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呈楠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鄉村旅游蓬勃發展。針對四川省縣域鄉村特色,對四川省縣域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現狀進行了分析,在對旅游電商具體問題分析的基礎上,構建符合四川省縣域實際狀況的旅游電商模式,希望對四川省縣域旅游電商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旅游;電子商務
中圖分類號:F323;F59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5-0093-02
旅游電子商務是當前“互聯網+”蓬勃發展背景下所產生的,事關旅游經濟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它是指以旅游市場為主體、電子商務為基礎、互聯網為載體,通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旅游市場運營,營銷旅游產品。具體包括旅游產品線上打造、旅游信息的發布、旅游促銷的宣傳、線上渠道的建設等。
2015年國家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各行各業都有所涉獵。一方面“農村電商”一詞迅速凸顯,農村電子商務逐漸成為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推動力;另一方面我國旅游業搭乘“互聯網+”的快車,成為我國電子商務中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游客5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2.8%;國內旅游收入45 661億元,增長15.9%。入境游客13 948萬人次,增長0.8%。
一、四川省縣域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由于四川地區地形多樣,其縣域鄉村旅游資源豐富,既有自然景觀,如山地、草原、湖泊、森林等,又有人文特色,如獨特的民間藝術、文物古跡、紅色旅游等。由于四川盆地地形,這些旅游資源很多散落于鄉村之中,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潛力之一。
在電子商務急速發展的今天,四川省內推進鄉村旅游電商的發展大多把重點一是放在旅游網站的建設或是農副產品的外銷領域,包括旅游規劃局網站、景區網站、旅行社網站都有所發展,農副產品種植業規模也不斷擴大。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后,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開發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后,一系列以“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特色小鎮”為標志打造的鄉村旅游資源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但由于局限于當地本土的消費群開發,沒有達到“廣泛宣傳”、“物盡其用”的目的,對整個四川省縣域經濟協同發展的促進作用沒有充分體現。該地區旅游市場雖然有自己的旅游信息網,也與攜程等旅游電子商務網站有合作,但旅游市場與電子商務市場在一些地區出現了對互聯網+時代的不適應,嚴重阻礙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
二、四川省縣域鄉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統一的旅游電子商務平臺
四川省縣域的旅游電子商務起步本來就比較晚,發展速度也不太理想,因而沒有自己的旅游電子商務平臺,許多知名景點的電子商務平臺只能依托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而鄉村旅游連第三方的電子商務平臺也甚少利用。四川省縣域鄉村旅游資源豐富,雖然近年來一些鄉村旅游經營戶開始尋找在線旅游平臺、電商平臺合作,但效果不佳,大多數人認為在線旅游平臺投入費用高而效果不佳,投資回報率低,電商平臺更傾向于售賣農戶產品、特產,對旅游推廣盡心不夠。因此,對于未來的鄉村旅游電商的發展,如果能夠統一的鄉村旅游平臺整合資源,建立專業化的人才隊伍進行管理和維護,把四川省縣域的所有鄉村旅游資源整合到一起,再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宣傳推廣,效果將會好很多。
(二)經營者網絡營銷觀念落后,缺少超前意識
通過實地走訪發現,雖然目前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迅猛,但由于地理環境原因,眾多鄉民依然固步自封,未能認識到電子商務對旅游經濟的促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觸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觀念上沒有做到與時俱進。采用的保守觀念經營自己的產業。個別地方重點打造的旅游地的經營鎮甚至連電商旅游平臺、網上支付方式都不了解,拒絕采用網上促銷、預定,尤其是網上結算,被大部分經營者認為不安全隱患較大而拒絕采用。
(三)利用網絡營銷宣傳的方式過于單一
