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雋永
摘 要:在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的帶動下,中職的教學模式改革以及創新也日趨重要,已然成為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采取我國學者陶行知“教學合一”的教育思想對中職院校的教學模式進行相對應的改革,做到把職業行為能力當成導向,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中,圍繞“做”的思想而展開,做到教學評價與理論和技能并重,課堂的教學側重點變為應該做什么、怎么樣去做、動手做、反思做,分為這四步穩扎穩打的走。中職院校構建在“教學合一”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導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應在“做”中實現二者統一,這樣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學習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因此,本文主要以中職語文教學為例,就中職“教學合一”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進行分析與討論,并提出應用策略與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職;教學合一;教學模式
現在的中等職業學校,大多數是從普教競爭中處于劣勢的高中轉型而來,雖然經過多年的整合以及提升,但在專業課教學方面,還不能較好地適應職業教育特點,與企業崗位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學生很難學到過硬的專業技能,以至于畢業后不能較好地適應企業崗位工作。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中的“教學合一”[1]對解決以上問題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項目指出,根據職業教育要適應現代科技和生產組織形式發展的需要,教學模式改革是至關重要的,必須作為重點建設任務之一,也是提升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中等職業學校運用陶行知的“教學合一”理論進行教學模式改革,以“做”作為教與學的核心,實現了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的對接。尤其是針對語文教學來說,作為一名基礎學科,在中職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學合一的教學理念中,語文教育起著橋梁的作用,能夠將其他學科進行銜接。
1 中職語文課教學現狀
目前的中職院校,在教育思想、設施、課程設置等方面并沒有完善。在教育思想上,教師的職業化意識不夠,一直強調的是打好理論基礎,沒能從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下功夫。在辦學條件方面,多數學校的教學設施過于簡陋,遠遠落后于當今社會企業的生產實際。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方面,職業教育的特點沒能突顯出來,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課程多而不精,教學泛而不專。技術要求不細,技能標準不高。由于職業學校大多數脫胎于普通學校,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語文教師以課堂講解為主,學生雖然學得多,但是將語文知識運用到實踐生活中還比較弱,學生很難學到過硬的專業技能,以至于畢業后難以滿足社會和企業的需要。
2 教學合一,構建中職專業課教學模式
不同的專業采取不同的專業課教學模式,將教學合一應用到專業課的教學中,對學校所設專業進行重新定位,力求達到做中學,在做中教,在學中做,努力構建學校的專業課教學模式:導游、餐飲等服務類專業,都具有在一定環境下人與人之間交際交流的特點,專業課教學采用“情境模擬教學模式”;財會、營銷、計算機、電子商務等操作類專業,都具有某些人圍繞某一具體項目,利用文字、數字、圖像等進行策劃、合作的特點,專業課教學采用“項目教學模式”;機電、機械、化工等加工類專業,都具有人操作機器、儀器完成一定任務的特點,專業課教學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以下是筆者的針對不同專業的一些教學模式方面的見解。
2.1 服務類專業的“情境模擬”專業課教學模式
情景模擬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模式,它運用角色扮演、模擬現實等方法,生動形象地再現真實場景,通過親身體驗、身臨其境,讓學生輕松地明白道理、掌握要領,具有廣泛地參與性和趣味性。情景模擬專業課教學模式包括5個環節,依次為:設置情景、分配角色、情景模擬、評價總結、反思鞏固。
2.2 操作類專業的“項目教學”專業課教學模式
項目教學模式就是按職業活動和要求設計教學內容,按照實際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景組織教學,形成符合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學和訓練項目。以項目為方式的教學更貼近現實生活,學生容易形成和積累實際工作經驗,達到專業課教學與企業崗位零距離。專業課“項目教學”教學模式有6個教學環節,分別是:確定項目、制訂計劃、項目準備、項目實施、項目展示、項目評價。
2.3 加工類專業的“任務驅動”專業課教學模式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加以引導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不再按照教學內容從易到難的順序,而是以完成一個“生產任務”作為驅動,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2]。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由6個教學環節組成,分別是:提出任務、分析任務、知識鋪墊、示范操作、完成任務、考核評價。
2.4 文化類課程的“情景教學”模式
在進行教學合一改革的過程中,對文化課的教學應當與實際相結合,進行情景教學,例如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應當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和課程特點進行教學,而非單一的進行文化課教學,不能局限于古詩詞、文言文的教學,而是配合多中題材、體裁的文章進行教學,同時進行情景教學,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和自我發揮空間,使語文課變得靈活、生動起來。
3 中職“教學合一”教學模式的教學實踐
3.1 基于學校實踐,實施“教學合一”
為了打造具有區域職業教育特色的“教學合一”教學模式,在項目建設初期,學校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及邀請專家與本區域的行業企業專家、學校教師三方共同討論 “教學合一”教學理念是否契合現行的職業教育理念,是否是適用于當前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一種教學模式。最后,在專家的引領下,學校構建起了“教學合一”的教學模式,確定當下應該做什么、怎樣去做、開始動手做以及做后的及時反思為本模式的四個基本要素,為教學模式改革的實施指明了方向。
3.2 關注專業特點,分步推廣實施
學校的教學模式的一切改革需注重從實際出發,堅持“行知統一”。以實踐為基礎,在做中總結,在做中反思,在做中提升,在做中推廣的教學理念。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探索后,考察重點建設專業是否都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教學效果,如果是,學校應決定將“教學合一”的教學模式分三步來進行推廣[3]。第一步,重點專業向鄰近專業推廣,如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向工程造價等專業推廣,數控專業向汽修等專業推廣,計算機專業向電子等專業推廣,會計專業向物流等專業推廣等。第二步,向全校所有專業和學科進行推廣,當作到學校的大部分專業和學科在使用“教學合一”的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理應向全校所有專業推廣。第三步,進行校際之間的推廣,利用學校牽頭的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平臺,向成員學校進行“教學合一”教學模式的推廣。
4 結束語
學生畢業后進行就業崗位的工作立馬上手,從而滿足社會和企業的需求。其次,教師和教學條件也是實施教學模式改革中至關重要因素之一。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觀點,職業教育需要的是集經驗、學術、教法三者于一體的教師。因此,對中職學生采取“教學合一”的教學模式之前,教師首先要進行該模式的教學能力訓練,以盡快能夠將教學兩者融會貫通。實施“教學合一”需要將教學和實訓整合,教室既是學堂也是實訓場地。因此,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不僅要滿足學生實訓需要,還要考慮教學要求。“教學合一”的理念中,主要突出的是類似車間即課堂的理念,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努力構建仿真的實踐教學環境,讓學生通過仿真實踐教學實驗的場景中接觸實際的工作,成就專業課教學和企業就業工作崗位的零距離對接、實習實訓場所與職業工作環境的零距離對接。
參考文獻
[1]陶行知全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陶行知,2005
[2]林玉閃.中職學校任務驅動項目教學模式的特點[J].職業,2018(01):84.
[3]謝紹珍.教學做合一在模擬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2014(2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