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國家越來越注重對人才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教育部門也在對各個階段各個學科的教學方法給予不斷的探析和優化。高中歷史作為初中教學中的一門重要的學科,其教學效果不容忽視。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我們需要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給予完善和優化,去有效解決相關的教育問題,提升自身的教學勝任力。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勝任高中歷史教師一職進行相關淺析,以期進一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僅供參考。
關鍵詞:勝任;高中;歷史教師;一職
一、 前言
眾所周知,高中歷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其不僅會影響學生的高考成績,還對其文學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然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很多教師已經認識到教學模式和方法革新的重要性,但是仍然采用傳統的較為呆板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較為落后,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教學方法存在欠缺,這樣就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集中注意力和學習興趣。為此,要想提升自身的勝任力,就需要強化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
相比初中歷史教學而言,高中歷史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要對自己的教學重點和教學理念給予革新,通過巧用各種教學方法,拓展學生的認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構建正確的歷史認識,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如在分析太平天國運動農民階級局限性后,通過巧設問題:農民階級為什么會有這些局限性?引導學生從封建專制的時代局限性,從事經濟活動的影響及自身條件等角度分析原因,讓學生認識到農民階級有自身的局限性,但也有優點。農民階級后來成為中國革命的主力軍,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在分析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又鞏固了相關歷史知識,并提升了學生運用歷史唯物辯證法來看待事物的能力,從而實現核心素養的教育。
二、 應如何強化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的勝任力呢?
(一) 加強對高中歷史教學的認知,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雖然近些年來,教育一直在改革創新,再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還是不可撼動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態度直接影響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為此,教師要想提升其教學效果,那么就需要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革新,需要意識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于教師的教學要求,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在這樣的理念革新的背景下,對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有一個更為透徹和全新的分析和認知,有效明確教學目標,進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有針對性。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對高中歷史課程有一個較為準確的認知,有效地組織教學,在教學過程當中,側重于對歷史事件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能力,實現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養成。如在分析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和給中國帶來的危害后,引導學生認識到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侵略性,進而影響學生的價值取向:要在正義的前提下滿足自己的需要。再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一課,可圍繞“新民主主義革命新在哪些方面”這一主題展開。把大問題化成幾個小問題:①辛亥革命的革命綱領三民主義內容與五四運動的口號,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革命的綱領有什么不同?②革命力量出現了新的力量是什么?③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與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等武裝斗爭在革命道路上有什么不同?通過分析比較,讓學生認識到中國革命的發展性,從而多角度歸納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特點。引導學生認識到不斷實踐、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尋找合適自己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既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知識框架,又加強對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
(二) 學好教學方法理論知識,靈活使用教學設備和教學技術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為此,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能夠通過多種手段去引導和輔助學生去對相關的歷史知識進行積極和有效的探索,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化被動為主動,與其努力培養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還不如直接通過歷史課堂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近年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多媒體等多種多樣的教學設備都被廣泛地應用到教學中來,在歷史的教學中,也可以加強對此技術設備的應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支持視頻和音頻等多種功能的特色優勢,將其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通過這種教學設備的有效運用,能夠進一步激活課堂教學的氛圍,提升了教學質量,也高質量地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例如:當教師在幫助學生記憶各個年代順序時,如果學生僅僅對年代進行死記硬背,不僅耽誤時間,還影響記憶效果。而教師這時如果能夠運用多媒體設備,將各個年代發生的代表性事件以及有關此事件的相關圖片和視頻播放給學生看,就可以拉近歷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然后教師再通過一些課件的編制,將年代的順序通過坐標軸的方式體現出來,運用口訣等方式來強化記憶,這樣就可以有效提升課堂的活躍程度,幫助學生實現對歷史知識框架的深刻構建。為此,教師要想提升自己的勝任能力,其就需要能夠積極地學習更多的課件和多媒體技術應用的相關知識,例如:通過網絡課程或者相關圖書來獲得相關的知識技能。學校也可以多舉行一些培訓活動,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相關技術的應用,激活教師對相關技術設備的應用能力。
(三) 合理利用情景互動教學,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情景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去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教學的氛圍之中,進而獲得更多的精神體驗和情感表達。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重,負擔大,受應試教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果教師僅僅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理論灌輸,是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為此,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和策略去強化課堂教學的氛圍,為學生創造更多主題意境,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有多種方式,角色扮演就是其中的一種。為此,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的歷史事件,將相關的情節改編成劇本,讓學生對此事件進行角色扮演,繼而通過人物的扮演和情境的模擬,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掌握和記憶。例如:針對于國共的幾次合作,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扮演其中的主要人物,對其中較為經典的內容進行人物對話演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尊重歷史尊重事實,這樣才能夠提升教學效果。
(四) 將實踐與理論結合,強化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在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生活與知識的結合。而通過高中歷史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學會運用歷史規律去預測未來以及掌握更多的辯證主體思想和歷史唯物思想也是高中歷史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為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實踐與理論的結合,能夠對相關的歷史知識進行生活化和實際性的拓展,并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對相關的問題進行精準和全面的分析,幫助學生對相關的知識實現更好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新中國的外交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對當時的經濟狀況和歷史背景進行滲透,同時也需要對當下我們國家的外交政策進行對比,讓學生感受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重要性,提升歷史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 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塑造良好的人格魅力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端正自己的態度,在授課的過程中,多與學生之間進行積極的交流,當學生遇到問題時,熱性地給予幫助,并做耐心的指導,切不可沖動暴躁,過于嚴苛。只有這樣,學生才愿意與其進行交流。與此同時,教師要增強自己的專業知識背景,在講課的過程中更加權威和游刃有余,而且教師還要對自己的授課語言進行幽默化處理,提升其人格魅力,進而更好地勝任高中歷史教師一職。
三、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我們應該對其給予足夠重視。為此,作為教育人員,我們應該對自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態度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優化,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為教育目標的實現貢獻更多的積極的因素。
參考文獻:
[1]星仲堯.論時事熱點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使用[J].新西部,2018(23):165-166.
[2]吳俊.歷史資料在高中歷史學習中的作用[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3):177,179.
[3]李波.探討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教育的途徑[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3):189-190.
[4]黨思偉.新高考下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8(23):22-23.
[5]冉亞娟.淺析高中歷史趣味教學中的記憶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8):133.
[6]秦淑國.中學歷史教育教學銜接的探析[J].才智,2018(23):10.
作者簡介:
張雅英,福建省建甌市,建甌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