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回顧
人的發展不能孤立進行,人的發展表現為一種關系。諸如人與自然、人與時代、人與社會、人與家庭、人與人等等。那么,人的發展與這些事物對象應該是一種什么關系呢?請以“和諧”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審題立意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絕妙圖畫。其實世界處處都需要“和諧”。和諧是關愛體貼,和諧是寬容禮讓,和諧是科學利用,和諧是協調發展……事物之間配合得適當而勻稱的情形稱為“和諧”:一首樂曲,音符組合得當為音調和諧;一幅畫卷,色彩調配得當為顏色和諧;一對夫妻,相敬如賓為琴瑟和諧……
現實生活中人們不斷追求著和諧:琴瑟和鳴,黃鐘大呂,這是藝術的和諧;和風細雨,桃紅柳綠,這是自然的和諧;政通人和,敬業樂群,這是社會的和諧;同學友愛,路人相助,這是人際的和諧……
和諧產生美,和諧生發力量。個人成長需要和諧,社會發展呼喚和諧,于是和諧便被看作是一種極致,一種完美。
近年來,“和諧”一詞成了點擊率較高的詞語,“構建和諧社會”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因此,跟“和諧”相關的話題同樣容易成為高考命題的內容之一。“和諧”,在古希臘語中原意是將不同的事物連接或調和在一起,通常用于音樂表示將不同的音調調和在一起成為音階。在中國古代典籍《易經》中,“和”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在《尚書》中,“和”被用以描述家庭、國家、天下等系統內部治理良好、上下協調的狀態。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和”具有和諧、和平、和睦、和氣等內涵。如今,和諧作為一種思想、觀念和價值,也已經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和方向。
破題關鍵
和諧是一個涉及人類各個活動領域的概念,它是人類對于宇宙萬物客觀規律的總體描述和審美感知,同時又是人類處理各種相互關系的最高準則和價值取向,甚至還是人類的精神信仰和宗教情感的來源。盡管和諧是一個內涵豐富外延廣泛的概念,但它還存在一個最基本、最本質的內涵,那就是:規律性、無矛盾性。和諧的外在體現往往表現為一種秩序,一種動態的平衡或均衡穩定的狀態。
學生很容易從“如何構建和諧社會”“我為和諧社會做貢獻”等角度來組織材料,但這樣選材,因為學生離這樣的政治生活距離較遠,寫出來的文章很容易空洞無物。我們只有學會化大為小,化抽象為具體,從小角度切入,從具體的事物入手去構思,才能言之有物,具體生動。
話題范圍
準確把握話題涉及的范圍,有利于對話題的切分,也有利于考生在話題的范圍之內找到適合自己寫作的最佳切入點。話題中的“和諧”大體上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包括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諧,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和諧,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和諧,獨立的個體之間的和諧等;人與自然的和諧包括人與自然界的和諧,人與自然界里的各種動物之間的和諧等。而這些又構成了人與社會的和諧。
很顯然,“和諧”是一個大話題,寫作時要能把握“和諧”的范圍,就其中一個方面的“和諧”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