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緒美
【背景與主題】
在育新交流的一年里,既享受到了優秀教師的課堂風采,也見識了性格迥異的各類學生,有的愛說愛鬧,有的整天沉默寡言;有的文靜大方,有的時時多動玩耍。魏某就是一位特別典型的多動孩子。說起話來沒完沒了,就是在課堂上也不例外。據教過他的老師說,他從一年級就這樣,平時上課很難集中精力一節課,坐不到五分鐘,他的視線就會遠離書本。不是自言自語地嘟囔,就是在他的手上把玩著一個小物件,可能是橡皮擦,也可能是小玩具,不停地擺弄,不停的亂動,有時一節課都停不下來。如果硬給他奪回來,這節課別想讓你上素凈,鬧起來沒完沒了。任課老師們對他很反感,任其不管不問,同學們也都不喜歡他,遠遠地躲而避之。時常有人在課堂上告他的狀,可他就是改不了。面對這樣的學生,經常讓我的教學生涯充滿了挫敗感,那來之不易的職業幸福感也被大大沖淡了。
【過程與方法】
我清楚的知道,多動的孩子往往比一般孩子聰明伶俐些,但同時他們也一樣有些令人頭疼的缺點:上課坐不住,書本滿地都是,上課不認真聽講,要么和同學說話,要么坐在座位上只顧做自己的事情,不寫作業,還經常發小脾氣……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僅僅因感到氣惱、可恨就不管他了嗎?細細想來,他們就幸福快樂嗎,在人生最單純、最美好的年齡里,他們擁有的是鄙視、厭煩、斥責,這些即使對于一個成人,也不可能是輕松的,所以,這樣的孩子,更讓我們感到可憐,更應讓我們思考:我們教育的意義僅僅是博取好的學習成績嗎?
想到這些,我決定先把孩子的學習成績放一放,從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行、生活習慣入手,多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蘇霍姆林斯基說:“贊揚差生極其微小的進步,比嘲笑其顯著的劣跡更文明。”根據他多動的特點我先對他進行寬容教育。允許他偶爾的不完成家庭作業,但必須該會寫的字會寫,該背過的課文背過;允許他課堂上偶爾的不聽講,玩小東西,但必須在不影響同學們的學習前提下。他對老師的寬容很吃驚,反而在課堂上的表現收斂了許多。我心中暗喜,對他的進步及時進行了表揚,并與家長聯系,家校合作一起配合表揚和鼓勵。在與家長聯系時,我又了解到孩子在家的這些優秀表現:口才好,和同院小朋友說繞口令,誰也說不過他;愛讀軍事和地理的書籍,與同學談論起來頭頭是道。于是我在課上有意識地組織進行“繞口令”比賽,‘“天文地理新聞大課間”等活動,在活動中提高他的自信心。就這樣,在老師的積極暗示、肯定和贊賞下,魏某的各方面向著良性循環轉變。
記得轉變最大的一次,學校安排每個班寫字好的同學參加書法比賽,班里選出幾位同學后,我突然想起,平時和魏某交談時曾聽他說過在外邊練過書法,的確他寫的字也蒼勁有力,筆畫勻稱,于是我點名讓魏某參加,當時正玩得起勁的他稍微一愣,不相信地說:“開什么玩笑!”我真誠地對他說:“我怎么會給你開玩笑呢,你看你寫的字筆畫工整,字跡清晰,蒼勁有力,很多同學都得向你學習呢!”接著我讓全班同學傳看他寫的字,同學們看了后,也驚嘆他字體的漂亮,連聲附和說:“魏某,你參加吧,你參加吧!為咱班也爭榮譽。”在同學們的熱情邀請下,在老師的積極鼓勵下,調皮的他撓撓頭,第一次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最后他終于鼓起勇氣,參加了這次比賽。比賽的結果也許不重要,重要的是經過這件事以后,魏某上課的紀律有了很大改觀,同時也因這件事同學們對他的印象也好了許多。
也許后來的課堂還會有貪玩的事情發生,也許不完成作業的現象還會偶爾發生在他身上,但畢竟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再寬容一下又何妨?唯有寬容才能增進彼此的理解與信任,唯有尊重才能激發學生的自尊與自愛。
【結論與評析】
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是一種沁人心脾的美,她讓人如沐春風;寬容是一種溫柔的力量,她可以叩開人的心扉;寬容是一粒愛的種子,她會在孩子心中萌芽。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學會寬容,以德治學。教育學生是一件緩慢而美麗的事業,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需要我們擁有雅量容人,冷靜對人,理智待人。作為一名教師,我想,只要我們多一些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給孩子多一份理解,多一些鼓勵,多一次機會,我們定能叩開學生的心靈之門,親近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