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優美?
摘要:作為輕資產、高風險的傳媒行業,為了有效分散投資風險,聯合投資影視劇的業務模式應運而生,本文主要研究影視劇聯合投資業務中投資階段和發行階段的會計核算,如何采用凈額法確認收入,并按計劃收入比例法結轉成本,從而有效降低傳媒行業影視劇板塊收入虛高、估值虛高的泡沫化現象。
關鍵詞:影視劇聯合投資;全額法;凈額法;計劃收入比例法
隨著泛娛樂化時代的到來,傳媒行業發展趨勢開始節節攀升,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眼光投向了文化領域,其中對影視劇的投資更是處于井噴之勢,但在一路高歌猛進中,影視劇板塊的收入虛高引起估值虛高的泡沫化現象越來越嚴重,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公司對影視劇投資業務采用全額法核算,將銷售發行收入的全額計入收入。為了降低因會計核算方法的不同對傳媒行業影視劇板塊收入確認產生的影響,本文主要研究在該項投資業務中如何采用凈額法確認收入,并按計劃收入比例法結轉成本。
一、傳媒行業影視劇聯合投資模式
影視劇聯合投資是指公司與其他投資方共同出資(含現金、勞務、實物等)影視劇項目,并按各自出資比例或按合同約定分享利益及分擔風險的投資業務。[1]根據投資者的地位以及版權分享情況,影視劇聯合投資合作模式主要包含以下三種:
(一)主投主控并負責發行,共享版權的影視劇投資業務,按約定比例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即公司既參與聯合拍攝影視劇,又負責影視劇的發行。公司以聯合投資體之一參與項目的收益分配或虧損分擔,且與其它投資者按約定的比例共享版權的影視劇投資業務。
(二)參投不負責發行,共享版權的影視劇投資業務,按約定比例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即公司作為投資方之一,參與聯合拍攝影視劇,不負責影視劇的發行。公司以聯合投資體之一參與項目的收益分配或虧損分擔,且與其它投資者按約定的比例共享版權的影視劇投資業務。
(三)參投,不享有版權的影視劇投資業務,收取固定收益。即公司作為投資方之一,參與聯合拍攝影視劇,公司僅取得固定收益作為投資回報;或者取得風險投資收益,但不與其它投資者對等共享版權的影視劇投資業務。
二、影視劇聯合投資階段相關會計核算
公司與其他合作方開展影視劇聯合投資時,根據不同合作模式,分別進行賬務處理:
(一)主投主控并負責發行,共享版權的影視劇投資業務
公司作為主控方,負責承制影視劇項目并進行賬務處理,發生的實際成本在“存貨-在產品”中核算。收到投資方按合同約定預付的投資款項時,通過“預收賬款”科目進行核算。
(二)參投不負責發行,共享版權的影視劇投資業務
公司作為參投方,其它方負責承制并進行影視劇項目賬務處理的,公司按合同約定支付承制方投資款,先通過“預付賬款”科目進行核算。
(三)參投,不享有版權的影視劇投資業務
公司作為參投方,不享有影視劇版權的,其他方負責承制并進行影視劇項目賬務處理,公司按合同約定支付承制方投資款,通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進行核算。
三、影視劇聯合投資銷售發行相關會計核算
當影視劇完成攝制,經電影、電視行政主管部門審查通過取得《電視劇(電影)發行許可證》后,影視劇可對外進行銷售發行。電視劇在播映帶和其他載體轉移給購貨方并已取得收款權利時確認收入,電影在院線上線后取得與院線公司的結算單后確認收入。
(一)主投主控并負責發行,共享版權的影視劇投資業務
1.收入確認方法:公司按凈額法確認發行收入,即銷售發行收入乘以發行分成比例后的收益計入收入。當影視劇發行后達到收入確認條件時,先按發行協議約定的發行收入確認營業收入,并按照《影視劇聯合投資協議》中約定的比例向其他投資方出具收入結算單,將支付的發行收入分成款作為收入的減項。[2]
2.成本確認方法:影視劇取得《電視劇(電影)發行許可證》后,公司將承制影視劇發生的實際成本自“存貨-在產品”中結轉至“存貨-庫存商品”;向其他投資方出具經審計或聯合投資方共同確認的有關成本、費用結算憑據或報表,并將其他投資方支付的投資款從“預收賬款”結轉至電視劇庫存成本的備抵。
在確認發行收入的同時按計劃收入比例法結轉影視劇的成本,即在成本結轉周期內,以電視劇總成本占計劃總收入的比例為計劃收入成本結轉率,計算確定本期應結轉的相應銷售成本和期末應確認的存貨。
(二)參投不負責發行,共享版權的影視劇投資業務
1.收入確認方法:公司取得承制方(發行方)的收入結算單時按《影視劇聯合投資協議》中約定的比例確認收入。
2.成本確認方法:公司收到承制方出具的經審計或聯合投資方共同確認的有關成本、費用結算憑據或報表時,根據實際結算金額對原入賬資產進行調整,將共同確認的公司應當承擔的影視劇投資項目的成本從“預付賬款”轉入“存貨-在產品”;待根據合同獲得對應影視劇項目的版權時,將公司該影視劇的實際全部成本轉入“存貨-庫存商品”。[3]
發行收入實現的同時按計劃收入比例法結轉成本。
(三)參投,不享有版權的影視劇投資業務,收取固定收益
公司收到承制方出具的經審計或聯合投資方共同確認的有關成本、費用結算憑據或報表時,公司直接將產生的收益確認為“投資收益”。[4]
四、影視劇聯合投資會計核算實例解析
