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成 岳永梅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具有濃厚的興趣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態度。心理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對象有興趣時,大腦中有關學習神經的細胞處于高度興奮狀態,而無關的則處于抑制狀態。對某一學科產生強烈而持久興趣的學生,會自覺克服學習中種種困難,排除干擾,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在一節《氯及其化合物》的復習課中,我嘗試著讓易記易理解的詩歌以及如夢如幻的實驗走進課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優美的詩歌,增強化學課堂的趣味性
心理學指出,青少年的求知欲如不激發,將難以維持長久。因此一節課不可能全是“高潮”,應該有緩急節奏。結合教學內容,有機地穿插介紹新科技、新成就、化學家趣事,順口溜等,既可調節節奏,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打下基礎。
【教學條件支持】
PPT課件和四套儀器(右圖):三頸瓶內部裝20mL市售84消毒液(液內放一紅色紙條);塑料小試管內盛3mL濃鹽酸;左右兩側管分別放干燥紅紙條和濕潤紅紙條;中部管套大氣球(內裝氫氧化鈉固體顆粒)。
【復習過程】
設問: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氯及其化合物這一專題包含哪些知識呢?
學生:(七嘴八舌,無條理)
教師:(出示投影片)
濃鹽酸黑熱制氯,
氯水可逆生二酸,
加酸加堿移動反,
氧化漂白次氯酸。
學生:深情朗讀,喜歡詩句的心情不言而喻。
教師:請同學們在筆記本上寫出一二句涉及的反應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師生活動:注意第一句中的黑是指MnO2,熱是指反應條件,第二句中的“逆”指的是可逆反應。
教師: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到底,最終會達到平衡,第三句說的是平衡移動,具體是如何影響的呢?
學生:在氯水中加酸使Cl2+H2O H++Cl-+HClO平衡向逆方向移動,抑制氯氣與水的反應;在氯水中加堿,會中和生成物中的兩種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即加酸或加堿會使氯氣與水的可逆反應平衡移動方向正好相反。
二、魔幻般的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創新性
創新實驗引入化學課堂,通過觀察夢幻般的化學實驗現象,會表現出興奮、向往、驚喜、渴求等多種情感,急切地要想知道為什么?這就滿足了學生的獵奇心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動性。
教師:同學們,我們每組都有一套實驗裝置,觀察裝置的特點,預測實驗目的和現象,如何使反應發生呢?
學生:三頸瓶溶液中的紅紙顏色變淺,說明次氯酸鈉水解生成了少量的次氯酸,能漂白紅紙但比較慢,如果向溶液中加入鹽酸,會生成大量次氯酸,會使褪色速率加快。
學生操作:將三頸瓶向右側傾斜,將試管中的濃鹽酸緩慢與“84”消毒液混合。
教師:請同學們說出依次看到的現象。
學生:溶液中的紅紙迅速褪色,三頸瓶內有黃綠色氣體產生,濕潤的紅紙顏色變淺,干燥紅紙顏色幾乎不變,氣球膨脹,氫氧化鈉顆粒掉入溶溶液中,微微震蕩,氣球脹止,黃綠色變淺,氣球逐漸變癟。
教師:這些現象得出哪些結論呢?
……
教師:下面,我們對氯及其化合物的框架性知識進行總結:
氟氯溴碘,得一圓滿。
前后置換,淀粉變藍。
三、理論聯系實際,提升學生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根據學生求知、求趣、求新等心理特點,精心組織和設計化學課堂講授內容和實驗內容,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例如,潔廁靈為什么不能與84消毒液混合使用;實驗室制取氯氣時,為了防止環境污染,多余的氯氣通常用什么溶液吸收;自來水常用Cl2消毒,實驗室用這種自來水配制哪些溶液會產生明顯藥品變質問題;漂白液和漂粉精既可用于漂白又可用于消毒,為什么隔絕空氣密封保存等等。生活中化學知識無處不在,這不僅能加深對所學基本原理的理解,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化學視角看生活,從生活視角看化學,提升學生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對社會的貢獻,更好地認識化學學習的功能和價值。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個如魔如幻的簡單實驗,精心設計化學學科知識詩歌,讓自己的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學生在樂趣中獲得知識和鞏固知識,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動腦能力獲得提升,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化學如詩,實驗似幻”的教學方法產生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