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潔儀
摘 要:繪本以其自身直觀性、靈活性與哲理性的特點被廣泛的應用于家庭閱讀教育中,在家庭中進行繪本閱讀有利于營造書香家庭。本文闡述了親子繪本閱讀的應用價值,并研究了親子繪本閱讀的具體實施途徑與策略,為在家庭中順利開展親子繪本閱讀提供參考。
關鍵詞:親子;繪本閱讀;書香家庭
幼兒階段是幼兒成長的關鍵時期,在親子共同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幫助幼兒在情感方面、思維邏輯方面以及心理活動方面獲得正確的認知,這對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家庭中可以通過親子繪本閱讀的方式實現高質量的幼兒家庭教育。
1 親子繪本閱讀的應用價值
1.1 促使幼兒語言能力發展
利用親子繪本閱讀模式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幼兒自己的語言模式,并且能夠鍛煉幼兒更加清晰的表達和描繪具體的人、事、物的形象及特征,在表達的過程中還能夠發表出自己的觀點及思想內容,因此家長利用繪本閱讀可以培養幼兒正常與他人交流的能力。此外繪本閱讀還能夠提高幼兒的語言應用能力,在正確理解語言內容的基礎上提高創造性,使幼兒可以根據不同的對話內容與說話對象改變語言內容及反應,有效的提高幼兒的理解力與適應力。
1.2 激發出幼兒興趣
繪本閱讀的最大優點之一是能夠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幼兒所表現的閱讀意識是一種自然的成長需要,由于繪本閱讀的內容大多是站在幼兒的視角進行創作的,因此家長利用繪本極易激發幼兒的閱讀欲望并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幼兒在閱讀繪本時,可以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通過閱讀進行自我肯定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進而培養幼兒的自覺閱讀的意識[1]。
1.3 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
通過親子繪本閱讀來提高幼兒的想象力、認知力與觀察力。所謂的觀察力幼兒需要觀察和閱讀繪本中的圖畫及文字來理解閱讀內容,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幼兒細心觀察的能力,與此同時在觀看到圖畫時可以促進幼兒進行思考,為幼兒獲得發散性思考提供了充足的空間。在觀看圖畫與文字、圖畫與圖畫的聯系與銜接時,按照串聯的方法將情節理順再進行理解,這一過程也培養了邏輯思維能力。家長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閱讀繪本,例如默讀、朗讀、聽讀等,無論哪種形式都可以有效的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其中聽讀、朗讀可以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此外,由于繪本本身含有大量的繪畫作品,因此它不僅僅是一本文學閱讀材料還是美術鑒賞作品,幼兒在欣賞繪本中的圖畫時,可以間接培養其審美能力,通過觀察圖畫中有趣的人物、動物形象,增加閱讀趣味性的同時也使幼兒獲得了審美熏染。
1.4 增加幼兒的情感體驗
親子繪本閱讀是一項情感與創造性的活動,它可以幫助家長指導幼兒認知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增加幼兒的情感體驗。由于繪本是結合幼兒身心特點所設計的,應用生活中常見的事件,再通過輕松有趣的語言、生動形象的圖片表達出來。因此親子繪本閱讀可以使幼兒學會用正確的、多樣化的眼光看待世界,培養幼兒擁有優秀的
品質。
2 親子繪本閱讀的具體實施策略
2.1 營造良好的家庭親子繪本閱讀氛圍
家長首先應該為幼兒創造一個輕松、舒適的閱讀環境,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時間來進行親子繪本閱讀,通過每日的堅持促使幼兒形成閱讀的習慣。家長還可以在家中專門利用一個空間來擺放放置繪本的書架以及閱讀用的桌椅,通過幼兒喜歡的環境來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同時開拓親子共同閱讀的空間可以增進親子感情。此外家長在選擇繪本時也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兒童繪本進行閱讀。可以咨詢幼師共同討論出幼兒閱讀的繪本內容。首先,在內容上要保證幼兒可以很好的理解,避免出現內容過于難懂使幼兒喪失閱讀興趣的現象,同時也不能過于簡單,無法鍛煉幼兒的理解能力。