通過對四川省縣域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的宣傳方式的調查,可以發現,四川省縣域的鄉村旅游宣傳方式仍然是以傳統方式為主,如,民眾口口相傳、公交車廣告、舉辦文化節等。當然,部分地區也利用了互聯網進行宣傳,但在這一方面做得是不夠好的,因而效果也不夠理想。個別鄉村旅游經營者開始尋求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和微博客戶端進行宣傳,但引流效果依然不佳。以微博為例,關于四川省縣域鄉村旅游相關微博的粉絲數量都極少,其中以“四川旅游”之名注冊的號粉絲數為103萬,但評論轉發寥寥無幾。關于“鄉村旅游”、“在線旅游”的更是沒有。微信公眾號方面,目前經營較好的四川省鄉村旅游協會的公眾號文章閱讀量也較低,傳播效果和宣傳效果不太理想,在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宣傳方面就幾乎是空白的了,網絡宣傳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的方式比較單一。
(四)鄉村旅游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匱乏,經營管理不規范
四川省縣域鄉村旅游資源大多集中在偏遠鄉鎮,生活條件差、工資待遇低等原因致使很難吸引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前來就業,高素質旅游人才缺乏成為制約四川省縣域鄉村旅游電子商務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此外,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多數是當地農民,雖然農民吃苦耐勞,但因其文化素質偏低、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也影響其電子商務發展水平。
三、四川省縣域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發展探索
(一)政府支持,主導發展
鄉村的網絡技術不夠發達,地方村民的電子商務意識也不夠強,對推進鄉村旅游電商發展造成阻礙,因此,想要振興鄉村,發展四川縣域鄉村旅游,拓展旅游電子商務,就必須發揮從縣到村鎮各級地方政府的主導作用。
1.完善景點打造與基礎設施建設,為開展鄉村旅游電子商務打好基礎,四川縣域除少數幾個品牌景點外,多數鄉村旅游景點位于較為偏遠的鄉村地區,衛生設施缺乏,網絡信息建設和管理不善等問題,造成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發展落后。完善鄉村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迫在眉睫。
2.加大人才招募,構建專業性人才隊伍;各大縣域鄉村旅游景區都沒有處在發達城市,個別地方經濟甚至非常落后,無法吸引到優秀人才前往就業和發展。想要吸引優秀人才則必須由政府出面,打造鄉村旅游電商專業發展團隊,服務于各縣域并推動縣域鄉村旅游的發展。
3.開展電子商務、旅游電商培訓,促進觀念改變。針對鄉村地區,上到城市下達鄉鎮,開展電子商務思想宣傳與技能培訓,尤其是鄉村旅游電商宣傳,從觀念上引導大家理解并接受,從技能上帶領大家脫貧。
(二)網絡宣傳,革故創新
一直以來,四川省縣域鄉村旅游發展沒有很好利用互聯網,尤其是時下的新媒體手段沒有加以很好的利用。因此,改變現有推廣狀態,讓宣傳營銷現代化迫在眉睫。
1.整合資源,統一平臺
建立一個四川省縣域的鄉村旅游網站,把四川省縣域各縣域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資源整合在一起,搭建屬于四川的鄉村旅游數平臺或移動端,促進旅游信息化,將現代化的旅游方式,包括線上發布產品推廣信息、線上預定、智能導游、導購、網上支付、甚至是售前售后服務、客戶關系管理等都轉變為電子旅游交易,將這些智能化經營管理融合到鄉村旅游的經營管理中,讓城市中的人體會到鄉村旅游新風貌。
2.合理運用新媒體營銷手段
新媒體營銷是目前電商行業推廣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之一。諸如微信、微博、今日頭條、抖音等新媒體平臺,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網絡營銷手段,因此,在宣傳推廣上可以結合人們日常使用率較高的資訊平臺,如今日頭條、微信、微博、APP等自媒體平臺,達到“引流”效果。
(三)轉變觀念,與時俱進
振興鄉村、發展鄉村旅游不能只依靠政府的力量。作為鄉村旅游的經營業戶,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應該從觀念上告別固有的發展模式,除了基礎設施上的對接城市,在思想觀念上也應與時俱進,除了接受現有新平臺、新技術外,還應不斷結合地方特點,深挖產品特色,如一些川西特色、民族特色等,抓住痛點營銷產品。另一方面,也要深入分析市場面向,真正了解客戶,注重新老顧客的互動,探索社群營銷新模式。
參考文獻:
[1]? 谷敏,羅先蘭,胡渝琳,尹菲.四川縣域鄉村電子商務中農民參與問題的調研報告——以四川縣域南充市為例[J].中國商論,2017,(30).
[2]? 邢偉元.淺談鄉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意義與對策[J].甘肅農業,2016,(21).
[3]? 余海燕.重慶鄉村電子商務發展初探[J].經營管理者,2016,(33).
[4]? 楊林.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6).
[5]? 司首婧.“互聯網+”背景下國內旅游企業信息服務共享的現狀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3).
[6]? 張海燕,龍麗羽.基于互聯網的民族地區文化旅游商業模式創新研究[J].貴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