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金
對于人才資源相對匱乏、科技創新能力還需提升的淮安來講,科技鎮長團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生力量。近年來,淮安市不斷創新理念方法,牢牢扭住“工作如何推進、作用如何發揮、人才如何留住”三個關鍵點,積極構建高效體系,助推科技鎮長團在促進校地合作、破解技術難題、加快科技創新、助力產業培育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畫“實”組織領導引領圖,凝聚共促共抓合力。按照市、縣(區)聯動、齊抓共管、服務產業、務求實效的工作思路,強化制度設計,加強組織領導,高質量推進科技鎮長團工作。市、縣(區)兩級分別成立科技鎮長團工作領導小組,地方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專門增設市級科技鎮長團,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從全國高校院所精選了28名專家到縣(區)掛職,與省級團員享受同等保障待遇。健全科技鎮長團聯席會議交流機制,每兩個月召開團長工作例會,每半年召開工作成果展示交流會,促進相互學習交流。淮安市委常委帶隊定期進行回訪,加強與科技鎮長團后方單位的聯系溝通,最大程度爭取后方單位的工作支持。對于離任的科技鎮長團團長、團員,分別以市、縣(區)政府名義聘請擔任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顧問。深入挖掘科技鎮長團的核心品質,加大文化宣傳,制作科技鎮長團題材電影、宣傳片、主題曲,推出長篇報告文學《花開異鄉》《春華秋實》等,不斷提升科技鎮長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凝聚科技鎮長團工作共抓共促強大合力。
建“活”載體平臺支撐鏈,催生創新創業動力。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突破傳統科技鎮長團縣域工作模式,強化優勢資源的重組配置,催生科技鎮長團的創新創業動力。聚焦全市重點產業發展,實施服務產業升級計劃,結合團員的專業特長和后方單位資源優勢,在科技鎮長團成員中成立鹽化新材料、生物醫藥、文化旅游等10個專業行動小組。對成立的專業行動小組定期進行學術交流,開展調查研究和科技人才對接工作,破解產業轉型升級難題,以服務全市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先后邀請70多批次專家人才來淮安對接交流,達成合作意向35個。開展“建設好周總理家鄉”競賽活動,突出招才引智、校企合作、平臺建設,同時進行量化考核、綜合考評,進一步激發團隊協作進取、成員創先爭優的熱情。搭建科技招商服務平臺,發揮科技鎮長團資源優勢,組建綜合組、策劃組、執行組、服務組等四個協同服務工作組,廣泛收集科技人才項目信息,做好項目的聯系、策劃、實施與保障工作,積極服務全市科技招商。如盱眙縣科技鎮長團成功引進南京大學都有為院士和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青年“千人計劃”劉劍團隊來盱眙分別創辦瑞德磁材、柯普斯磁業。


織“優”制度機制服務網,激發愿干愿為活力。努力營造人才發展良好環境,強化服務保障,堅持鼓勵激勵,激發科技鎮長團成員主動作為。制定出臺《淮安市社會引才獎勵暫行辦法》,每年進行一次申報獎勵,讓“干好干壞不一樣”。完善科技鎮長團工作績效考核辦法,進一步明確科技鎮長團工作職責、目標任務和考核方式。強化項目資助,鼓勵科技鎮長團成員創新創業,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目前已有近20名科技鎮長團成員在淮安自主創業或與企業直接進行產學研合作。注重雙向關懷,對科技鎮長團成員進行雙向考核,定期把科技鎮長團成員工作情況向派出單位反饋,校地雙方共同進行年度考核,考核結果雙方確認,對表現優秀的團員積極予以推薦使用。在淮安掛職期間,有10多名團員被派出單位提拔使用。加大科技鎮長團先進典型挖掘宣傳,經常性開展科技鎮長團工作經驗介紹、優秀事跡宣傳等,營造科技鎮長團干事創業良好氛圍。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問題就是發展問題,人才是發展的主體和目的,又是發展的引領和支撐,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人才。新時代,我們將繼續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以引領好、發揮好、服務好科技鎮長團為重要政策導向,在加強組織領導、支持作用發揮、營造良好環境等方面持續用力,讓淮安成為各類人才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的一方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