例如對于3-4歲的幼兒來說,其自身的認知能力與生活閱歷非常有限,因此家長要選擇畫面內容簡潔明了、故事情節貼合幼兒生活實際的繪本,如《雞蛋哥哥》等;對于4-5歲的幼兒來說已經可以通過繪本內容進行聯想與想象,通過畫面的表象來觀察與感受不同造型、不同色彩、不同內容所帶來的不同感受,家長可以選擇內容豐富的繪本與幼兒一起閱讀;對于5-6歲的幼兒,家長應該學會利用繪本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使幼兒能過在特定情境中激發自己主動探索知識的欲望。如《愛心樹》與《失落的一角》等,都是情節較為曲折,語言豐富細膩的繪本,幼兒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心理變化,進而引發情感共鳴[2]。
2.2 聽讀式的親子繪本閱讀模式
所謂的聽讀式指的是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家長把內容朗讀給幼兒,或者幼兒可以根據繪本內容講述給家長聽。在聽讀式的閱讀模式中家長盡量聲情并茂的為幼兒講述繪本內容,這一過程幼兒可以根據家長的動作或者語調來更容易的理解繪本內容,體會其中情感。在反復的講述繪本內容之后,幼兒對故事情節有了自己的想法與見解,這時家長可以鼓勵幼兒自己復述故事,這種雙向的聽讀式閱讀模式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傾聽能力與理解能力還能夠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幼兒在開始接觸一本新繪本時一定會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家長通過聽讀式的方法可以降低幼兒閱讀繪本的難度,通過語言來幫助幼兒感受繪本的內容。此外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家長要時刻注意幼兒的感受,在閱讀到開放式結尾或者故事情節的繪本時家長可以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思考來想象故事的結尾,以此來鍛煉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為了增加閱讀體驗,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將自己作為繪本故事中的主角來參與到故事中,例如家長與幼兒一起閱讀《泰迪熊搬家記》時,家長可以讓幼兒把自己想象成泰迪熊,讓幼兒從泰迪熊的視角來思考自己在搬家的時候會怎樣做。
2.3 浸入式的親子繪本閱讀模式
在親子對同一繪本進行反復的閱讀之后,家長可以讓幼兒扮演繪本中的角色,并且以家庭為單位分配繪本故事中的角色,通過繪本劇表演的形式來讓幼兒有浸入式的閱讀體驗。此種方式需要家長準備有關繪本劇表演的相應道具,并且在一起排練的過程中可以極大的提升家庭幸福感,讓幼兒在溫馨的環境下體驗繪本閱讀的快樂。此外在閱讀美術性較強的繪本之后,家長可以跟幼兒一起進行繪畫的創作,結合繪本中的人物或動物的形象來創作新的故事。
2.4 提問式的親子繪本閱讀模式
為了快速的使幼兒理解繪本內容,家長可以通過不斷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幼兒進行思考,多提問一些猜測性的問題來拓展幼兒的思維。同時家長可以合理的將繪本的內容與幼兒生活聯系起來,使幼兒可以更好的把從繪本中學習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在閱讀《小熊不刷牙》這一繪本故事時,家長可以通過提問,如“猜猜不按時刷牙會有怎樣的危害呢?”等,通過結合生活實際讓幼兒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3 總結
綜上所述,在家庭教育中通過親子繪本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還能夠激發其想象力與創造力,拓展幼兒的思維,使幼兒更好的認知世界、感受世界。為了充分發揮親子繪本閱讀的積極作用,家長首先需要為幼兒營造一種輕松的閱讀氛圍,采取聽讀式、浸入式以及提問式的閱讀模式來增進親子感情,促進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麗紅.縣級圖書館繪本親子閱讀推廣的實踐與思考——以云和圖書館“七彩繪本親子閱讀活動”為例[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7(11):67-70.
[2]康超群,吳佳瑩.公共圖書館幼兒親子繪本閱讀推廣服務策略研究——基于長沙市岳麓區家庭幼兒親子繪本閱讀現狀調查[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11):1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