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 王修平 呂藝琳
摘 要:2001年底美國安然事件的曝光,逐漸引起了投資者對于內部控制信息的關注。我國從銀廣廈陷阱到四川長虹欠款,從中石油被査到光大烏龍,無不顯示出我國在公司治理環境中內部控制的薄弱與欠缺。而有關信息的披露更是逐漸成為監管機構和投資者所關注的焦點。從實際著手,通過分析年報中有關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況,發現我國上市公司在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中所存在的不足,進而提出改善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
中圖分類號:F830.9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1-0104-02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1.選題背景。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投資者所面臨的風險與日俱增。因此,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投資者就需要更充分了解公司的內部控制信息,合理地規避風險,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進而實現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優化。隨著全球化貿易的不斷進行,上市公司也面臨著巨大的考驗,承擔風險的不只是投資人,還有上市公司自身。
2.選題目的。有利于健全內控體系就當前我國經濟環境而言,通過對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可以使管理人員認識到內部管理的缺陷,建立健全的體系,有效地發現和防止舞弊、欺詐行為的發生,提高公司的經營效率;有助于投資者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內部控制制度的體系建設和嚴格執行對于投資人來說非常有必要;有利于提高信息披露質量,財務報告的真實可靠性與完備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息息相關;有利于加強金融監管監管部門對企業的經營情況進行監督,其內部控制情況真實有效也是他們監管的重點。
二、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1.披露信息缺乏規范性。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屬于高度概括型,在年報中作為公司治理該部分中以公司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和權責分配控制進行結論式的概括,且各會計年度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內容相似;第二種屬于缺少外部審計型,這種類型的年報披露的主要是內部控制的制度及界定,缺少自我內部審計報告或是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又或兩者皆無;第三種屬于內部控制信息較為完全的披露,企業出具了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自我評估報告并且聘請了注冊會計師出具專業的審核報告。從以上的三種類型來看,各上市公司都有各自不同的披露格式,因此披露內容的規范性有待提高。
2.披露信息缺少客觀性。客觀公正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利于投資人和信息使用者對公司未來的發展狀況進行預測,同時理性地發現內部控制中可能或已經存在的問題,進而合理地規避風險。上市公司在進行信息披露時,都希望所展示的年報能對企業的發展起到積極有益的影響,因此會選擇性地披露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內容。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其信息披露內容的詳略程度上。當該年度管理層認為存在對公司有正面影響的內部控制信息時,上市公司會進行特別的強調。然而,當在內部控制上存在著對公司有負面影響的內容時,公司則會一筆帶過。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對內部控制信息的延期披露。許多上市公司會選擇不在當期年報中披露某些內部控制信息,而是借助于補充通告,盡管這些通告能對年報中和錯誤的內容進行補充和更正,但通常難以得到投資者和信息使用者的關注,從而使其忽略其中的某些重要信息實質性漏洞披露不足。
3.披露缺乏時效性。及時性是評價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影響信息的有效性。這便要求上市公司在規定的時間內以定期報告或臨時報告的形式及時對公司的狀況進行公開披露。由于年報的披露時限與下一年的第一季度重疊,某些公司便可以借助次年第一季度的季報,彌補上一年年報中所存在的不利因素。年報披露得不及時直接影響了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時效性,導致外部使用者接收到的信息具有延緩性,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
三、完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議
1.完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法制建設。從政府層面來看,應該逐步完善我國上市公司在內部控制方面缺少一致的評價標準。各公司之間內部控制的評價報告水平參差不齊,主要受到各個行業的不同特性、經營模式及狀況的差異的影響,降低了各公司之間橫向可比性。統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形式,才能使信息的使用者在同一層次上對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一個橫向的比對。每個行業都應有其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上的標桿,從而對整個市場進行有效的控制。對于重點風險管控行業,如銀行業等,還應該有分門別類的細則,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同行業企業之間的可比性。其次,應該細化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審計標準,并對違法信息加大處罰力度,通過細化披露的要求,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建設并提高實行質量起到督促作用。最后,加強審計執業情況檢查,切實增強開展內部控制審計業務的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
2.加強內部監督,明確責任主體。從企業層面上來看,一是提高企業治理層在內部控制體系中的監督作用。企業治理結構對保障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董事會、監事會及管理層之間的制衡需要不斷更新加強,使其各方都發揮出應有的職能,這樣才更有利于內部控制作用的體現,企業才能自覺進行披露,并且質量更有保障。二是明確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責任主體,哪些管理人員應該披露哪些具體內容都應在報告中得到批注,只有明確責任主體,才能避免當出現問題時發生法不責眾的現象,也有利于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更加真實可靠。三是對已發現的重大缺陷的整改加強落實,對缺陷的披露加強規范,并繼續細化披審核意見的內容。當公司的內部控制出現問題時,應及時在相關報告中進行自我披露與反思檢査。
3.加強外部監管,強化外部約束力。法律法規的制定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只能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想要解決當前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所存在的問題,必須還要引起社會各界足夠的重視。只有加強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的監督與管理,才能真正做到防微杜漸。尤其是對于同一行業而言,行業協會應當充分履行自己的監管職能,在發現上市公司存在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問題時,應及時對公司進行提醒與跟蹤,直到存在問題的公司解決了當前問題。必要時還可制定行業內部的規章制度,在有公司隱瞞不報的情況下可以依據規章對其進行處罰與批評。鼓勵同行業者相互監督、學習,同時進行正確的引導,避免惡意監督和競爭。
四、結語
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投資者所面臨的投資風險也在不斷增大,作為理性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和規避風險的考慮,更加深入地掌握上市公司的有關信息非常必要,這些信息中就包括內部控制信息,進而根據各公司經營業績、管理情況做出合理的決策。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可以有效保護投資者的權益,同時優化資源在金融市場中的配置,增強社會主義市場的公平、公正性。針對現有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和對策,主張通過統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方式,明確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具體內容、責任主體,加強其監管工作,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等,來進一步改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