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俊影
摘 要:決策能力直接影響事業的成敗,關系到“四個全面”戰略布置的落實和“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提升基層行政領導者決策能力核心是提升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和法制性,為此必須認真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推進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法制化建設。
關鍵詞:基層;行政領導者;決策能力
中圖分類號:D630.1?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5-0065-02
一、基層行政領導者決策能力的內涵和意義
(一)決策能力的內涵
決策能力屬于能力的一種,是指人們面對問題時,依據決策原理、遵循決策程序和運用決策方法進行方案選擇并實施,直至實現預期目標的能力。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條件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它是科學決策的內在基礎,是現代領導者應具備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能力。
(二)基層行政領導者決策能力的界定
基層領導者包括鄉鎮及基層企事業單位的領導者,主要職能是對上執行和反饋,對下引導和服務。所以,基層行政領導者所做的決策要具有一定的可執行性和具體性。基層行政領導者的決策能力可以界定為:擔任基層行政領導職務,履行基層行政領導職能,實現基層行政領導權力并負有相應責任的個人或集體為實現一定的目標,依據決策原理、遵循決策程序和運用決策方法制定、選擇、實施方案的能力。
(三)提升基層行政領導者決策能力的意義
現如今,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信息化的普及,導致影響行政領導者決策的環境和因素越來越復雜。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貧富的差距以及社會各種矛盾的凸顯,都給領導者的決策帶來障礙和挑戰。作為基層人員的領導者,他們掌握一方權力,他們所決策和領導的活動對基層建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與國家方針政策的落實有著必要的聯系。所以,提升基層行政領導者的決策能力,從而提升領導者決策的準確性和切實性,對我國基層建設和社會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提升基層行政領導者決策能力有利于推進基層行政活動的順利進行。對于領導者來說,制定決策是實施決策的基礎,決策能力的有效發揮決定著決策活動能否順利、快速的進行,通過對行者領導者決策能力的提升,可以準確的保證決策目標的實現,推動行政事業的發展。
第二,提升基層行政領導者決策能力有利于保證行政組織的穩定和發展。領導者的決策影響著決策相關者的行為,良好的決策能力能夠使領導者做出準確、公平的決策,能夠滿足多方面的要求,穩定行政組織并促進組織的穩定發展。
第三,現代社會發展節奏快、社會活動復雜,需要決策的范圍越來越廣泛,新的問題層出不窮,提升基層行政領導者決策能力,有助于行政領導者在復雜的社會活動中迅速、準確地抓住機遇,提出相應決策,為社會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影響基層行政領導者決策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一)獨斷專行的決策作風
基層領導者作為一方的領頭羊,在做決策時容易被個人主觀意識所左右,容易造成“草率”決策的局面,一些領導者在主持會議或做決策時不夠沉穩,沒能聽從他人的意見,全憑自己的主觀意志做決定,有時會因為領導者的一念之差而做出無法挽回的錯誤決定。
除此之外,有的領導者缺乏自己的修養和對他人的尊重,行政領導者在崗工作多年,逐漸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工作模式和領導風格,并積累了許多工作經驗,領導觀念傳統,領導意識強,不注重民主程序。而且,基層工作繁多冗雜,基層領導者存在知識缺陷,自身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有差距,因此,在做決策時,往往會淡化組織民主的原則,忽視他人的建議,總是認為自己經驗豐富、有領導才能。這樣的領導者,不管他的決策正確與否,都是組織原則不允許的,長久下來,不僅會影響領導者的決策水平,還會影響組織內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組織內部的團結,對基層組織的建設帶來不利的影響。
(二)經驗主義的“拍腦袋”決策習慣
理論聯系實際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之一,尤其是對于基層的行政領導者來說,更是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才能做到科學的決策。但是,有些領導者在觀察和思考問題時往往會“先入為主”,依照自己的“經驗”,一拍腦袋便做出決策,并沒有根據實際問題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沒有深入群眾,而且領導者的認知范圍具有有限性,在處理事務上的某些方面也會存在局限性,這樣做出的決策,就只會是紙上談兵,缺乏切實性和可行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科技水平也成為了社會發展的標志。在這個科學技術廣泛應用的環境下,有的基層領導者還沒有樹立正確科學的決策指導思想,在決策的思考和形成的過程中,常常會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同時,基層的領導者可能還缺少科學的決策知識,所以,在做決策時,缺少了科學的決策方法和手段,從而使所做的決策在組織活動中并沒有產生預期的結果。
(三)權大于法的人治思維模式
縱觀基層行政領導者的決策,其中常常會有決策目標偏離、組織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的情況出現,這就與領導者自身的思想觀念和決策過程中的思維模式有關。一些基層領導者往往缺乏法治思維,被權大于法的人治思想主導,在解決問題時缺少法律意識,因此在決策過程中也缺乏規范性和完善性。
與此同時,一些基層的領導者對自身的權力沒有明確的認知,往往會擴大自己的權力,沒有做到恪守職責,缺乏自律的道德理念,經常被一些人情、功利所影響,可能只在乎眼前的利益,而沒有做長遠的計劃,在一些問題上沒有遵循法治規則,從而做出的決策也只會解決一時的矛盾,并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三、提升基層行政領導者決策能力的路徑
(一)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
