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界對高素質操作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這也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學是高職教育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對于學生良好道德情懷、健康行為習慣、文學素養的提升有極大影響,因此,在實踐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出合格的現代化人才,就需要積極地對高職語文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下面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職語文;教學方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高職語文學科在培養學生良好人文素質上具有極強的優勢,同時語文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學生學習各科知識的基礎。在實踐中,高職語文教師必須樹立全新的教學思想,改革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充分意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掌握正確的語文學習方式,合理地利用語文知識服務自身生活、工作,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一、當前高職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而言,高職語文教學活動還存在一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綜合發展,其主要表現在:
首先,語文教學定位模糊。受傳統教學思想觀念的影響,高職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也就是教師過于看重核心專業教育,對基礎性的學科教育不太看重,這就導致很多學生認為只要學好專業知識就可以了,學不學語文知識都無所謂,這種錯誤的觀念就會對高職語文教學效果帶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的綜合發展。其次,高職語文教學與專業教學相互脫節。很多高職院校出于工作價值取向的考慮,就會根據就業來設計各種課程,學校將學生的對口專業教育看作是整個教育活動的全部,對于語文這類公共課程,則當作是高職專業教育活動的襯托,具有很強的隨意性,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導致高職語文教學具有極強的形式性。最后,教學模式單一。在當前的高職語文教學活動中,還存在教學模式單一的情況,首先是在教材設置上,并沒有針對高職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設置,而是單純進行壓縮本科教材,無法滿足學生實際需求。同時在教學活動上,也依然采取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課堂上學生表現得死氣沉沉,嚴重影響到高職語文的教學效果。
二、高職語文教學方式的創新策略
(一)準確定位高職語文教育活動
實際中沒有充分意識到高職語文教育的重要性,導致在實踐中經常會出現輕視語文教學的情況。為了進一步促進高職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便于高職生更好就業,高職語文教師就需要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對高職語文教學活動進行準確定位,設立科學的語文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可以更好地將學到的語文知識應用在實踐中,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在實踐中,高職院校要以社會需求及學生專業為出發點,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創新,并適當延展課外教學,讓學生多閱讀一些經典文學作品、書籍,并鼓勵學生在課后多參加一些文學知識比賽,全面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高職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將教學定位在人文性上,要盡量活躍語文課堂氛圍,通過優秀的文學作品對學生的精神境界進行熏陶、感染,同時高職語文教師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分模塊開展高職語文教學活動
在實踐中,高職語文教師可以結合語文課現狀,將語文教學活動分成多個模塊,如閱讀模塊、交際模塊、寫作模塊等。其中,閱讀模塊主要是對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鑒賞能力進行培養,通過閱讀模塊可以極大地拓寬學生對優秀文學作品的理解、感知,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交際模塊可以對學生的語文交際的理論知識及實踐能力進行強化,能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提升自身的人際溝通水平,并且正確處理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流關系,為學生今后的職場交際打下良好基礎;寫作模塊主要是對學生的寫作技巧進行培養,便于提升學生的實用寫作技能。由于語文學科博大精深,在實際中很難找出一套完全適用于高職語文教育的教材,因此,高職語文教師可以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對知識點進行細分,有選擇地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構建不同的課程模塊知識庫,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選取不同的課程模塊進行知識講解,做好語文教學與專業教學的良好結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對于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可以在語文教學中著重講解寫作模塊、交際模塊的知識。
(三)充分發揮教師導向作用
對高職學生來說,他們的成績相對一般,同時學生的自學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較差。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導向性作用,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范,引導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語文課堂上,促進學生實際學習效果的提升。在具體教學活動中,高職語文教師可以采取激勵教學法、情感教學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用教師本身的良好情感帶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可以用更好的狀態進入到課堂上,探索知識。同時。高職語文教師也需要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興趣,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如在學習《赤壁賦》的內容時,其內容比較抽象、枯燥,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理解重點詞語、句式,無法體會課文的內涵,但是學生對于曹操的故事卻十分感興趣,因此,高職語文教師就可以以此為出發點,為學生講講歷史故事,然后逐步剖析詩詞慷慨背后的失意之情,加深學生的感知。
(四)充分利用課外資源
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教師經常會感覺課時安排得少,有很多知識都無法詳細地講解給學生,同時對高職學生來說,他們對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十分厭煩,渴望充滿活力的新學習環境。為了更好地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及學生的學習需求,高職語文教師可以嘗試開設第二課堂,將學習活動轉向課外,讓學生在課外自主地學習語文知識。高職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后鼓勵學生多閱讀一些國內外名家作品、散文等,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豐富自身閱讀量,同時大量的課外閱讀還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高職語文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做筆記習慣,要讓學生及時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寫下來,加深學生的閱讀感受。此外,高職語文教師還可以在課后舉辦一些語文活動,如作文大賽、班級辯論會等,對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進行全面培養。教師也可以讓班級中比較有才藝的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創作話劇、歌曲等,在課堂上進行表演,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全面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三、總結
總而言之,高職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極大影響,因此,在實踐中,高職語文教師必須積極地創新自身的教學思想,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熱情,讓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的提升,滿足學生人文素養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余濤.新媒體背景下高職語文教學方式的創新與思考[J].知識文庫,2016(20).
[2]袁昌明.推進高職語文課程教學途徑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5(24).
[3]樊蓉.高職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新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5).
[4]尹姿云.新課改下高職語文教育模式的創新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17).
[5]楊雙燕.創新教學模式凸顯實踐改革 ——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8).
[6]孫潔.淺析新課改下高職語文教育模式的創新研究[J].課外語文,2018(1).
作者簡介:李佩霖,女,1988年生,白族,云南大理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語文教育。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