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微”學習的迅速崛起,微課也廣泛運用到語文教學活動中,微課在高中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在于促進學生的學習。微課是對傳統課堂的挑戰,也勢必對一線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語文教師能合理設計和運用微課。
關鍵詞:高中語文;微課教學;設計;運用
一、 微課概述
語文微課以微視頻為主要載體,圍繞教學重難點或考試的考點開展完整的教學活動。語文微課內容短小,時間一般在10分鐘之內。相較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微課能夠打破時空限制,讓學生可以在課下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反復學習,實現學習效果最大化,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二、 微課的設計與運用
(一) 微課的設計
微課設計和制作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要設計好一堂精美實用的微課,首先要精選知識點,撰寫好微教案;其次是決不能制作粗糙,要善用文字、圖片、音樂、動畫、電影等素材設計好PPT,并做好后期的錄制和視頻編輯美化工作,并配上簡潔的講解,然后生成完美的微課。錄制微課,除了常見的用攝像機、手機錄制微課,還有就是用PPT錄屏講解或者用Camtasia Studio、繪聲繪色之類的辦公軟件錄制視頻。手機不方便后期的編輯,攝像機錄屏需要專業人士幫忙,CS之類的軟件則提供了強大的屏幕錄像、視頻制作、編輯、播放等功能,方便制作者進行錄制和配音、添加動畫、字幕和后期的剪輯,但是要熟練的掌握軟件需要一定的時間。無論哪種方式錄播,都需要配音,這就要求教師解說時要注意語言魅力,盡量做到字正腔圓、生動幽默,解說過程還可適當添加一些背景音樂,放松學生心情。教師設計或是選用微課應本著需要性和科學性的原則,當用才用,不能嘩眾取寵。
(二) 微課的運用
語文微課是傳統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精選教學內容,對學習資源進行碎片式細化處理。語文微課一般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 介紹時代背景,加深學生閱讀理解。
可以運用幻燈片、動畫演示、視頻等方法介紹作者和課文的寫作背景,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可以將重點放在文本的解讀上,從而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小說《林黛玉進賈府》就可用微課介紹《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和前五回的情節,讓學生從視覺上對其有一個更直觀的感受,課堂教學則把更多時間用于人物和環境的分析。
2. 微課用于課前預習。
教師可以根據導學案制作預習微課,預習微課能讓教師擺脫繁雜的教學,講解重點的知識,提高教學效率。特別是自讀課文,讓學生在微課視頻的指引下把握文本的學習目標,并根據老師設計的閱讀題,學會思考與探索。
3. 關注教學重點、難點。
一些重要知識點、難點,由于在課堂無法具體展開,可以用微課彌補課堂學習不足。比如,古詩文閱讀是個難點,教師可以結合高考考點,總結常見虛詞、實詞的用法、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的判斷、詩歌鑒賞學習方法等制作一系列微課。比如,《滕王閣序》有大量的用典,教師可以準備相關的典故素材,錄制好微課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4. 微課用于講解練習,應用拓展類等。
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課文的研討與練習,具備一定的學習助力功能,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這一板塊可以設計微課。此外,一些課外練習,平時小測之類的試卷講評,可以讓學生自行收看微課來解決。
5. 關注高考考點。
教師要根據高考的考點,建構系列化的知識點。高中語文的教學內容一般分為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和語言表達三個方面。以閱讀教學為例,就可設計一系列引導學生閱讀的微課,如小說閱讀可以設計環境描寫及作用、情節的作用、常見表現人物的手法、如何概括主旨等一系列的微課,引導學生學會小說閱讀的解讀思路和方法,制作這些微課教師要搜集至少五年以上高考考題,并結合考綱,才有可能制作出含金量較高的微課。再如,近幾年高中語言文字的運用主要考查學生的語法能力。由于初中語文淡化語法的學習,大多學生存在語法學習問題,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要想形成系統的語法教學將會耗費大量的課堂時間,顯然時間也是不允許的。教師在制作高中語法類微課時,可以以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作為參考,結合自己教學實情與考試緊密結合的題型制作微課,進行分板塊詳細教學,幫助學生更好掌握考點。
6. 課外閱讀。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每冊都有“名著導讀”。這些名著導讀倘若要講透,定然占據不少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加工做成一系列的微課資源。運用影視資源將其形象化,吸引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教師還可以精選當代優秀時文,事先制作微課,講解文章特點,要求學生周末閱讀。
三、 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實現微課與翻轉課堂的有效結合
微課改變了學生傳統的學生方式,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空間和自主性,方便學生利用課間或者晚自習的時間反復學習的要求,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實現微課與翻轉課堂的有效結合,設計成一系列的微課視頻,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己掌控,充分利用時間在線學習,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深度自學的能力。還可以利用微課做更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比如,幫助學困生補缺補漏,或者幫助一些寫作有特長的學生進一步提升文學素養。
(二) 要合理定位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任何事物皆有兩面性,況且微課雖然能助力高中語文教學,但是,我們也要正視微課的缺點與所帶來的問題:一是微課的碎片化特征會對微課的整體功效產生負面影響。微課知識點碎片化,有助于學生更加細致的學習,但由于微課的容量與時長有限,這些將導致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點不完整,無法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化的知識,因此設計與制作微課時,盡量在精簡的基礎上,注意微課設計的完整性,以降低微課的碎片化特征對微課整體功效產生的不良影響。二是微課缺乏交互性,微課是預先錄制好的,又是單向輸出,師生無法互動。教學過程畢竟無法預設,學生在觀看微課過程中難免會有許多形成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是教師無法及時解決的。因此,教師設計微課可以用“請你回顧”“請你總結”等類似語言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提升學習的效果。三是微課制作要耗費教師大量的心血,即使目前網上有大量的微課資源,由于學生的學情不同,也無法直接拿來使用。因此,教師要明確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才不會本末倒置。微課只是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無法代替傳統的語文教學,更不能讓微課成為一種華而不實的教學噱頭,增添教師的工作負擔。因此,使用微課要為傳統課堂教學服務,要恰到好處,而不是無原則的濫用,或者取而代之。
(三) 共同協作,資源共享,助力微課發展
由于目前一些錄屏微軟件操作復雜,難于掌握好制作技術,網絡上可供教師參考的優秀的微課也不多,教師制作微課大都是靠自我摸索,很難保證微課制作的質量。即使是精心制作的微課,在實際教學中往往也未必能達到教師的教學預期,因此,教師要團結協作,共同設計和制作微課,共建一個完整的高中語文微課資源體系,讓一線教學共享資源。
總之,要讓微課能真正助力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要重視微課的實用性,確保微課的質量之外,教師還要用包容與肯定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微課學習效果,既不能過度的期望,也不能棄之不理。
參考文獻:
[1]陳妍,任強.高中語文微課教學的有效策略[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2).
[2]吳玉祥.論高中語文微課程的開發與實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10).
[3]馬緒霞.高中語文微課使用中的問題及建議[J].課程教育研究,2016(30).
[4]呂艷霞.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嘗試[J].現代教育,2014(5).
[5]陳怡.“微課”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的價值探尋[J].語文教學通訊,2015(1).
[6]齊兵.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價值與策略[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6.
作者簡介:
陳潔,福建省漳州市,福建南靖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