尊重人民群眾意見。提升基層行政領導者民主決策能力首先是要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遵循民主原則,拓寬民主渠道,使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落到實事中去,多聽取人民群眾的聲音,從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結合實際做出決策,這樣有群眾支持的決策才是民主的決策。
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要想做出正確切實的決策,除了聽從人民群眾的聲音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結合專家的建議。基層領導者的工作繁多,不一定在各個方面都能做出透徹的分析和研究,這時就需要專家的專業性的建議,再結合問題的實際情況,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提高決策過程的透明度。基層領導者在做決策的過程中,要增加決策的透明度,促進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這樣不僅能提升決策的民主性,還能夠在群眾的監督下,促進黨和群眾的緊密聯系,提高決策的正確率。
(二)提升行政領導者的科學決策力
培養基層行政領導者的科學決策思想。基層領導者做決策不是一拍腦門做出的決策,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和各方的建議,那么就需要領導者有著正確的科學的決策思想,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與時俱進,做長遠的打算,這樣才能做出全面、準確的決策。
加強基層領導者對科學技術和科學知識的學習和運用。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作為基層行政領導者,更要注重科學技術和科學知識的學習。這就需要政府多給基層領導者學習的機會,讓他們能夠與時俱進地學到科學知識和技術,并將所學應用到工作中去,這樣借助科學的決策手段才能夠保證決策的準確性和切實性。
嚴格遵循科學決策程序。基層領導者在掌握了科學的技術和方法的基礎上,還要遵循科學的決策程序。基層領導者也是決策者,決策產生的過程中需要經歷的每一項程序都要有一定的規則,都要嚴格遵循科學的決策程序,避免職權濫用情況的發生,從而保證決策的科學化。
(三)加強領導者法制化觀念的建設
培養基層行政領導者依法行政觀念。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因此,就要培養領導者的依法行政觀念,在工作中明確自己的工作宗旨,能夠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力,才能夠促進組織的規范性,也才能夠促進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任。
加強基層領導者依法治國知識框架學習。基層領導者在實際工作中,要學會合理的運用法律的知識和手段去解決問題,這就需要他們掌握依法行政、依法治國的知識,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的法律素養,這樣就能夠做出合法、合情、合理的決策來。
運用法律對決策者進行責任追究。把法律運用到領導者的具體工作中,用法律規范基層領導者的決策過程。基層領導者在依法行政的同時,更要學會自律,自覺遵守法律的制約,規范自己的權力,清楚知道自己的權力范圍,自我監督和約束,以身作則,從而增強自身法律意識的培養。
(四)提升行政領導者的自身素質
加強基層行政領導者決策知識的學習。基層行政領導者的工作繁多而且新問題、新情況不斷出現,領導者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掌握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術理念,豐富自己的學識,在面對突發狀況或新問題時才能做到迎刃而解。而且,在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中,還要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并且通過實踐不斷的完善,學會運用科學的手段去解決問題,這樣才會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節省時間和精力,做出的決策才更有科學性和可行性。
提升基層行政領導者的創新力。現在的社會一切都在進步、在發展,基層領導者若還只是依靠上一代領導者的工作方式或自己的工作經驗去解決矛盾做出決策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領導者投身到實踐中去,將理論和實際情況相結合,依據自己的知識和決策方法,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不斷的總結和選擇,從而做出最佳的決策。
培養基層領導者責任心和使命感。領導者是為人民服務的,基層領導者在工作中要有責任感,在做決策時首先要考慮到人民群眾的利益,不能被個人的名利所影響,要有長遠的眼光,對自己的權力有清楚認知和規范,公平正義的思考問題,這樣不僅會做出正確的決策還會促進與群眾的緊密關系,促進基層建設的發展。
(五)正反典型案例教育
提升基層行政領導者的決策能力,還要從精神層面上對領導者的能力進行提升。應著力開展正反典型案例教育。要用正面典型案例激勵教育基層領導者,充分運用正面典型人物和案例、用榜樣的力量引領基層行政領導者自我完善、自我修復;同時,不斷挖掘先進典型,對優秀個人進行表彰,從而激勵基層領導者學習他人的長處,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和經驗,這樣,在決策時才能打破局限,做出更長遠更全面更具實效性的決策。除正面激勵引領基層領導者,還要注重利用反面典型案例進行警示教育,以反面案例為戒,增強震懾力;要加強正風肅紀的監督檢查,以案為例警示大家要時刻警醒思危端正工作態度,按照法定的規章制度和程序做決策。
參考文獻:
[1]? 劉忠昌.領導干部怎樣決策[J].領導之友,2016,(24):1.
[2]? 王聰.淺析我國行政領導決策科學化[J].人力資源管理,2016,(8):21-23.
[3]? 繆蔕生.全面提升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J].中國司法,2013,(1):61.
[4]? 孫立樵,周淼.領導干部要切實提高依法決策能力[J].領導之友,2014,(12):32-33.
[5]? 楊守濤.黨政領導者決策力提升法則[J].領導科學,2015,(11):55-57.
[6]? 李曉強.淺析領導干部依法決策能力的相關問題[J].行政與法,2013,(12):28-30.
[7]? 李姍姍.淺析領導干部科學決策能力的提高[J].法制與社會,2012,(17):148-149.
[8]? 劉大勇.如何提高基層黨政干部的決策力[J].人民論壇,2017,(3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