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斌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已成為現實中運用最為廣泛的工具之一。面對市場對更多的計算機人才的需求,中職院校的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本文指出當前計算機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計算機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
【關鍵詞】 中職院校? 計算機教學? 改革
作為孕育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基地,中職院校所承擔的使命非常重要。由于中職學生以非計算機專業居多,學校培養的目的并非是令其成為計算機的專業人才,而是要令其能夠將計算機知識融會貫通于實踐中,成為熟知專業知識與計算機運用的人才。從當前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現狀來看,與實現計算機的應用型教育還存在較大差距,對于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育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所以,面對計算機技術的日新月異,中職院校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推動計算機教學的改革工作,以提升計算機應用水平為根本目標。
一、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以計算機基礎為例,操作系統從21世紀初的Windows95,更新至2008年的WindowsXP、再至今日所應用的Windows10,辦公軟件也從office2000演變為今日的office2010。計算機技術的更新,引發了計算機教學的改革,但對于中職院校來說,實際教學改革成效卻并不顯著,老師對于教學改革工作的推進顯得力不從心。具體原因如下:
1. 學生缺乏對于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興趣
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智能手機成為大眾化的便攜式設備,能夠處理很多任務,成為計算機的最佳代替品。因此,學生不再將計算機知識的學習作為重點。不僅如此,課程選擇方面,學生也不再將計算機作為優先選擇。此外,由于中職學生的素質不高,經常對計算機設備造成人為的惡意毀壞,嚴重阻礙了計算機實踐操作的進行。
2. 缺乏實踐與理論的結合
老師在課堂上的授課往往是對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照本宣科,形式單一,不僅使得學生無法對知識形成直觀的認知,更導致師生之間缺少互動教學,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以考試成績作為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唯一衡量標準,無助于學生對于計算機實操能力的培養。
3. 教材的程式化
盡管市場中存在各種樣式的計算機教材,但是適用于中職學生的寥寥無幾。教材內容顯得枯燥乏味,并未充分彰顯分層次教學的理念,致使學生萌生了厭學心理,嚴重降低了計算機教學質量。
二、計算機教學的改革建議
針對當前計算機教學所存在的問題,本文針對性地提出如下建議。
1. 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培養任何愛好的最佳老師,也是提升學生學習熱情的核心驅動因素。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比如,老師可以通過捕捉學生的心理特征、思維特性,選擇多媒體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激發學生對于計算機教學的興趣。
2.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眾所周知,計算機教學的目的不僅是令學生掌握計算機的理論基礎,更注重如何將理論基礎運用于實踐之中,使之成為全面性的計算機人才。因此,中職老師在講授計算機課程時,不僅要根據教材傳授理論知識,而且需要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樣能夠使得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形成直觀、深入的感知,實現理論指導實踐的目的。其次,通過引入案例的方式,令學生融入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 因材施教,選取合適的教材
教學內容源于教材,教材乃是開展教學的基礎。為了提升計算機教學質量,中職院校老師應當針對不同中職學生的情形,選取最具適用性的教材。比如,本校老師可以親自編制教材,通過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因材施教。這種設定方式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實現一邊掌握計算機理論,一邊學會處理專業性數據,有助于以后升學所需要的畢業論文設計,可謂一舉多得。
4. 實施分層教學法
中職學生在計算機的應用能力方面存在差異性,不同學生的品質及悟性各不相同,由此產生的計算機理論知識的認知水平與程度也因人而異。對于一些學生而言,雖然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認知能力不足,但是對其實踐操作顯得得心應手。對于另外一些學生來說,能夠對計算機理論知識形成更好的理解。所以,基于不同學生群體的差異性,老師可以將具有相同思維形式的學生進行分組,實行不同組別之間的小班教學,根據各組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以順應不同群體的優勢與劣勢,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5.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
學校加強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推動學校對接企業、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課堂對接車間、師資對接師傅,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實現突破。一是以訂單式培養教學模式的實施為抓手,調整單班課程設置和課程開發,引入企業技術專家加入教學團隊,推進雙主體育人。二是分層次開展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活動,做好頂崗實習學生的跟蹤管理工作。
結論
本文以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當前計算機教學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大部分學生并不具有對于計算機課程的興趣、致使學習動力缺乏;單純的照本宣科、講解理論,不僅抽象難懂,更無法使得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教材的適用性不強,沒有很好地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構建個性化教學方案。針對這些問題,本文認為應該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注重講解理論知識,還應當通過實踐操作來深化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針對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提供不同特色的教材;通過分層教學將學生按照不同的思維模式劃分組別,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深化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
參考文獻
[1] 王賀明,段銀田,李學相,張蘭,田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若干問題探討[J].化工高等教育,2010(4).
[2] 楊浩.淺談中職衛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方法的改革[J].中國西部科技,2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