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雪,張小慶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核化學與放射化學》編輯部,北京 102413)
根據2018年的數據統計,我國正式出版的自然科學類核心中文期刊有1923種,英文期刊有106種[1]。這些經過遴選的核心期刊的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和綜合評價差別很大,反映了我國國內期刊的現狀,總體水平和國際優秀期刊有較大差距,各個期刊的影響力也參差不齊。提高期刊影響力,首先是內容為王,優質稿源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線,也是科技期刊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而出版專刊已成為擴大優秀稿源、拓展審稿專家隊伍、提升期刊影響力的重要措施[2]。已有編輯同行對出版??慕M稿策略進行詳細探討,分析組稿時應注意的問題,指出有效的組稿策略[3-4],并就出版??M行了積極實踐和總結[5-6]?!逗嘶瘜W與放射化學》(以下簡稱《核化學》)作為核科學技術類的一本學術期刊,在此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本文對此進行了總結和思考,以期與同行交流,共同進步。
??阌谧x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某一前沿問題,不僅能反映期刊的辦刊方針和任務,而且能表現期刊的辦刊特點和個性[7]。時效性強、在同行業屬首發、文章質量好的專輯可以明顯地提高刊物的平均篇均被引頻次和平均篇均下載量[8]。以航空航天類的龍頭學術期刊《航空學報》為例,與2014年全年論文的平均被引頻次相比,當年??恼聦祿呢暙I占80%(統計年份2017年6月)[9]。此外,出版專刊還可以擴充稿源[4]。隨著多個核電項目開工建設,我國由核大國向核強國轉變,核科學技術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一大批科研成果顯現?!逗嘶瘜W》作為國內唯一一本有關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學科的學術期刊,在全國20多種原子能技術類期刊、50多種化學類期刊中如何辦出學科特色,如何反映我國核科學技術科研實力,是近年來編輯部著重思考的問題。在2014年以前,期刊刊出論文以自由來稿為主,策劃的專刊很少,編輯部選擇稿件比較被動,高水平的稿件也不多。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編輯部把策劃專刊作為一項工作列入工作年度計劃,積極嘗試,走特色辦刊之路,以期提高期刊的影響力。
主題的選取對科技期刊??瘜W術質量的提升起決定作用,也能充分體現編輯工作的創新性。??黝}的選擇通常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編輯選題,指在責任編輯或客座編輯(Guest editor)的指導下,針對某學科領域內的學術熱點組織稿件出版文章專輯;第二種是紀念性活動選題,指針對期刊或學科相關的某些紀念活動組織稿件出版文章專輯;第三種是學術會議文章選題,指出版學科相關會議文章組成的專輯[10]。
科技期刊編輯應該有敏銳的學術觸覺,緊跟學術熱點和重要科研項目等方面進行??黝}的選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是指為了實現國家目標,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和資源集成,在一定時限內完成的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支持下,核燃料循環、核化學與放射分析化學方面涌現了不少科研成果,《核化學》期刊在這兩方面的稿件也增量顯著,為了充分展示國內相關科研工作的實力、搭建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編輯在來稿中優選評審意見優秀的稿件,再由執行主編評審,策劃出版了核燃料循環、核化學與放射分析化學兩個學術???/p>
另外,由編委擔任執行主編針對某些熱點領域進行策劃,也是編輯選題的一種方式?!逗嘶瘜W》在2019年出版了一期“納米材料”???。該??倪x題源于近來科研工作者對放射性污染治理的關注,納米材料由于其獨特的結構,可以應用在該領域。在年度選題工作中,主編提出此題目,并擬定執行主編,由一位環境放射化學領域知名度高的編委擔任。
期刊應堅持科學前沿與國家戰略需求相結合,充分發揮其學科引領作用,對于期刊或行業發展的重要時間點或發生的重大事件做出快速反應,策劃出版???專欄,吸引優質稿源[11]。2015年是中國核工業創建60周年,同時也是放射化學專業設立6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時刻,《核化學》策劃出版了一期紀念專輯。該專輯由編委會討論論文主題,主編負責遴選撰寫人和邀約稿件。??恼撐娜坑?2篇高水平的綜述組成,全面地涵蓋了核燃料后處理、放射醫學、環境放射化學等核化學熱點領域,還邀請業內近90歲高齡的王方定院士為??珜懬把浴T搶?某霭媸艿綇V大科研工作者的好評,據統計,??撐脑诋斈甑目d文章中被引頻次和下載量均名列前茅。
