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子
(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真人秀節目:它是通過節目組設定的虛擬情境中人物的真實表現,通過全天24小時的記錄,通過完成特定環節中的游戲設置使現場人物相互配合,經過后期剪輯而形成的一檔節目。它打破了真實與虛擬、不同媒介之間的界限。“真人秀”一詞來源于歐美電影《楚門的世界》,而真人秀節目起源于美國一部游戲節目《一日女王》,節目形式是讓嘉賓參加節目組制定的游戲,如果嘉賓按照游戲規則完成游戲就可以獲得豐厚的獎品。這便是真人秀節目的雛形,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
筆者認為,真人秀電視節目是以互聯網傳播為傳播媒介,由普通大眾或是欄目組特別選定的人物作為嘉賓,根據節目組特定的節目游戲規則完成整個任務;其中參與嘉賓在做任務中會把參與者的一舉一動和心理活動全方位、真實地拍攝下來,經過后期簡單剪輯制作成的一種電視節目。
1.表現的紀實性。紀實性一般是紀錄片的特點,但由于真人秀節目是全天跟拍,所以也擁有紀錄片的紀實性,內容不像電視劇,是非虛假性的,這也是獲得觀眾青睞的一個原因。通過全天24小時全方位的跟蹤拍攝,記錄節目中人物的活動以及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放大人物性格,可以讓觀眾充分認識到人物的特性、品格。通過全方位的拍攝能夠拉近節目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有很強烈的代入感,也充分迎合了大眾八卦、好奇、偷窺他人隱私的心理。
2.鮮明的個性化。一般真人秀節目的人物是普通大眾或是明星,真人秀節目的人物活動是通過攝像機24小時的記錄后剪輯成片播放給觀眾,能夠讓觀眾更好地了解這一人物性格,突出其個性。如果節目中的人物性格不能突出表現出來,不能讓觀眾所記住,那么這便是此節目的失敗之筆。
3.環節的虛構性。真人秀節目所有的真實性都是通過虛擬的游戲設置來體現的。如節目嘉賓的選擇,每一期節目的主題、游戲等都是節目組事先設置。通過環節設置能夠讓參與者在規則下產生戲劇的相互競爭關系,與電影和電視劇的一些橋段相似,從而獲得更多觀眾的喜愛。在精心設計的游戲和全方位24小時記錄的情境下,人物在完成節目組制定的虛構性的游戲規則時,他的特性就會在完成游戲的過程中體現出來。如果游戲規則沒有掌握好,拍攝記錄不到位,前面的真實性與人物的特性就不會體現出來。這三個環節是環環相扣的。
《極限挑戰》開播時間是2015年6月,是上海東方衛視制作的一檔大型勵志類真人秀節目,節目每季分為12期,在東方衛視每周日晚上21:05準時播出(特殊情況除外)。《極限挑戰》的參與者分別以自己獨特的魅力贏得觀眾的喜愛,其中六位固定成員分別是黃渤、黃磊、羅志祥、孫紅雷、張藝興、王迅,組成“極限男人幫”。每期節目都是根據時代背景中的社會熱點或是與文化背景相關的故事而展開的,每期不定時加入不同嘉賓參加節目錄制,根據節目組設定的游戲規則而展開各種追逐、競爭,并從中展現各自的魅力和睿智,最后通過努力艱難獲勝,向觀眾傳達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受眾定位與受眾的年齡、性別、職業、經濟收入、教育程度、地域文化等因素密切相關。在節目制作之前對其進行受眾定位并加以分析,是節目獲得廣大受眾喜愛并取得較強市場競爭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極限挑戰》的受眾主要集中在18~34歲年齡層段。18~24歲年齡段的受眾大部分是課余時間充足、思想活潑、樂于追求新事物的大學生;25~34歲年齡段的受眾大多數是步入社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求職、戀愛、結婚等壓力下的職場人員。對于工作壓力較大的職場人員,以娛樂性為主要特點的《極限挑戰》無疑能夠使他們放松心情,獲得精神的解放。《極限挑戰》滿足了受眾的喜好,最終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
目前媒介本身對傳媒產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的貢獻越來越小,而傳播內容的原創力及內容的豐富性影響著節目的收視率及觀眾的喜愛程度,因此也越來越成為形成傳媒產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現代娛樂型真人秀節目要想獲得更高的收視率就要創新內容,通過豐富、新穎的內容彰顯魅力。
