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
【摘要】高中一年級是初高中承上啟下的過渡時期,是為學生今后學習打基礎的重要階段。這一年成績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到學生高中三年的表現,更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他們的日后發展的道路。然而很多學生在步入高中后,普遍感到記憶犯難、讀寫不暢,學習吃力,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因此有了明顯的下滑。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我將在本文簡要論述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夠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 高中英語 教學銜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121-01
對于剛剛升入高中的學生而言,他們所面臨的挑戰不僅是要迅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盡快融入新的人際圈子,還要適當調整自己的學習習慣,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作為中學階段承前啟后的過渡時期,高一年級的重要性可謂不言而喻。教師也應該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積極探尋有效的教學方法,實現初高中英語教學之間的緊密銜接,及時為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一、高一學生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學習英語的熱情
由于教材容量的擴大,知識難度的加深,同學們普遍感覺學習英語十分吃力。課堂上,教師的純英文授課使得不少學生不能充分理解老師所要表達的意思,不能夠及時跟上老師講解的步伐,導致學生出現“聽天書”的狀況;課下,即便學生很努力學習,可是一考試就成績平平,這嚴重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對英語的學習熱情也日漸下降。
2.學習基礎薄弱
雖然大多數學生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學習了英語,但是由于在實際中缺乏相應的練習和運用,導致學生缺乏知識潛移的能力,知識的儲備量嚴重不足。而且,初中階段的學習要求相對教低,只需要學生能夠熟練的讀寫,導致學生單詞、語法、句法的掌握上存在不足,學習基礎十分薄弱。
3.學習習慣的不適用
初中階段,英語學習的內容比較簡單。僅以單詞為例,初中英語不僅單詞量小,很多都是同學們經常接觸和用到的單詞,依靠單純的記憶就完全可以達到目標;然而在高中,英語的詞匯量有了明顯的提高,而且單詞的范圍涉及到了各個領域,如果仍然采用初中硬記硬背的方法,是很難將其熟練掌握的。
二、初高中英語銜接的具體方法
1.培養學生英語的學習興趣
皮亞克曾經說過:“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種興趣作為先覺條件的”。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英語、學好英語的靈丹妙藥。只有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會克服一切困難把它學好。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堅持抓住學生興趣的培養,通過新穎的教學設計、先進的教學手段、輕松的課堂氛圍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教師應該時刻保持飽滿的精神,以親切、熱情、耐心、和藹的態度來面對學生,盡量給學生留下一個好印象,讓學生對教師以及教師所教的英語產生興趣;充分重視起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核心開展教學活動;將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完成重點問題的討論、難點問題的研究等活動,讓他們在合作中取長補短實現共同的進步。通過這種方式,逐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2.幫助學生打好堅實的知識基礎
扎實的知識基礎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不僅能夠及時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要,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因此在高一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格外注重學生英語基礎的形成,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熟練掌握英語的語法和句法,爭取將基礎知識牢牢的掌握住。
3.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簡單來說,教育就是養成習慣”。的確,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成績、培養自身能力最核心的因素,它不僅能夠激發我們對學習的熱情,提高我們學習的效率,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例如學生應該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對課本上的知識有個大體的了解,哪里是重點、哪里是難點、哪里不理解都要做好標記,以便在聽課時有所側重;養成課后復習的好習慣,通過復習,及時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查缺補漏,做到溫故而知新;養成積累錯題的好習慣,及時積累錯題、重點題,在以后的學習中有效的避免,并做到舉一反三。
總而言之,高一階段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時期,是連接初中和高中承上啟下的階段。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不斷地探索,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立足問題采取適當的改進方法,爭取為學生打下一個堅實牢固的知識基礎,為高中的學習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胡黎莉,《重視英語教學的初高中銜接》,學術期刊《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年16期
[2]楊小紅,《淺談英語初高中英語的銜接》,學術期刊《中國文房四寶》,2013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