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萍
摘要:隨著新金融工具準則的修訂,有效規范了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能夠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同時,新準則的修訂也給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新的要求,包括財務管理模式的轉變、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財務信息的公開透明等,對此,文章重點從政策研讀、制度建設、財務監管等方面對完善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新金融工具準則;金融企業;財務管理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需要進一步規范,對此,2017年財政部對《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重新進行了修訂,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新金融工具準則的修訂,較之舊準則有了根本性的變化,這些變化必然會帶動金融企業改變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以適應新準則的相關要求。
一、新金融工具準則對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轉變了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
首先,在金融資產的分類上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包括分類標準從依據管理層持有金融工具的意圖轉變為按業務模式和合同現金流屬性進行金融分類;金融資產由四類整合為三類,而且“新三類”與“舊四類”之間并沒有對應關系;新舊準則給了不同的“筐”,新準則對可納入“筐”內的金融資產有了更加嚴格的限定等。在這些新的金融資產分類標準下,金融企業的金融資產歸類方式無疑是發生了關鍵性的變化,金融資產的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稅務表等財務報表必須要進行調整,甚至是重新制定,這些變化也要求金融企業在財務管理模式上要重新進行構建。其次,在金融資產計量、減值、計提減值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調整,比如對于計提減值準備由實際損失法變更為預期損失法,這對于金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影響廣泛的重大變更,在這樣的準則之下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的相關測算依據也必須要發生變化。當然,除了以上提到的變更,新金融工具準則還有其他方面的變更,這都會對金融企業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產生沖擊。
(二)對金融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新金融工具準則的出臺,進一步規范了金融市場,為金融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重要保障,但同時也對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對財務管理制度要求更高,從上文對新準則的變更中可以發現,新準則對于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都有了更加明確、詳細的規定,在金融資產的分類、確認與計量等方面的操作更加復雜、專業,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以及稅務變需要進一步完善,同時對于金融企業的財務信息收集與反饋、財務分析與呈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性要求更高,在新金融工具準則下,金融企業的資產管理難度增加、利潤表變得更加不好分析、納稅管理與納稅籌劃的復雜程度也在增加,各個表格之間的關聯性在弱化,財務分析、報表分析趨于困難,對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性、綜合性要求更高。
(三)推動了金融企業的財務信息公開透明化
相比舊準則,新金融工具準則有效改善了當前金融市場信息不透明、金融企業資產管理混亂的局面,這對于金融企業加強財務信息公開透明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首先,在金融資產分類上要求更加清晰,舊準則的“筐”要遠遠大于新準則,即舊準則把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都涵蓋進去,這為有特殊目的的金融資產歸類提供了機會,完成金融企業的資產分類不清晰,但在新準則下,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被強制分類,其他的才歸類到“筐”中,這就促使金融企業在金融資產配置、歸類上更加清晰、透明的。其次,隨著新準則的出臺,是我國金融市場管理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的重要體現,在金融市場全球化的背景下,必然也會推動我國金融企業在財務信息公開透明化部分要進一步加強,推動會計反映與金融企業的風險防控、市場資本的監督管理相結合,這對于金融企業的未來發展是良好的但也是另外一種壓力。
二、基于新金融工具準則的金融企業財務管理完善
(一)加強政策研讀,轉變財務管理模式
為了進一步切合新金融工具準則的相關要求,金融企業首先要加強對準則的全面、科學、準確解讀,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理念,進而轉變金融企業當下的財務管理業態。首先,要針對金融資產分類標準的變化對財務管理的相關理念、方法和報表進行重構,真正打破原本基于管理層持有金融工具的意圖進行財務管理的狀況,把財務管理的業態與業務模式和現金流屬性相對應起來,規避操縱報表的相關嫌疑,這對于金融企業來說是首要的,也是至關重要的。在這個方面,金融企業要充分認識到規范分類對于提高同一金融產品在不同企業的可比性具有重要的意義,積極配合新準則的有效落實,這也是金融企業跟上國際化、全球化節奏的重要一步。其次,要因應金融工具減值方法及時調整財務管理方法,即金融企業的財務管理要能夠回應“預期損失法”的金融資產計提準備,最大程度上減少信用損失事件給金融企業帶來的破壞和不良的影響。財務管理模式的轉變,是金融企業積極應對新金融工具準則修訂的重要體現,也是金融企業財務管理不斷完善的過程。
(二)完善制度建設,增強財務管理水平
基于新金融工具準則,金融企業需要進一步增強財務管理水平,包括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和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一是在財務報表的制定上,應該根據新準則關于金融資產的分類、確認與計量等相關規定進行制定,確保財務報表與新準則相對應,這也是金融企業財務信息完整、準確呈現的重要基礎。二是在財務管理的操作流程上,要制定一套具體、可操作的財務管理流程,從金融資產的確認到計量,要嚴格按照新準則的要求進行梳理,并且形成制度化。三是在財務人員的配備上,要配備一支健全的具備金融資產管理知識的專業人才,特別是要重點增強金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在金融資產管理方面各種報表的分析能力。總之,基于新金融工具準則的金融企業財務管理將會更加依賴于健全的制度與專業的人才,這是金融企業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重中之重。
(三)加強財務監管,實現財務信息公開
新金融工具準則的推出,既是為了進一步規范金融秩序,也是為了構建一個更加公開、透明的金融市場環境,金融企業應該從多個方面加強財務監管,切實推動財務信息的公開。首先,做好金融資產分類,金融企業應該在新準則的指導下對企業的金融資產進行全面的盤點,嚴格按照“新三類”的相關標準對金融資產進行歸類,通過金融資產的清晰分類為后期的財務信息公開呈現奠定基礎。其次,加強金融企業財務審計,新金融工具準則是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一部分,另外還包括會計審計等內容,金融企業的財務信息公開還要接受企業內部、外部審計監督,確保金融企業財務信息的客觀性。最后,加強財務信息披露,針對當前金融行業專業性強、金融信息不夠公開透明的現狀,金融企業要通過金融行業平臺、企業網站、年度財務報表等渠道主動對企業財務信息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大眾的監督。
三、結論
新金融工具準則的出臺,是在我國資本市場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為了更好推動國家經濟轉型,結合當前我國經濟的新特點而進行的財稅體制改革的內容之一。在某種程度上,新準則也在倒逼著金融企業進行轉型升級,金融企業要緊緊圍繞新準則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切實發揮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的重要功能,與國家金融工作的總體方針政策保持一致。
參考文獻:
[1]陳玉海,成麗莉,周景影,曹國俊,黃梓晴,馮燕筠.《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會計準則主要變化及其影響分析[J].金融會計,2017 (12).
[2]張作玲.基于CAS22 (2017)的金融資產分類與計量研究[J].會計師,2018 (03).
[3]乾惠敏,林瑤.新金融工具準則對上市公司財務信息影響分析——以四大保險公司為例[J].會計之友,2018 (05).
[4]王金蓮.金融工具國際會計準則在我國企業中的執行問題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