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歡
【教材依據】
《青蛙賣泥塘》是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以故事性課文為主,結合新課標低年級學生的認識,重點以梳理課文內容,搭建平臺讓學生自己講故事為主,從而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
一、設計思路
1、指導思想
根據語文課程新標準語言文字的運用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目標,因此在這節課中結合語文低年級學段的學習目標及內容,我從字、詞、閱讀及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為主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所學,有所獲,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一定的提高。
2、教學目標
(1)認識“賣、爛”等14個字,會寫“青蛙、草籽”等詞語。
(2)熟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說出青蛙為賣泥塘做了哪些事情,最后為什么不賣泥塘了。
(3)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文章中的小青蛙給你留下的印象。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能說出青蛙為賣泥塘做了哪些事情,最后為什么不賣泥塘了。
難點: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文章中的小青蛙給你留下的印象。
二、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表演相聲:青蛙的吆喝、青蛙的叫聲,引出課題。
2.師生共同板書課題,指導書寫:蛙、賣。
師:青蛙的“蛙”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生:蟲的橫變提,右半邊土分別占據右上格和右下格。
那么賣泥塘的賣你在哪里見過這個字?(在商場、在超市小票)這么多地方見過這個字,同學們也一定會寫這個字吧!指導書寫“賣”。
(二)初學課文
1.青蛙是一種田間的小動物,觀看課本92頁插圖,看看圖片上的這只青蛙在干什么?(各抒己見)
2.通讀全文,了解全文概況。
(三)細品課文
學習1、2、3段
1.青蛙為什么要賣自己的泥塘?(因為是一塊爛泥塘)
朗讀課文第一段。
2.青蛙是怎么賣自己的泥塘的?(豎起牌子并大聲吆喝)
你平時在哪、什么時候見過吆喝?學一學,你見過的吆喝聲。(學生表演吆喝,吆喝應該是大聲的、用手放在嘴邊向外擴散)。
3.朗讀青蛙的吆喝:“賣泥塘嘍,賣泥塘!”
4.青蛙的吆喝吸引了老牛,老牛是怎么說的做的?(共同朗讀第3段)
這個水坑坑嘛,在里邊打打滾倒挺舒服。不過,要是周圍有些草就好了。
【板書:種草】
老牛的話前半句說出了優點,后邊,不過表示轉折說出了缺點,其實老牛還是不會買青蛙的泥塘的。
(四)小組合作學習6-10段
1.小組內讀課文,討論誰都來看了泥塘,他們買了沒有?泥塘為什么沒有賣出去?
2.小組內分角色朗讀青蛙和野鴨的對話。感受青蛙第二次賣泥塘。
3.青蛙這次又為賣泥塘做了什么?
【板書:引水】
4.除了老牛,野鴨這時候還來了誰?小鳥來了說了什么?蝴蝶呢?小兔呢?如果有小狗呢?小貓呢?
5.學生表演:小鳥、蝴蝶、小兔、小猴的語言及動作。
6.理解這些動物為什么會這么對青蛙說?(因為它們都是要的是自己缺少的東西)
7.點名學生朗讀、表演第10段。
8.學生閱讀第10段,感受青蛙為賣泥塘還做了很多事情。
【栽樹、種花、修路、蓋房子】
這真是一只能干的青蛙,做了這么多的事情,在它的努力下,它的泥塘一定會賣出去的,那么青蛙的泥塘到底賣出去了嗎?大家隨著老師一起接著閱讀吧。
(五)集體學習11段
1.有一天青蛙又來到了他的泥塘邊吆喝,它這時產生了什么想法?
2.指導學生朗讀11段:“多好的地方!”
比較現在的泥塘和之前的泥塘有什么不同。
朗讀11自然段,品讀語言之美。
3.仿照11自然段,向你的同學推薦一樣東西。
(多好的一本書、多好的文具盒)
4.體會青蛙的愣住了“這還有一條路通到城里……”
5.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就很好,為什么要賣掉,所以還是不賣了。
(六)指導書寫:搬、倒,籽、破、泉、應。
應是一個多音字,應在書寫時應該把“廣”寫的舒展一些,尤其應該注意里面書寫最后一筆橫略長。
(七)學生談論讀后感受。
1.學了這篇文章你覺得青蛙最后建成這里的景色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美麗的、一住進去就應有盡有的、方便的)【進行學生的說話訓練,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
爛泥塘變成好地方,因此,青蛙不再賣泥塘了。
2.那么這是一只怎么樣的青蛙?它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勤勞的、動手能力強的】 ? 【板書:勤勞】
(八)作業設計
認真朗讀童話故事,并向自己的家長演一演這只小青蛙。
(九)板書設計
青蛙賣泥塘
引水 種草
栽樹 ?種花 修路……
勤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