1.主題鮮明。每一期節目游戲內容主題鮮明。具有完整的故事邏輯,每期像電影一樣根據一個主題,編制出完整的劇情。例如,《極限挑戰》第四季第一期的主題是“重返1978”;第二期是“高考”;第三期是“向往的生活”等。《極限挑戰》每期都有一個特定的節目主題,采用電視劇式的人物環境選擇和矛盾沖突設置,環環相扣,在整個節目中“極限男人幫”的各種搞笑、互斗的表現潛移默化地帶動觀眾的情緒。每期一個主題的設定也使得故事主線貫穿始終,使得節目更連貫、更具完整性,吸引著更多的觀眾收看。
2.貼近實際。真人秀節目游戲的設置都來源于大眾的普通生活,在“社會情境”中完成全部錄制,通過讓明星體驗普通人生活的方式來展現普通大眾生活的辛酸和快樂,讓人們更加理解生活的不易,能夠相互包容、相互體諒等。節目內容緊扣歷史事件和熱點話題,具有可延展閱讀的空間。如第四季第一期“重返1978”和第六期“陪伴留守兒童”緊扣歷史事件和社會熱點反映我國的發展變化,更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
3.形象突出。《極限挑戰》的最大特點是人物角色性格設置鮮明,節目除六位固定成員外,每期還會不定時加入不同嘉賓。而節目六位成員具有明確的人物設置和個性表現。其中的成員有男演員孫紅雷:兇狠但經常進行賣萌“小公舉”舉動,“三傻”中大傻,愛自稱“顏王”,給觀眾留下萌萌可愛的形象;集演員、歌手、導演等多才多藝的黃磊:智商爆表,冷靜睿智,善于分析,被稱為“神算子”;影帝黃渤:反應機智,高智商高情商,雖自稱“國民壞叔叔”但節目中也不缺乏善意,善解人意的形象深入人心;編劇、導演、喜劇演員王迅:極限三傻之二傻,“摳門訊”“松鼠訊”在節目中給觀眾留下憨厚老實搞笑的形象;中國臺灣男歌手、演員、舞者羅志祥:愛搞怪,幽默風趣;“極限三傻”中的最后一傻,張藝興:中國歌手,演員,是六人中的顏值擔當,被稱為“天真帝”,單純,天真。
后期剪輯對于真人秀節目的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如果說把真人秀節目比作一道美味佳肴,那么節目中嘉賓、制作組是真人秀中的原材料,而后期剪輯師就是能把這些材料加工成一道道可口、豐盛大餐的廚師。在具體運用中剪輯師主要通過多元化的字幕補充畫面進行解釋說明。畫面和聲音的剪輯、恰到好處的音效運用、特殊圖案和動態圖的特效使用等,把一堆原始的素材鏡頭制作成一部完美的真人秀電視節目。
1.節目主題原創性少。《極限挑戰》播出之后一直受到觀眾的喜愛且收視率在城市網排名居高不下,但其欄目在游戲設置方面缺乏原創性,因為《極限挑戰》與韓國的一檔真人秀節目《無極挑戰》在游戲設置上極為相似。除此之外,在第一季到第五季中以“金條戰”“穿越時空”“體驗普通人生活”等為主題的游戲多次出現。
2.植入廣告過度頻繁。從第一季到第四季中主要由天貓國際、拼多多、純甄酸牛奶、快手短視頻等贊助播出的《極限挑戰》在每一期節目中廣告出現次數過于頻繁。如前兩季中每一期節目天貓人物玩偶貫穿整個節目,且天貓國際的標志不斷在節目中閃現。第三季開頭就出現由vivo贊助商出現的開場方式,如節目中的vivo玩偶、“極限男人幫”使用的手機等。除此之外,節目中間還有拼多多、純甄酸牛奶、vivo手機的廣告視頻的加入等。可見,《極限挑戰》整個節目中廣告出現過于頻繁,極易引起觀眾的反感,影響收視率。
1.增強節目原創性。國內電視節目研究策劃人,最早研究真人秀節目的學者之一冉儒學認為,原創性、日常性和多樣性是我國真人秀節目的必然選擇。所以《極限挑戰》在內容原創性方面仍需加強。如今真人秀節目多種多樣,《極限挑戰》要想在眾多節目中脫穎而出,受觀眾所喜愛,就要在符合我國觀眾文化傳統和審美習慣的基礎上,創新欄目內容,如根據傳統文化設定情境和游戲等,這樣才可能保證《極限挑戰》的長遠發展。
2.適度減少商業成分。真人秀節目中增加廣告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贊助,為節目增加更多的經費和盈利,為了增進節目播出獲得更高的收視率和競爭力,但真人秀節目的播放更多的是給觀眾看節目內容而不是廣告內容。 因此,節目中商業廣告出現過多,會影響觀眾的觀看興趣和整個節目的收視率。現在新媒體發展迅速,影響力大,電視娛樂節目可以考慮將商業廣告的宣傳方式轉移到新媒體方面。例如,在線下與明星互動的同時,加上商業廣告的元素,這樣既避免了節目中過度植入廣告的麻煩,也滿足了商業公司的宣傳需求。
通過分析《極限挑戰》的欄目特色,可以了解到受眾的需求、嘉賓鮮明的個性化、內容的定位等的正確認識和把握是做好一檔真人秀節目的前提和基礎,因為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人有著不同的愛好和需求;除此之外,對于具體節目主題要根據社會現狀和日常生活進行創新,滿足觀眾的需要,同時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并對觀眾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真人秀節目才能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