案例:2018年1月,傳媒行業A、B、C三家公司簽訂《影視劇項目D聯合投資協議》,協議約定三家公司共同投資影視劇項目D,投資總額20000萬元,A、B、C三家公司投資比例分別為50%、45%、5%,并約定按投資比例分享收益分擔虧損。A為主投主控方,投資金額10000萬元,并負責影視劇項目D的制作與發行,享有影視劇項目D的55%版權;B為參投方一,投資金額9000萬元,享有影視劇項目D的45%版權;C為參投方二,投資金額1000萬元,不享有影視劇項目D的版權。
2018年2月,承制方A公司收到B、C公司投資款10000萬元,A公司進行影視劇項目D的攝制,截至8月,項目D完成攝制,共發生制作成本18000萬元。項目D經審計后,A公司將成本費用結算單給B、C公司。
項目D取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后,A公司向視頻網站E發行銷售,簽訂播映權銷售發行協議,發行收入合計為26000萬元。A公司于9月將播映帶轉移給視頻網站E,并將項目D收入結算單給B、C公司。(暫不考慮增值稅的影響)
解析(單位:萬元):
(一)A公司在本案例中的賬務處理:
1.收到B、C公司投資款:
借:銀行存款 ?10000
貸:預收賬款-B公司 ?9000/預收賬款-C公司 ?1000
2.項目D發生制作成本:
借:制作成本 ?18000
貸:銀行存款 ?18000
借:存貨-在產品 ?18000
貸:制作成本 ?18000
3.項目D完成攝制取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
借:存貨-庫存商品 ?18000
貸:存貨-在產品 ?18000
向B、C公司出具成本費用結算單,將多預收的投資款分別退回,并將B、C公司實際應負擔的制作成本結轉至電視劇庫存成本的備抵。
借:預收賬款-B公司 ?900
預收賬款-C公司 ?100
貸:銀行存款 ?1000
借:預收賬款-B公司 ?8100
預收賬款-C公司 ?900
貸:存貨-庫存商品 ?9000
4.將播映帶轉移給視頻網站E,將收入結算單給B、C公司,支付發行分成款。
借:銀行存款 ?26000
貸:營業收入 ?26000
借:營業收入 ?13000
貸:銀行存款 13000
5.項目D發行收入按計劃全額收回,根據計劃收入比例法全額結轉成本。
借:營業成本 9000
貸:存貨-庫存商品 9000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項目D計劃發行收入26000萬元,該次發行僅取得收入20800萬元,則A公司按凈額法本次確認發行收入20800*50%=10400萬元,相應按計劃收入比例法可結轉的成本為20800*(9000/26000)=7200萬元,期末存貨-庫存商品余額1800萬元。
(二)B公司在本案例中的賬務處理:
1.支付承制方A公司投資款:
借:預付賬款 ?9000 ? ?貸:銀行存款 ?9000
2.收到A公司成本費用結算單,收到退回投資款。
借:銀行存款 ?900
貸:預付賬款 900
借:存貨-在產品 ?8100
貸:預付賬款 ?8100
3.根據合同獲得對應影視劇項目的版權時:
借:存貨-庫存商品 ?8100
貸:存貨-在產品 ?8100
4.收到A公司收入結算單,收到發行分成款。
借:銀行存款 11700
貸:營業收入 ?11700
借:營業成本 ?8100
貸:存貨-庫存商品 ?8100
(三)C公司在本案例中的賬務處理:
1.支付承制方A公司投資款: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2.收到A公司成本費用結算單,收到退回投資款
借:銀行存款 ?1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00
3.收到 A 公司收入結算單,收到發行分成款。
借:銀行存款 ?13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900
投資收益 ?400
綜上所述,A公司確認收入13000萬元,成本9000萬元,毛利4000萬元;B公司確認收入11700萬元,成本8100萬元,毛利3600萬元;C公司確認投資收益400萬元。按凈額法和計劃收入比例法可真實反映各投資方在該項投資業務中的收入、成本及毛利情況,不虛增該板塊收入,從而可真實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
五、結束語
隨著國家文化產業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傳媒行業影視劇產業投資和規模激增,影視劇產值泡沫在放大,對該行業的規范和監管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會計人員應全面、深入研究如何規范影視劇聯合投資業務的會計核算,為實現產業的良性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財政部.電影企業會計核算辦法,財會[2004]19號,2004-12-9.
[2]財政部科教文司,國家廣電部局計劃財務司.電影企業會計核算辦法講解[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3]互聯網.從新片場年度財報看影視公司凈額法與全額法[J].南方財富網,2017.
[4]姚軒杰.電視劇產業亟待轉型[N].中國證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