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華
【摘要】核心素養可以被認為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取得的綜合性能力,不同學科的核心素養重心要求是有差別的,在數學學科中,核心素養指的是以數學知識與技能為基礎,同時又有一定升華的綜合素質,它總體展現出學生的數學思想及對數學本質的認知。數學核心素養的取得和數學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對教學整個過程應當給予充分設計,讓數學核心素養中的數學文化內涵、數學思想方法以及數學智慧之美幾個維度的價值充分展顯出來。
【關鍵詞】學生核心素養 初中數學 優化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165-01
引言
在數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如何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航,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精神和創新能力為目標,以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為突破,促進學科核心素養深入數學課堂教學的內核,引領課堂教學有效前行,應當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課題。
一、把“知識、能力與情感”的共同作用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
在“知識、能力與情感”素養中,知識素質占據著基礎性地位,能力素養主要是將知識素養內化的體現,情感素養主要實現以人為本、在知識與能力素養實現的基礎上完成人格品質的升華。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優化過程中需將教學目標與以上三者相互結合,作為一個整體,真正的實現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提升、思想與方法的掌握、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數學思維的實現等。例如: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情境創設的模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知識的獲取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在情境創設的過程中,需增強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將所學知識融合到學生知識結構系統當中,并對所學知識給予綜合的運用。通過知識、能力與情感的相互融合,方可真正的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有效的體現出數學學科素養。
二、培養學生善于提問的意識,讓學生全面發展
老師一定明白學生不提問題的原因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對于找不到有價值問題的同學,老師要循循誘導使學生對知識有明確的認識,知道這道題是在考查哪個知識點。而對于不敢提問題的同學老師則要給他們以耐心和激勵,對于提出問題的同學給予充分的肯定,讓學生的自信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建立起來。比如,在學習“絕對值”這一概念時,老師可以先讓同學預習相關內容。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對于沒有把握的問題再等著老師解決,這樣學生的目的性就會明確很多,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討論結束后,老師可以選擇個別小組展示他們的交流成果,可以講他們解決了什么問題,也可以說她們仍有什么問題有待解決。對于“為何引入絕對值這一概念”,“絕對值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等這些沒有明確規定但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幫助的問題,老師要進行細致和耐心的連接,這能讓學生以后更加積極的提出問題,養成深入思考的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熱情,使學生的核心素養中的想象能力和數學抽象思維等得到很好的培養和提高。
三、讓核心素養結合于實踐的活動
在教學實踐過程當中,教師一方面需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足夠的知識內容,另一方面亦應注意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鍛煉。學生在進行活動之際,可以讓自由思考的能力得到發揮,并真正嘗試自主處理一些問題,或者在小組討論的環境中使問題得到解決,這可以說是知識的應用、智慧的碰撞、思維的升華,更是核心素養培養的必要手段。比如下面的例子:教師要求學生取出一張白紙,在紙上面繪制出∠AOB=90°,大家以教師的要求完成該任務。教師繼續提出實踐引導要求:繪制出∠AOB的平分線OC。學生按照要求完成。教師要求學生把手里面的三角尺直角頂點置于CO上面任意一點,形成點P。此時教師要求學生把三角尺兩直角邊和∠AOB兩邊交點作為點E與點F,并分析EP和FP長度對比結果。這種教師一邊講解學生一邊實踐操作的辦法,使學生有了進一步進行自主探究或者小組討論的機會。在此過程之中,教師亦需要充分發揮自身主導作用,給學生提供適時適當的解題方向指導,讓學生的解題思路變得更加清晰,特別是要幫助那些證明過程出錯的學生糾正方向,最后由學生得出結論:EP和FP相等。毫無疑問,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將得到較為全面的鍛煉。
結束語
基于數學學科素養基礎上需加強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實現教與學的雙重統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培訓學生主動探究精神,從而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升學生教學品質,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綜合培養。
參考文獻:
[1]劉楊.淺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J].科技資訊,2017(04):167+169.
[2]崔春艷.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3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