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
【摘 要】目的 研究綜合護理在甲狀腺癌根治術圍手術期患者中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94例甲狀腺癌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各47例,Ⅰ組采用常規護理,Ⅱ組采用綜合護理,比較兩組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評分、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Ⅰ組術中出血量(22.75±9.68)mL、住院時間(3.48±1.04)d、VAS評分(2.79±0.82)分,均顯著優于Ⅱ組(34.15±10.26)mL、(7.69±2.30)d、(4.13±1.17)分(P<0.05);Ⅰ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38%,Ⅱ組為21.28%,差異顯著(P<0.05)。結論甲狀腺癌患者根治術圍手術期實施綜合護理,能夠改善治療與護理效果,降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甲狀腺癌;根治術;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2
甲狀腺癌集中發生于青壯年女性群體中。目前,臨床尚未完全明確甲狀腺癌發病機制,據相關資料證明,癌基因、生長因子、電離輻射、碘元素缺失等因素與甲狀腺癌均具有密切關系[1]?;颊吲R床常表現為呼吸以及吞咽困難,多數伴有心悸、腹瀉、血鈣降低等,對患者生活以及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手術是治療甲狀腺癌的主要方式,但多數患者及其家屬對于疾病以及手術治療缺乏正確認知,難免產生恐慌、焦慮等不良情緒,依從性差,影響預后。因此,臨床還需配合一定護理措施。本文主要對綜合護理在甲狀腺癌根治術圍手術期患者中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項目研究對象為2015年4月-2018年4月醫院收治的甲狀腺癌患者,共計94例。采用抽簽法將其隨機分為Ⅰ組(n=47)和Ⅱ組(n=47)。Ⅰ組男二十二例,女二十五例;年齡二十三~五十四歲,平均(39.47±5.38)歲。Ⅱ組男一十九例,女二十八例;年齡二十二~五十五歲,平均(38.64±5.26)歲。全部患者均獲知情權。Ⅰ組、Ⅱ組一般資料對比均保持同質性(p>0.05)。
1.2 方法
Ⅰ組實施常規護理,密切監測各項生命體征,保持引流通暢,指導患者飲食護理以及生活護理。Ⅱ組實施綜合護理,具體為:(1)心理護理。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交談,依據患者性格特征以及生活背景向其普及甲狀腺癌發病機理、手術治療過程以及治療效果等知識,消除恐慌、焦慮等不良心理。對于患者及其家屬心中疑惑,護理人員應保持溫和態度、親切語氣及時答疑,消除患者手術治療顧慮。(2)術前護理。分別于術前12h、6h禁食、禁水,訓練患者掌握術后正確咳嗽、呼吸方式。(3)呼吸護理。術后在無枕頭下保持平臥,將頭部偏向一側。當患者清醒并且血壓趨于正常穩定值后,可調整至半坐臥位,便于痰液排出。(4)飲食護理。在手術結束后6小時內禁止飲食,當患者無惡心嘔吐時可適當給予少量易消化流質食物,逐漸向半流質、正常食物過渡,禁忌生冷、刺激、辛辣食物。(5)并發癥護理。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定時更換敷料,詳細記錄患者術后是否出現聲音嘶啞、口唇發麻、手足抽搐等癥狀,立即通知主治醫生采取積極措施處理。
1.3 觀察指標
(1)相關客觀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評分。采用VAS量表評價患者疼痛程度:取長10厘米表,從0厘米-10厘米依次對應0-10分疼痛,疼痛程度逐漸加強。(2)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有切口出血、聲音嘶啞、手足抽搐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處理九十四例甲狀腺癌病人的臨床數據,以t檢驗對比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VAS評分分析,以X2檢驗并發癥發發生率等計數資料(%、n),P小于0.05,象征有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相關客觀指標
結合本組實踐結果發現,Ⅱ組相關客觀指標均顯著優于Ⅰ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Ⅱ組并發癥情況為切口出血一例(2.13%)、聲音嘶啞二例(4.26%),并發癥發生率為6.38%,Ⅰ組并發癥情況為切口出血三例(6.38%)、聲音嘶啞四例(8.51%)、手足抽搐三例(6.38%),并發癥發生率為21.28%,差異顯著(x2=4.374,p=0.036)。
3 討論
臨床提倡采用手術治療甲狀腺癌,通過甲狀腺根除術切除病灶組織,進而實現控制病情發展與擴散治療目的。在手術治療基礎上給予科學有效護理模式,可鞏固治療效果,推動康復進程。本文將綜合護理應用于甲狀腺癌患者圍手術期,入院后,首先帶領患者及其家屬熟悉病區以及科室治療環境,普及疾病形原因、后續治療措施以及注意事項,消除思想顧慮,明確手術治療的必要性,提高治療依從性。同時護理人員應不斷豐富自我,提高自身專業知識技能,熟練把握手術進度,術中與主治醫生形成默契配合,做好消毒麻醉工作,指導患者取仰臥位,于肩胛骨處放置軟墊,增加頸部耐受度,保障手術質量。本文結果表明,Ⅱ組術中出血量(22.75±9.68)mL顯著少于Ⅰ組(P<0.05);Ⅱ組住院時間(3.48±1.04)d顯著短于Ⅰ組(P<0.05);Ⅱ組VAS評分(2.79±0.82)分顯著低于Ⅰ組(P<0.05)。說明綜合護理能夠處理好護患、醫患之間配合問題,減少手術失誤,減輕患者治療痛苦,提高手術治療效果。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病情恢復情況,及時更換引流管并處理引流異?,F象,避免傷及神經。根據患者飲食愛好制定合理膳食計劃,不宜過熱,避免引發手術部位血管擴張、滲血等不良現象。結果表明,Ⅱ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38%,與Ⅰ組21.28%相比,差異顯著(P<0.05)。說明綜合護理能夠全面考慮到術后護理工作,避免患者出現嚴重不良現象,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于甲狀腺癌患者根治術圍術期中實施綜合護理,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李麗貞.綜合護理干預在甲狀腺癌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12):1827-1829.
蔣麗安.甲狀腺癌患者根治術的圍手術期綜合護理措施及臨床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3):89-91.
單丹丹,蘭天,李琦,等.甲狀腺癌患者根治術的圍手術期綜合護理方法及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9):23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