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燕
【摘 要】:目的:對社區護理干預應用在產后抑郁患者中的干預效果進行觀察。方法:以68例妊娠分娩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管理組,各34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管理組同時予以社區護理,對患者產后抑郁發生率以及產后抑郁評分進行調查。結果:對照組產后抑郁發生率為73.5%,管理組為97.1%,P<0.05。對照組產婦產后抑郁評分為(14.8±3.7)分,管理組為(8.4±2.3)分,P<0.05。結論:社區護理干預能夠降低產后抑郁發生率。
【關鍵詞】:社區護理;產后抑郁;抑郁癥
【中圖分類號】R47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2
產后抑郁是指產婦在分娩后出現抑郁障礙,其臨床表現多以煩躁、哭泣、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與常規抑郁癥相同,患者病情嚴重時會出現絕望、自殺情緒,不僅會威脅產婦自身安全也會對新生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有研究顯示[1],在產后開展社區護理能夠有效降低產后抑郁發生率,為此,本次研究以68例妊娠分娩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社區護理干預應用在產后抑郁患者中的干預效果進行觀察。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68例妊娠分娩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間分娩的人員。對照組患者年齡平均(32.7±5.4)歲,孕周平均(39.4±0.5)周,順產24例,剖宮產10例,初產婦23例,經產婦11例;管理組患者年齡平均(32.5±5.6)歲,孕周平均(39.6±0.4)周,順產25例,剖宮產9例,初產婦23例,經產婦11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不具備統計學差異;產婦無精神類疾病,能夠保持正常溝通;產婦既往無抑郁病史;所有人員均知情且同意參與調查。
1.2 一般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包括健康指導、哺乳指導、飲食指導等,叮囑產婦按時進行檢查。
管理組:患者同時予以社區護理,首先為產婦建立健康檔案,記錄產婦相關資料,包括家庭地址、既往妊娠狀況、分娩狀況、情緒變化以及其他身體狀況。每周對其進行2次電話隨訪,每個月進行2次家庭方式。在與產婦通話的過程中要對產婦聲音、語氣進行了解,及時了解產婦情緒變化。
對產婦新生兒護理、喂養進行詳細的健康教育和指導,告知產婦和家屬新生兒臀部護理、臍部護理、聽力篩查、觸撫、沐浴、接種護理詳細操作內容,同時對新生兒喂養姿勢進行指導,指導產婦家屬如何協助產婦進行喂養。同時對產婦乳房護理、會陰護理、切口護理方式進行指導,指導產婦早期下床活動,促進切口愈合。
對產婦的身體康復狀況以及營養狀況進行評估,結合產婦日常飲食習慣為產婦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產婦飲食以清淡、易消化、高纖維、高蛋白為主,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硬的視為,減少油性食物的攝入。根據產婦狀況及時調整飲食,同時叮囑產婦保持合理的休。對家屬進行管理,尤其是產婦丈夫,讓其多關心、照顧、陪伴產婦,避免產婦孤獨。鼓勵產婦多參加社交活動,多與家人、朋友聯絡,提升社會適應力。可讓產婦家屬重新布置室內,營造溫馨氛圍改善產婦情緒。此外,讓其多了解產后抑郁相關知識,同時對產婦的情緒變化進行觀察,及時幫助產婦改善情緒。
1.3 觀察指標[2]
對產婦產后抑郁發生率進行調查,采用EPDS抑郁量表對產婦抑郁進行評估,量表共10個項目,每個項目評分為0-3分,總分30分,9分以下為正常;10-12分為輕度抑郁;13-15分為中度抑郁;16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1.4 數據統計
文中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t、卡方視為檢驗指標,P<0.05視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產后抑郁發生率:對照組產后抑郁發生率為73.5%,管理組為97.1%,P<0.05,詳見下表。
2.2 產后抑郁評分:對照組產婦產后抑郁評分為(14.8±3.7)分,管理組為(8.4±2.3)分,P<0.05,t=5.33分。
3 討論
產后抑郁也是近年來高發的產后并發癥,是精神類疾病的一種,多在產后數日或數周發生[3]。近年來,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女性的工作環境越來越惡劣,加之對于產后恢復的擔心、新生兒照顧等多方面因素導致產后抑郁發生率越來越高。患者臨床中以沮喪、焦慮、恐懼等情緒為主,甚至會出現恐慌、自理能力下降等表現,對產婦自身、家庭均有著嚴重的影響[4]。社區護理能夠在產婦出院回家后繼續提供護理服務,保證護理服務的完整性和連貫性,讓產婦能夠得到細致的照顧和關心,進而改善產婦心理狀態。此外,也能夠對產婦家屬進行管理,讓其更好地照顧、關心產婦,避免產婦出現情緒障礙[5]。
在結果中可見,對照組產后抑郁發生率為73.5%,管理組為97.1%,管理組產婦抑郁發生率更低,證明社區護理干預能夠避免產后抑郁發生。此外,對照組產婦產后抑郁評分為(14.8±3.7)分,管理組為(8.4±2.3)分,患者抑郁評分更低,證明了社區護理干預應用在產婦管理中對預防產婦產后抑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有效降低產婦產后抑郁發生率。
總的來說,社區護理干預在產婦產后管理中的效果理想,能夠降低產后抑郁發生率,是一種有效的護理干預方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郭文香.社區護理干預對產婦產后抑郁癥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36):119-120.
麥葵弟,何麗麗,張奕標,等.社區初產婦孕期心理護理在預防產后抑郁中的效果觀察[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7):156-157.
朱麗梅.護理人員“一對一”產后護理干預預防產婦抑郁癥的效果觀察[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5,8(12):1195-1197.
李志愛,唐愛芳,曾彩云,等.社區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的預防作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0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