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光林
[摘要]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農村小學生學習缺乏興趣,在數學學習方面表現為機動靈活不夠、盲目性較大、主觀能動性不高、數學學習目的不明確等。在新課程改革體系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正在發揚農村學生數學學習的優點,解決學生思想認識、自主思維、合作探究等各方面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明確認識數學學習的目的、態度和方法。
[關鍵詞]激發引導;小學生;數學興趣
引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事業成功的先導,也是激發學習熱情,產生內在動力的關鍵。受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制約,動機興趣影響著小學生的學習活動。因此,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其學習能力、取得良好學習成績的重要條件。那么,如何培養和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一、導課新穎,激發興趣
精彩的課堂開端不僅能很快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精神飽滿,有助于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心理及年齡特征,巧設導語,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誘發其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上課開始,我讓學生回憶低年級學過的兒歌《太陽、地球、月亮》,讓學生歡快地朗誦。然后用投影儀演示“地球圍繞太陽一周”“月亮圍繞地球一周”“地球自轉一周”的情形。接著,老師問:“你們想知道它們運轉一周各用了多長時間嗎?”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想!”老師接著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年、月、日的知識。”一首兒歌的朗誦和投影的演示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學生在良好的心態下開始了新知識的學習。
二、創設情景,誘發興趣
在教學中,適時地創設和諧、愉悅的求知情景,激發學生樂學、愛學數學的內驅力,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一次數學速算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有一天,豬八戒和孫悟空在花果山吃桃子。豬八戒說:“猴哥,咱倆比賽計算‘311-89‘4813-87,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孫悟空說:“你連這題都不會,虧你吃了那么多的桃子。”孫悟空迅速說出了答案222和4726。豬八戒說:“猴哥,你怎么算得那么快?”孫悟空向豬八戒解釋說:“看這兩道都是多位數減兩位數,而且被減數和減數互為補數,可用速算法:有十位前的數減1,百位后的數乘2,然后將得數連起來便是結果。即:3-1=2,11×2=22,311-89=222,48-1=47,13×2=26,4813-87=4726.”通過創設這一情境,同學們興趣特濃,很快掌握了這種方法。
三、利用事物,引起興趣
學生要學習的知識,有很多雖然與他們的實際生活聯系很緊密,但由于他們的年齡小,也很難理解。在教學時,注意聯系生活實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教學活動更形象、更直觀,化難為易,提高教學效果。如,教學“年、月、日”一節時,由于年、月都是比較大的時間單位,一年或一月的時間有多長,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我就讓學生把近幾年的日歷(一年一張的小日歷)拿到課堂中,讓他們看清楚是哪一年的,然后親自數一數一年有多少個月,每一個月的天數是不是一樣多。通過看日歷,學生對年、月、日的相關知識就掌握得比較清楚了。
四、動手操作,促進興趣
動手操作是一種主動學習的活動,它形象具體,易于促進興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識。它需要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并需要學生獨立、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總之,就是使學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動中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時,先i青學生分別準備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讓學生動手拼一拼,拼成一個學過的圖形。學生很感興趣,積極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正方形,還有的拼成了平行四邊形等。然后讓他們觀察拼成的圖形與原三角形的底和高以及面積有什么關系,從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動手操作參與教學比看老師拼、擺,聽老師講解獲得的知識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激發學生的數學潛能。
五、設疑激思,引發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學關鍵處巧設疑問,使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時,才是啟發的最佳時機。這時教師要加以點撥、指引,才能一觸即發,驅動思維活動,使他們自覺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如教學“年、月、日”一節,探討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時,老師先讓學生從年歷上連續說出幾個不同的年份,老師立刻說出是平年還是閏年。此時一種渴求知識的欲望流露在每個學生的臉上。這時,老師可以把判斷是平年還是閏年的方法講給學生聽,學生就會聽得聚精會神,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新知識。
六、巧設練習,增添興趣
課堂練習的設計,除注意從實際出發,結合練習的層次、方法等做科學安排外,還要利用小學生的好奇愛動、爭強樂勝的心理,適時、適當地安排一些游戲性的練習題,這是增強練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如在練習中適時、適當地開展各種游戲性的練習,都能夠引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得到自我評價、自我表現的機會,從而達到增添興趣、擴展思維、發展智能的目的。
總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數學學科感興趣,才能學好數學。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