2019年《核化學》期刊以創刊40周年為契機,精心策劃出版了紀念???M稿采取向期刊編委廣泛約稿和主編特定約稿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根據學科特點,主編總結了當時核化學與放射化學的學術熱點,在環境放射化學、氚化學、核燃料后處理、輻射化學、放射化學等幾個方向指定編委撰寫或邀請稿件。編輯部又在編委的來稿中篩選稿件,經主編審定,最終??d了9篇綜述、1篇研究報告。論文在網絡數據庫上一經刊出,即得到大量的下載。
行業內的學術會議一般會有一個或幾個主題,圍繞該主題,科研人員進行充分討論,若能在其中發現熱點、發現??倪x題也非常有意義。2015年8月,首屆中國氚科學與技術學術交流會召開,在全球科學界聚變能源研究不斷深入的當前,氚作為核聚變不可缺少的燃料,其科學研究、技術與工程發展愈發受到國內外重視,國內科研成果不斷涌現,科研工作者也迫切需要交流的平臺?!逗嘶瘜W》編輯部通過和會議組辦方聯系,由其推薦優秀論文,并專門成立由該領域資深專家和編委組成的評審組審理稿件,嚴格把關,最后集結11篇研究報告出版了“氚科學技術”???,稿件均來自氚科學領域重點科研院所的知名專家學者。
通過多個??牟邉澇霭?,編輯的策劃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和正刊相比,在專刊出版過程中,編輯更需要講究工作策略和方法。
目前,科技期刊大多數由客座編輯來負責專刊的組稿,這種形式的優點顯而易見,借助專家的學術影響力來提高邀約高質量稿件的成功率?!逗嘶瘜W》通常是由在本領域活躍度較高的知名專家擔任專刊的執行主編,賦予其論文方向選取、撰稿人選取和出面邀約等責任。執行主編首先是在本領域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其次是活躍度較高,更重要的是愿意擔任??目妥庉?,有為期刊工作的熱情,這樣的組稿形式使得??慕M稿工作會更容易展開,也能保障專刊的學術質量?!凹{米材料”??膱绦兄骶帪榄h境放射化學領域活躍的知名專家王祥科教授,他也是期刊的編委,其三次入選湯森路透的“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時參與多項科技部“973”項目。他平時對期刊工作就很支持,審稿速度快,經常和編輯有互動,經常為期刊提出有益建議。擔任執行主編后,由他擬定撰稿人選和論文方向,編輯負責跟進,專刊出版工作效率很高,最后專刊的出版周期平均為6個月。其中《氧化石墨烯材料對水溶液中放射性元素的吸附去除研究進展》[12]一文在中國知網的下載量居2019年度發表論文第一位(數據統計日期:2019年8月9日),其他論文的下載量也都名列前茅,說明該??玫搅藦V泛關注,反映了環境放射化學的熱點方向。
俗話說,“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科技期刊也要把自己的內容產品進行多渠道推送,精心策劃的??侨绱恕>庉嫴吭趯?虐娑ǜ搴髸诖笮途W絡數據庫上進行網絡首發,及時在期刊網站、業內微信群、朋友圈發布消息進行電子推送,并精心制作圖文摘要在期刊微信公眾平臺上進行圖文推廣。紙質期刊出版后除了給作者、編委寄送樣刊外,同時也會借助參加學術會議的機會,進行積極宣傳。例如,編輯每次參會均會以發放樣刊等形式宣傳近期出版的特色???;針對專業會議,進行精準推送,如在“核燃料后處理學術交流會議”上推送“核燃料循環”的特色??艿脚c會人員的廣泛關注。
科技期刊的專刊不僅要有高層次的學術水平,也要具備相應的美學外部包裝,這樣才能更吸引讀者的興趣,因此編輯應該重視??脑O計。比如《核化學》在創刊40周年紀念專輯出版之際,專門聘請資深的美編人員對專刊整體進行設計:采用喜慶的桔色系封面,印有專為創刊40年設計的logo圖片;加入豐富的彩插內容,包括核化學與放射化學領域全部院士的題詞、理事長和主編寄語、圖文目次;??坎捎貌噬∷ⅲ蚱屏嗽瓉砗诎子∷⒌膯我桓小_@些精美的設計,使??目茖W與美學形成完美的統一。
??寮话愣际羌s稿的高水平論文,但也有極少量應付交差之作。對于這類稿件,如何處理退稿是一個謹慎的問題,既要保證??膶W術質量,也要注意退稿的方式方法。可以在發出約稿函時說明本專刊需要嚴格按照正刊的“三審”流程進行,這樣作者心里不會有落差;如果外審不通過,可和作者說明修改后再次投稿,審核通過后作為正刊發表。
出版專刊作為科技期刊提升影響力的有力手段,已經越來越受到編輯同仁的重視。為了保證專刊的學術質量,必須做好選題論證,抓好組稿的落實,細化編輯的具體工作,精心設計??饷婧桶婷?,并進行多渠道的推廣。高水平的專刊不僅能拓展稿源,更能給期刊帶來了好的社會效益,提升了科技期刊的影響力。經過多年實踐,《核化學》在核燃料循環、核化學與放射分析化學、環境放射化學領域已經在讀者中樹立起特色的形象與品牌,以后編輯部會沿著辦特色精品期刊之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