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傳生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進一步開展,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斷增加,小學六年級是高年級階段,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已經較為熟練,正是培養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階段。因此,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采取有效的措施,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開展閱讀教學,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本文就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闡述。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六年級? 閱讀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引言:
眾所周知,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近年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這給教師開展閱讀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教師要不斷的學習和創新教學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效率。
一、當前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素質教育改革在小學教學實踐中的深入,暴露了許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驗,將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為以下幾點:
首先,受到傳統的教育理念影響,大多數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依舊占據主導的地位,灌輸式的閱讀教學模式依舊存在,課文朗讀、生字認讀、內容講解的模式構成了當前語文閱讀課堂,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和理解,這極大地限制了學生主體地位作用的發揮;其次,教師忽視了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感體驗,過度注重對生字的認讀和書寫,以及形式上的課文通順朗讀,使得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并不牢固;最后,學生缺乏自主閱讀興趣和熱情,這一時期學生的性格活潑好動,課堂學習的注意力分散,學習效率不高,而教師的閱讀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導致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十分不理想。同時,部分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盲目地對學生進行閱讀拓展,導致學生沒有正確地掌握閱讀技巧和方法,只是利用閱讀來打發時間,導致閱讀拓展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二、解決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的對策
1. 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進而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快樂地進行學習,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從而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教師可先利用談話來調動學生的熱情:同學們,在語文課本中,我們接觸過許多關于窮苦人的課文,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還記得都有哪些故事嗎?學生積極發言,有效地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賣火柴的小女孩每一次點燃火柴所出現的情境,為學生營造出閱讀的氛圍,進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地進行學習。
2. 利用多媒體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多媒體技術也在教學中得到了良好的運用,使教師改變了傳統的黑板、粉筆、講臺的教學,豐富了課堂教學資源,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利用多媒體有效地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加了學生知識的積累,進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教學《詹天佑》一課時,由于詹天佑所生活的年代較為遙遠,學生對當時的社會背景沒有深入的了解,此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關于當時時代背景的視頻和詹天佑的相關介紹,使學生了解鐵路施工過程中的困難和相關人員的智慧,再結合課文進行思考,深入地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3. 借助關鍵詞,理清文章脈絡
在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借助關鍵詞進行閱讀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課文關鍵詞進行標注,將關鍵詞進行有效的串聯,幫助學生構建出文章的整體輪廓,使學生加強對課文的理解,理清文章的脈絡,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閱讀效率。例如:在教學《懷念母親》一課時,本文情感豐富,對母親的懷念之情貫穿全文,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關鍵詞的標識,如頻來入夢、寢不安席、悵望灰天等,進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脈絡,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4. 開展有效的課外閱讀,發展學生思維
課外閱讀對閱讀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能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活躍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可結合學生當前的實際情況,按照學生當前的語文水平和對字詞的掌握程度,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滿足學生當前年齡段的需求。同時,教師發揮好引導者的作用,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使學生經過自主思考或小組合作,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內在含義,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需要教師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對教學方法不斷地進行創新和完善,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開展多元化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志國.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實施策略解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13.
[2] 朱淑君.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能力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3] 于慧敏.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4] 邱改香.淺談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科技信息,2009(35):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