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玲
[摘要] 目的 試驗并探討運動干預對糖尿病專病就診的效果,及其對醫保費用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該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48例作為研究的主體,隨機將患者分成對照組(74例)及觀察組(74例),分別給予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及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基礎上結合運動干預;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醫保費用消耗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并探討其影響。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有52例顯效,18例有效,4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4.59%;對照組患者中有41例顯效,15例有效,18例無效,總有效率為75.67%;觀察組患者的總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在2014、2015、2016、2017年的專病醫保費用比重分別為12.08%、11.69%、10.78%、10.05%,對照組則分別為7.54%、7.59%、7.42%、8.65%,觀察組患者的專病醫保費用比重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治療糖尿病時,增加運動干預能夠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而采取運動干預的糖尿病患者的專病醫保費用比重更高,說明增加運動干預對糖尿病專病就診的效果良好,且能夠有效提升其專病醫保費用的比重,具有廣泛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運動干預;糖尿病;專病就診;醫保費用
[中圖分類號] 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2(a)-0041-02
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猛,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我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據中華醫學會相關調查報道,1996年的一個區域性糖尿病調查顯示,20~40歲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2%,但2008年的調查顯示,這個數據已經到了6%,增長了三四倍,而老年人患病率增長速度只有2倍左右[1]。2015年,這個數據已經高達12%,全國糖尿病患者高達1.1億,130萬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如果不加干預,2040 年我國患者數量將上升至1.54 億。從死因上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主要是各種并發癥。其中,糖尿病最主要的致死因素是心血管并發癥,其導致的死亡占糖尿病相關總死亡的50.45%[2]。作為一種嚴重的2型糖尿病并發癥,糖尿病的致殘率與致死率比較高,且其早期臨床癥狀表現不明顯,無疑增加了治療的難度。糖尿病的臨床發病因素比較復雜,多表現為持續性的蛋白尿,若治療不夠及時,可能會使患者的腎功能急劇下降,甚至危及生命[3],因此及時并有效的治療,對延緩糖尿病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對140例患者通過分組治療,探討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專病就診時,增加運動干預的效果,及其對專病醫保費用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48例作為研究的主體,隨機將患者分成對照組(74例)及觀察組(74例),對照組給予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觀察組給以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的基礎上結合運動干預。所有入選患者排除對使用藥物過敏者、神經疾病者、繼發性腎臟損害者、其他臟器功能不全者、嚴重感染患者后,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范圍為46~75歲,中位數年齡為(57.2±3.9)例,平均病程為(7.5±1.3)年。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范圍為45~76歲,中位數年齡為(58.4±2.8)例,平均病程為(7.3±1.4)年。入選患者的基礎資料數據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符合研究及比較要求。
1.2 ?數據采集與整理
通過醫保系統采集患者近4年的醫療費用交易明細,共采集到1 563 759條患者的醫療交易記錄,其中報銷的患者總人次數有325 795人次,涉及的醫保費用總計8 130.85萬元。給以觀察組患者運動干預,并將其身份證號等信息分別與原始數據的相應字段進行匹配,編碼生成“運動干預判斷”指標。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以規格為0.5 g/片的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要求1次/d,1片/次,連續服用。
1.3.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增加運動干預進行治療。患者通過安排合理的時間,交替進行太極、散步、扇子操等中低強度運動[4],促進患者機體的糖代謝,維持患者的血糖正常穩定,對控制糖尿病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1.4 ?觀察指標和判定標準
治療后,若患者24 h的尿蛋白含量下降超過50%,且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顯著[5],則判定為顯效;若患者24 h的尿蛋白含量下降小于50%,且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有所改善,則判定為有效;若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沒有改善,且癥狀無改善,則判定為無效;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與分析。對兩組患者的專病醫保費用的比重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兩組糖尿病患者的專病醫保費用比重差異。
1.5 ?統計方法
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數據均通過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與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有52例顯效,18例有效,4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4.59%;對照組患者中有41例顯效,15例有效,18例無效,總有效率為75.67%;觀察組患者的總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醫保費用比重對比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2014、2015、2016、2017年的專病醫保費用比重分別為12.08%、11.69%、10.78%、10.05%,對照組則分別為7.54%、7.59%、7.42%、8.65%,觀察組患者的專病醫保費用比重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采取運動干預的糖尿病患者的專病醫保費用比重更高,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6]。截至今日,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確,但臨床診斷其可能與遺傳、糖脂代謝紊亂、凝血纖維功能異常、氧化應激等因素有關。二甲雙胍可降低肝糖原異生作用,減少小腸吸收葡萄糖,并通過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從而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因二甲雙胍一般情況下不會產生低血糖,也不會導致高胰島素血癥,故在臨床醫療上常口服二甲雙胍進行糖尿病治療。此外,為了提高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往往采取合適的運動干預治療,而運動干預后,往往能夠提升患者的專病就診次數與專病醫保費用。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59%,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5.67%,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增加運動干預能夠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率。同時,觀察組患者的專病醫保費用比重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采取運動干預的糖尿病患者的專病醫保費用比重更高。
綜上所述,增加運動干預能夠有效提高糖尿病專病就診臨床治療效果,且能夠有效提升其專病醫保費用的比重,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與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祝麗芳,陸燕青,李元召,等.農村社區糖尿病運動干預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上海醫藥,2015(14):44-47.
[2] ?楊曉園,李會敏,李靜,等.分級診療模式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臨床療效[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6, 24(19):3072-3076.
[3] ?羅承志,陳劍泉.前列地爾聯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療效觀察[J].慢性病學雜志,2017,18(2):208-209,212.
[4] ?戈園園,陸萍,嚴海風,等.上海市嘉定區糖尿病患者就診分布與醫保使用情況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8,34(7):1000-1003.
[5] ?高波,戈園園,嚴海風,等.馬陸社區家庭醫生全專聯合干預對糖尿病患者專病就診行為與醫保費用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5):151-152,154.
[6] ?楊濤,陳華茜,張任,等.舒洛地特對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尿液ET-1水平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7,20(6):631-634.
(收稿日期: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