,體現教育內容的基礎性
專業人才培養要體現教育的基礎性和階段性。基礎性是學生未來發展的前提,是學生進行再學習和深入學習的保障。因此,學生應在學校夯實基礎知識,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并將學到的基礎知識進行進一步深化,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其中,教師要重視傳授理論基礎知識,合理擴寬獲取知識的途徑,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3 ? 優化課程培養方案
高校應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和社會發展需求,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重點,合理安排課程結構,合理規劃課程,整合現階段的教學資源,構建合理化的課程體系。同時,高校應根據學生的個性追求,減少必修學分,增加選修課的學分,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4 ? 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校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并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大力支持學生開展探究性實驗創新活動,不斷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高校要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檢驗自己所學的知識架構,切實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與綜合應用能力。
2.5 ? 促進學生實現個性發展
在滿足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下,高校應精簡課堂學時,加強學生的課外引導,并設置多樣化的課外個性課程,通過個性化策劃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提供足夠的空間和充足的時間,以滿足社會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教師應減少課堂講解時間,將充足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支配學習時間。
3 ? ? 重點推進,彰顯特色
3.1 ? 精簡核心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
專業核心課程是提高學生自身專業素養以及核心技能的重要課程。為了提高學校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各專業的核心課程應該加強學科建設,全力推動核心課程的精簡化。同時,隨著社會各行業的快速發展,各個核心專業課程應緊跟時代發展的需求,體現學科的前瞻性。
3.2 ? 設置個性化課程,提倡個性化學習
為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高校應統一設置選修類課程和相關的個性化課程模塊,以體現多層次的人才培養目標。同時,高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任意選擇校內的選修類課程。
3.3 ? 增加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高校的個性化實踐教學的學分應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實踐教學環節包含知識基礎、專業實踐、階段性實訓等內容。同時,高校要為學生提供各種賽事和培訓類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創新和實踐,使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等。
4 ? ? 結 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對人才的知識構成、實際能力與綜合素質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是一項復雜的工程。為了滿足社會對專業型人才的培養要求,高校應以培養實用性人才為目標,通過廣泛調研制訂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完善的課程體系,達到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主要參考文獻
[1]孔蘇.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2015.
[2]黃開平,李利軍,韋蘭用.轉型發展背景下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與實踐——以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為例[J].新課程研究,2017(10).
[3]匡中芹.芻議轉型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原則和要求——以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為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6).
[4]陳長中,柳文敏,趙一陽,等.地方高校轉型背景下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研究——以南陽師范學院制藥工程專業為例[J].大學教育,2016(5).
[5]馮年華,張素紅.轉型發展地方高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研究與實踐——以金陵科技學院為例[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17(1).
[6]楊香春,周興文,鄧旭,等.轉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實踐——以園林專業為例[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7(2).
[7]張祖榮,程華.統籌城鄉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15).
[8]嚴明喜.轉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環境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構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7(26).
[9]肖華,余雙慧.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應用型音樂表演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以荊楚理工學院為例[J].藝術評鑒,2016(1).
[10]胡軍,朱建偉.轉型時期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改革創新研究——基于體育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12).
[11]王璐.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J].德州學院學報,2015(2).
[12]張曉娟,賈長英,李輝,等.轉型背景下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J].廣州化工,2018(5).
[13]賴紅芳,蔣利榮,韋正.地方高校轉型契機下的制藥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5(1).
[14]劉曉燕,馬立志,王瑞,等.轉型背景下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6).
[15]周邦春,石瑾.地方高校轉型發展期音樂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J].戲劇之家,2015(17).
[16]李煜林.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2017版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