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潔 莫興益 趙旭 張寧玉 王潔
摘 要:目前我國的融合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各地開始逐漸重視融合教育。在調研兩個“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南京市和遵義市的基礎上,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搜集數據,將兩地幼兒園家長對學前融合教育的態度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南京市家長對融合教育的支持程度顯著高于遵義市家長;兩地家長對教師的專業程度和勝任能力要求都非常高。通過調研為學前融合教育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了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家長;融合教育;融合教育觀念
中圖分類號:F127?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5-0034-02
引言
融合教育是繼“回歸主流”教育理念后的全新特殊教育理論,在融合教育的理論和實踐上,美國學者K·E艾倫(2005)在《特殊兒童的早期融合教育》中將特殊兒童的早期融合教育的理念、理論和實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王燕華(2011年)在《幼兒園如何接納特殊需要兒童》《融合教育工作經驗》篇,對部分管理者融合教育工作的開展進行了縱向概述;張文京(2013年)在《融合教育與教學》中強調了融合教育的操作和運用。在本研究中,學前融合教育指讓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進入普通幼兒園,與普通兒童共同接受保育和教育,并且保障特殊兒童能接受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教育形式。
對于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學前融合教育能幫助他們提前適應和接受符合他們需要的普通教育模式,以便更好地融入社會。對于普通兒童,學前融合教育能幫助他們認識到社會的多樣性以及個體的差異性。對于社會大環境來講,學前融合教育能夠推進社會人文進步,有助于體現人與人之間的大和諧。國內雖然對學前融合教育有所重視,但其發展仍不平衡、不充分。所以,我們選取兩個“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南京市和遵義市作為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的代表進行調研。
一、數據與變量
本研究的調研對象主要為南京市及遵義市普通幼兒園的普通兒童的家長,因為家長在兒童教育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且融合教育的開展需要普通家長與教師相互配合。本研究借鑒鄭易安(2017)的方法,采用五點李克特量表打分進行測量。在南京市發放家長問卷200份,收回168份,其中有效問卷157份;在遵義市發放家長問卷150份,收回120份,其中有效問卷98份。我們將問卷(共16小題)分為三個維度,第一維度為家長對實行融合的態度(第1—6題,共6題),第二維度為家長認為融合教育對孩子帶來的影響(第7—15題,共9題),第三維度為家長對于融合教育實行時對教師能力要求的看法(第16題,共1題)。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家長樣本基本信息
本調研通過對非融合幼兒園家長進行實地問卷調查,對所得問卷結果進行描述性統計,得到了家長樣本基本信息和家長融合教育觀念各維度得分情況表(見表1)。
由調查結果可知,調查的南京市家長樣本主要為女性,占到將近七成。有將近八成的樣本年齡在30—39歲之間。另外,調查樣本的家庭最高文化程度主要為大專及本科,占比約一半,僅一成是碩士及博士研究生。調查的遵義市家長樣本主要也為女性,占到將近九成,有約一半的樣本年齡在29歲以下,近三成在50歲以上,不到兩成的家庭最高文化程度為大專及本科。可見,南京市家長的文化程度明顯高于遵義市,且中年女性更多。
(二)家長融合教育觀念各維度得分情況
在三個維度各題項平均分比較中,遵義市家長對于融合教育實行時對教師能力要求的看法平均分最高,達到3.96,南京市也高達3.93,表明兩地家長對教師的專業程度和勝任能力都要求非常高;在關于融合教育對孩子帶來的影響方面,遵義市家長的得分最低,為3.01,說明家長對于融合教育能否給孩子帶來好處持猶疑態度。總分標準差中,兩地家長認為融合教育對孩子帶來影響的標準差最大,說明這一維度與其他維度相比數據離散程度較大,即家長在融合教育對孩子帶來的影響上分歧最大;而家長對教師能力的要求這一維度數據離散程度較小,說明家長在對于教師能力要求這一點上看法比較一致。
(三)兩地家長總得分均值的獨立性檢驗
本研究對遵義市家長與南京市家長三個維度得分的均值進行了獨立性t檢驗。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情況下,得到表2。由表2可得,在實行融合的態度和融合教育對孩子帶來的影響方面都存在p<0.05,說明樣本的均值都有顯著差異,可以認為在這兩個維度上遵義市家長的得分均值顯著低于南京市家長;在融合教育實行時對教師能力要求的看法上,p>0.05,說明兩樣本不存在顯著差異,即遵義市家長的得分均值與南京市家長的差距不大。分析表明,對實行融合教育的態度方面,南京市家長的支持程度明顯高于遵義市家長;在融合教育對孩子帶來的影響方面,南京市家長更加肯定融合教育給孩子帶來的積極影響;在對教師能力的要求方面,兩地家長看法基本一致,且對教師的能力要求都比較高。據問卷調查所得家長基本信息可知,南京市家長受教育程度較高,因此我們猜測其對融合教育的了解和關注更多,所以更加支持融合教育,也更肯定其積極作用。
三、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南京家長對融合教育的支持程度顯著高于遵義市家長;(2)兩地家長對教師的專業程度和勝任能力要求都非常高;(3)南京市家長的文化程度明顯高于遵義市,且中年女性更多。本研究提出了兩方面的建議:第一,對教育部門的建議。(1)增加經費預算,加大對學前融合教育的投入。(2)宣傳部門要積極宣傳融合教育。(3)大力推進幼教培訓。第二,對幼兒園的建議。(1)融合幼兒園對教師組織培訓,以提高本園教師開展學前融合教育專業水平。(2)適當的調整學生和老師的比例,使得每一位兒童盡可能的得到充足的教育。非融合幼兒園應該積極向家長宣傳融合教育思想,爭取更多關注和認同。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是樣本代表性不夠、結論推廣性不強,若條件允許,應更加廣泛收集樣本。
參考文獻:
[1]? 周滿生.關于“融合教育”的幾點思考[J].教育研究,2014,(2):151-153.
[2]? 彭霞光.中國特殊教育發展現狀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3,(11):7-13.
[3]? 彭興蓬,雷江華.論融合教育的困境——基于四維視角的分析[J].教育學報,2013,(6):59-66.
[4]? 文桃.關于學前融合教育的幾點思考——以蘭州市S幼兒園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7,(6):54-58.
[5]? 張文京.融合教育與教學[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