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敏,鄭曉靜,潘誠耀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財金學院,福建 福州 350202)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國青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夢的接力者、傳承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1]。為了讓大學生能更好地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更加努力踏實地為著未來奮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團隊必須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課,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進高校校園,并結合學校綜合培養人才的目標,制定一系列符合當下時代背景的人才培養方案,并落到實處。“實干興邦”,重在“實干”二字,堅持方法與路徑相統一。
身為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應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在第一位,全面落實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大學生能夠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在黨的十九大上首次正式提出的。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任落在大學生的身上。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輔導員更要利用好每周一次的授課講堂,不僅要讓學生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要借這樣的課堂全面剖析和貫徹黨的指導思想。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我們要政治立場明確,原則堅定,與國家“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和政治道路的整體意識保持高度一致,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全面依法治國而不懈努力并為之奮斗[2]。一步一步引導大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道路建設上越走越遠,明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當前大學生自身發展的重要性。
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扭曲導致課程難以較好地開展是當下面臨的一個很大的難題,傳統的思想教育課程在學生看來只是一場形式化的課程,并無實際意義。當下的教材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很難滿足當下大學生在內容和審美方面的要求。講課過程多以理論為主,多數課堂缺乏實踐性的活動,且照本宣科的授課形式無法就當下的國際形勢以及社會發展趨勢為學生進行全面的剖析。大部分學生的思維較為局限,他們對社會的認知還處于一個較為懵懂的階段,如果不能給學生們分析好當下社會的發展形勢,那么學生就難以對自身未來的發展做出定位。
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一方面是遵循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3]另一方面,也讓學生更加全面了解什么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什么是當前社會最好的發展形勢,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更加貼近社會,明確未來的奮斗方向。
教育部24號令《普通高校輔導員建設規定》指出:“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實施者和指導者。”[4]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中指出,要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所以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輔導員不應該只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帶入課堂,更要組織帶領學生黨員、共青團員、學生會干部以及各班委會成員用各種各樣能讓學生們接受的方式加強宣傳,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校園文化相融合,促進學校校風學風的建設。
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僅僅靠教師隊伍的力量難以完成,所以更要重視學生的影響力。要注重培養擁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的優秀學生干部,讓學生干部成為得力的工作助手,給予學生切身的工作實踐體驗,讓他們真實感受工作中面對的各種情況,給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接觸各種各樣的工作,協調同學間復雜的關系。無論工作的成果如何,對學生來說都是很好的磨煉機會,一方面為學生積累工作經驗,另一方面也更方便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干部的重要性。
大學生是民族復興偉大進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也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生力軍。當下大學生正處于步入社會的過渡階段,在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中,良莠不齊的信息很容易給大學生帶來錯誤的指引。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提出要“扣好人生的扣子”,就是在強調思想價值觀的重要性。價值觀受外部環境和本民族文化的影響,大學生價值觀的引導要與愛國主義相結合,愛國主義教育要深入骨髓。同時,還要增強文化自信,不盲目崇拜和推崇外國文化,要對本民族優秀文化具有高度認同。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堅持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相統一,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堅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正確的價值觀是當代大學生思想建設保持正確方向的保障,更是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基本標準,錘煉當代大學生高尚道德品格、提高道德實踐能力的必備要求。
為做好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傳統的課堂灌輸方式已經成為過去式,在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過程中,要做到“深學”“實干”和“常思”,真正將新思想融化于心、體現于形。作為高校思政輔導員應深入開展思想教育,文化育人,規劃好每個課程,緊抓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利用好網絡和校園的固有設備條件,讓學生靈活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接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利用好校園各個宣傳欄等宣傳平臺,張貼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的各方面指導性理論。帶領學生組織形式多樣化的校園活動,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獎知識競賽,定期開展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知識講座,定期開展學習后的總結會,選取優秀學生進行表彰,利用身邊的學習榜樣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學習討論會,讓學生們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學習想法和觀點,并可以與學生共同探討未來的理想目標,讓學生結合當下社會發展形勢思考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并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利用好學校的廣播電臺,每日的新聞時間插播一些關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專家解讀,一方面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另一方面也營造出高校學習先進思想的濃厚氣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網絡對當下大學生的影響力不可忽視,網絡的介入可以打破固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行發揮,激發出學生應有的創造性和主動性。通過在微信、QQ、微博等新式交流平臺建立公眾號、網頁等方式,學校組織教師團隊、優秀學生黨員撰寫相關專業文章以及收集當下的最新資訊供學生閱讀了解。學校應提供專門的提問和解答平臺,既有利于學生深入了解黨的指導思想,又有利于學工隊伍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創新,全面推進整個校園的黨建工作。
在給學生講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同時,要利用好這一有效載體,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目前多數的黨課團課還是拘于原有的傳統課堂的模式,以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傳達黨的思想對學生而言是枯燥的,黨課團課更要求學生嚴肅不得玩笑,但45分鐘的課堂難免只能得到10分鐘的效率。為此,我們要對黨課團課的上課形式進行創新,黨課團課應在學生們自行組織開展學習的同時,鼓勵學生們進行討論,講授理論的時間要控制好,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和討論。學生以學生的方式進行學習,展示學習成果,更能提高黨課團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并且組織教師或是優秀學生黨員積極進行旁聽,并給予點評修正。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我國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是對黨的指導思想最全面的概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為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應該積極帶領優秀學生黨員團員、學生干部組成的隊伍堅持實學實干,不斷探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新授課方式和活動形式,爭取用最先進的理論武裝大學生的思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