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桂群
有效教學是所有教育、教學改革的共同追求,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化教學理念,是指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教師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獲得了預期的進步,所以,我們把有效性看成是課程改革成敗存亡的命脈、命根子。課堂能夠進行到什么程度,取決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效的體育教學是指既有效率,又有效果,更有效益的教學活動。有效的體育課堂教學可以使學生的身體健康、運動技能、運動參與,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獲得實實在在地進步和發展。根據我近15年的教學經驗積累,我發現由于初中女生的個體差異和年齡的增長,學生的體育活動熱情會逐步減退,對教師布置的課堂練習懶洋洋,無所謂。如果不采取相應的措施班級其他同學會紛紛仿效,這種現象會有蔓延的趨勢,嚴重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現在的初中生年齡一般在12歲到15歲之間,女生開始進入青春期,骨骼、身高、體重等各方面都在不斷變化,特別是農村孩子大多數在家幫做農活,他們的心理處于不穩定和不成熟的狀態,接觸面窄,容易產生害怕、自卑心理,在意志品質方面表現為膽小畏縮,難以承受失敗與挫折。致使在體育課中不愿意動、怕累、怕苦、怕曬、怕臟,學習技術動作時不愿意接受,心理更覺得無趣等。那么,一個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的學生,他會因為體育活動需要付出較多的體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他對體育課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學習中必然精神飽滿,積極主動,從要我練變成我要練,課堂教學效果好。
下面我結合體育課教學實踐,來談談培養農村初中女生體育課興趣的一些看 法:
一、培養興趣,樹立終身體育觀念
興趣是學習初始動機,也是有效學習的保證。學生有興趣參與的活動,一定要給予熱情地支持和指導;反之,如果學生沒有興趣,任何活動都會讓他們覺得乏味。只有激發和報酬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解放思想、開通創新、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挖掘教材的內涵,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八參與體育鍛煉和學習體育運動知識、技能轉變成學生自己生活和發展的需要。有興趣才有動力,對于感興趣的事物,人們會想方設法地去參與、去探究,哪怕阻力再大。因此,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要從激發和保持學生的興趣入手,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建立平等、互助、合作、互動的師生關系,努力營造寬松、愉悅、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靈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個性化的教學方法,發揮個人特長,教出特色,讓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在教學過程中,不論什么方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看、激發學習想、激發學習練、激發學生比、激發學生閑暇時間也要練的方法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從教學內容的選擇到教學方法的安排,都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十分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這也是實現課程目標價值的有效保證。
二、體驗成功,激發興趣
興趣與動機、愿望一樣,都是一種心理活動過程。人們的興趣形成一般都要經過三個階段,即有趣、樂趣、志趣階段。這三個階段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注重的是學生興趣的培養和發展,意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興趣可以在需要、愿望、情感的基礎上產生,更可以在此基礎上升華。教師首先應該在教學方法上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引起學生的關注的同時,使他們樂于接近教師、樂于參與這些活動,從而培養和發展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因此要想使學生產生體育興趣,就必須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興趣與成功是相輔相成的,興趣可促使學生積極學習直至成功,學生體驗到的成功越大,則繼續學習的興趣越大。
三、滿足需要,激發興趣
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如果把教學內容組織得生動活潑,就會使學生感到新穎,激發她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做準備活動時最好杜絕單一無味的練習,可結合教學內容不斷創新一些花樣,如游戲性比賽、新穎的體操或舞蹈,有條件的還可配上優美的音樂伴奏,更能烘托課堂氣憤,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愉快的完成練習,課堂教學也更有效。
四、倡導競爭,激發興趣
初中學生的特點是爭強好勝,渴求表現自己。競爭又是體育的最大魅力所在,沒有競爭就沒有超越,就沒有創新和發展。競爭既有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也有團體之間的競爭。競爭過程中學生相互幫助、互相鼓勵、共同合作,發揚了團隊精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諧,體驗到成功和進步的喜悅,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五、師生互動,激發興趣
新型的體育教學應是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自主、探究、創新的學習方式,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新型的體育教學要充分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個性,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師生要友好、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要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并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新型的體育教學要聯系生活、聯系實際、聯系學生的基礎,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新型的體育教學應是激勵性評價貫穿體育教學全過程,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一個合理的評價,關注學生全面發展,采用多元評價,既中結果又重過程。
心理學研究表明,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境去學習,思考并獲得知識。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的關鍵是使學生對教師有親切感。師生互動是教師與學生雙方的感情和思想交流的過程。假如學生所喜歡的老師一走進課堂,課堂中的教學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要以真摯的愛喚起學生的共鳴,不能以指揮者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
總之,培養學生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鍛煉的前提,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自主、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并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與健康意識。愿更多的初中女生能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各項體育活動中,使體育課堂教學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