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教育是綜合培養中職生創造力、想象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新時期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尤為重要。本文結合中職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總結出了中職美術課程教學中培養興趣和創新意識的有效措施,希望借此能夠對中職美術課程教學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中職教育;興趣培養;創新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綜合全面發展,其中美術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中職教育過程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現代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學生常常會憑借事物的形狀、顏色以及聲音和動作來進行思維,他們對于自己的感官所接觸的材料都充滿了好奇心,這些都為他們進行美術課程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他們能夠通過美術課程來隨心所欲地應用各種各樣的材料來充分地表達他們的內心世界及對周圍生活環境的感知,因此美術課程教學往往能夠被大部分中職生所接受。然而,傳統的美術課程教學往往將示范、范例與說教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這種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約束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力,嚴重影響了中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積極性。
一、 中職美術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 中職生學習現狀
中職學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礎差、綜合素質偏低、學習興趣不濃、自我約束力差的情況。長期的學習窘境,導致他們喪失學習動力,形成怠學、厭學的現象。大多數處于生活、學習無壓力狀態,對美術課更是覺得可有可無,可學可不學,直接導致課上不認真聽講,課后不積極完成作業,應付了事。
(二) 教學方法呆板
美術這門藝術需要的就是創造力和想象力,在繪畫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力,通過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達到創新作品的目的。但是現在的中職美術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約束了學生們思維的發散。一般情況下美術教學都是教師拿出需繪畫范例,然后對范例進行一定的描述和講解,接下來學生們開始參考范例,動手實踐,在這樣的一個固定流程下,幾乎所有學生們的美術作品都是大同小異的,毫無創新可言。
(三) 材料和主題比較單一
中職實踐類課程中,材料的投入也是十分重要的,美術課教學也不例外。在大多數學生中,美術課所需材料和對象的選擇較為單一,所用的材料幾乎只有筆和紙,對象就是課本上的例子。這種千篇一律的美術材料和主題,使學生在美術課中思維模式固化,懶于去想,懶于去做,而且脫離了他們的日常生活,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們就會覺得美術課枯燥無味,從而失去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創新力。
二、 美術教學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中職生積極學習美術知識,積極進行創新創作的動力。只有培養學生對美術創作的興趣,才能激發他們的美術天賦和潛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中職生美術創作興趣,首先要營造出良好的美術創作氛圍,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及美術水平來定制個性化創作主題。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PPT課件、微視頻、flash等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帶來完美的視覺聽覺享受,激發他們的美術創作潛能;課程結束后,教師通過作品展示、欣賞和評價環節,根據學生的作品提出針對性的意見,促使他們不斷地完善、提高美術繪畫技能。
(一) 創造良好美術氛圍
美術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教育,需要良好的環境,讓學生們真正感受到“美”的氛圍,慢慢進入創作的情景之中。在美術課堂上,教師可以將美術主題與中外名樂相結合融入課件,讓學生在節奏與韻律中,畫出感受,創新作品。條件容許的情況下可以布置一些與繪畫主題相關的參考實物。
(二) 建立欣賞和評價機制
建立和完善中職生美術作品欣賞和評價機制對提高中職生美術興趣與創新力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學生努力創作美術作品的目的,除了鍛煉和發展自身美術水平,還希望獲得來自于老師和家長的肯定和鼓勵。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一是教師可以組織舉辦小型畫展,讓學生觀摩欣賞作品,教師引導學生談感受、說想法,并融入學生創作中,點燃學生主動創作的欲望。例如:在教學生們畫向日葵時,我給他們示范的是一棵亭亭玉立、長勢喜人的向日葵。繪畫課程結束后,我組織了一次作品欣賞會,讓每位學生都輪流把自己的作品掛在黑板上。大部分學生畫的向日葵都很好,但有一位學生畫的向日葵看上去病病懨懨的,沒有生機,惹的同學們一陣大笑。我也很好奇地問他為什么畫的向日葵和我要求的不一樣,他說最近一直沒下雨,向日葵可能生病了,希望它能早點康復。聽完這位學生的回答,我才知道他的畫作不是隨手亂畫,而是蘊含了深刻的用意。我在課堂上表揚了他,鼓勵他以后繼續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創作,不必完全受我的示范畫約束。我的評價和表揚保護了這位學生的想象力和美術思維,也給他帶來了美術成就感。二是可以利用互聯網搭建平臺上傳作品,讓學生的作品能夠得到全面展示,教師、家長、學生三方共同參與交流,相互學習評價,并根據評價確定作品的分數或等級,形成以優促差、以點帶面的網絡學習環境。
(三) 與所學專業相結合
中職生普遍重專業輕文化,覺得自己將來是要靠技術吃飯,對美術課更提不起興趣。教師需將美術教學與專業知識相關聯,最好能自編教材,讓生硬的課本知識與專業實訓課的作品創作相結合,讓學生從專業實踐中體會“本專業所需要的創造性的東西不是光靠技能來實現的,還需要審美意識的提高和創新思維”,他們會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從美術創作中尋找專業實訓課所需知識與“美”,從而有效提高興趣,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中職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有所差異,在中職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準確定位每位學生的水平,結合專業特點設計繪畫主題,避免中職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興趣減退的迷茫現象。
中職生通過美術課能夠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理解作品的情感和內涵,感受美,升華美,拓展自己的審美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發展形象思維,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美術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習興趣與創新能力并能與專業相結合是課程設置和教學安排的重中之重。結合中職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愛好,在美術課程教學中營造良好的美術創作氛圍,做到因材施教是非常有必要的。與此同時,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建立欣賞和評價環節,也是促進學生美術興趣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張巍巍.中職美術教學要抓住主線與靈魂[J].中國校外教育,2017(8):158.
[2]高彥奐.中職美術教學中的“情”與“趣”[J].學周刊,2014(6):221.
[3]張曦,曹建林.中職美術“欣賞·評述”課評價工具開發與運用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6(8):70-72.
作者簡介:
馬有德,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