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均翠 富源縣融媒體中心
電視節目是人民群眾娛樂消遣以及獲得新聞信息的重要途徑。最近幾年,電視節目在制作的過程中花費的成本越來越高,對于編輯制作的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各種媒體以及電視臺之間的競爭變得十分激烈,這就要求電視臺要轉變自身的編輯定位,增添更多節目的新鮮感,滿足觀眾個性化的需求。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提高競爭能力。
我們已經進入了多媒介的時代,電視臺的新聞編輯以及新聞記者是互相主導的關系。編輯者,需要把記者采訪到的資料整理在一起,提煉出其中的關鍵信息,并把它們進行深加工,挖掘其中的社會現象。正確的解讀背后的故事,做好社會大眾的引導,提倡正確的價值觀。這樣電視新聞節目才能夠提高競爭能力,才能更好地進行輿論的引導。
新聞編輯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要尋找觀眾比較關心的內容,保證報道的真實性以及準確性。觀眾們能夠及時地了解這些新聞內容的真相。
做好輿論引導工作。電視新聞的收視率會受到編輯工作能力的影響,所以說在新聞編輯的過程中,要擁有甄別能力,面對眾多的新聞信息能夠發現其中的真假,以及一些比較有價值的內容。除此之外,也要保證編輯的專業性和技術性。使畫面內容,聲音變得更加的精彩,減少其中的枯燥性,所以說,新聞編輯工作,其中也包含了創新。
電視編輯人員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到了整個節目的收視效果,所以說,為了提高整體節目的質量,電視臺的編輯人員應該提高自身的專業性,但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全國各地的電視編輯人員水平參差不齊,一些甚至達不到標準,也無法適應當前的改革需要。
電視臺的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專業的人員來操作,但是不同的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同,性格也有一定的差異。也就是說,編輯人員必須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發現自己比較適合的內容。但是大多數電視編輯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對自身的能力認識不夠清晰,也無法進行有效的定位,這就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一些人沒有發揮自己的潛能,一些人的工作能力不夠,卻放置在了對專業性要求比較高的崗位上。導致制作出來的節目無法突顯優勢,甚至出現了抄襲模仿的情況,這也會降低觀眾的觀看率。
當前的情況來看,電視臺的編輯人員沒有做好角色的轉變,沒有發揮自己的作用,這也無法提高電視臺整體的正能力。這是因為很多編輯從業者沒有做好崗位職能的劃分。一旦進行角色轉變,可能會承擔較多的風險,一部分電視臺的編輯工作者比較保守,也就打消了創新的念頭,這也會降低整個電視臺的創造能力。
當前,一些電視臺的編輯工作者應該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滿足當前的審美需求,在不斷創新,不斷調整的過程中,提高編輯工作的質量。由于市場的需求不同,電視節目的發展方向也有不同的層面。我們可以進行評論引導,或者是傳播。把比較單一的工作變得更加的立體,之后,建立一個全新的視角。還要在當前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信息采集,把素材整理在一起,發揮自己的作用。
電視臺應該引入更多的新設備,學習更多的新技術,改善當前的思維模式,堅持創新的理念,并組織電視臺的編輯人員接受培訓。從節目內容,節目形式上優化,這需要我們培養更多學習型的編輯工作者,因為他們的專業能力以及個人素養也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節目的質量。電視臺的編輯人員也要在提高專業性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提高編輯能力,總結更多的經驗,這樣才能夠把握提高收視率的方法。在培養全面型的,復合型的編輯人才時,電視編輯人員要了解有關編輯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不同的工作技能,能學會主持等,把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全部都應用在工作實踐中。這樣能夠提高節目整體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電視臺編輯要不斷地提高標準,從合格轉換為專業。了解不同工作的流程,掌握繁瑣工作的方法,對工作有深刻的認知,做好部門之間的協調。
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在提高自身專業水平,擁有創新意識的過程中,更應該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在堅持創新的過程中增加更多符合時代的元素,這樣才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提高電視節目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