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勇
【摘 要】琵琶的美在于展現了音樂的美,但是音樂表演者往往要顧及技術技巧而忽略音樂的美感,雖然作品完整,卻無法將自己所掌握的基本功靈活自如地運用于藝術表現的能力,因此音樂作品喪失生命力。本文將以琵琶武曲《十面埋伏》為例,談談琵琶的美感教學。
【關鍵詞】琵琶;音樂欣賞;美感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3-0174-01
一、美感培養的基礎
當代中國,越來越多的小孩、甚至老人喜愛琵琶,琵琶的教學發展蒸蒸日上。因為現代琵琶與古代琵琶聲音更加飽滿音色更加明亮,在舞臺表現力更加豐富。如大套琵琶武曲《十面埋伏》,雖然我們無法穿越時空回到那激烈戰爭之中,無法目睹英雄的颯爽英姿,但聽過這首雄渾壯麗、氣勢磅礴樂曲的人,都會感受到英雄的豪情與壯志。音樂表演技能就是扎實的基本功它為表演技能而服務,通過完整的音樂表演,使聽眾們體會到音樂的魂靈,這種功能特別重要。所以音樂表演的學習者需要進行長期的基本功訓練,它的好壞直接影響演奏作品的質量,在初學階段苦下功打好演奏基礎,為將來在舞臺的表演展現魅力。接下來學習的作品會越來越多,演奏者不應該以練習樂曲為主而忽視基本功的練習,遵循按部就班的準則實行有規律的練習,在藝術的道路上有許多杰出的的大師都是從訓練堅苦的基本功開始的。琵琶也不例外。琵琶指法種類繁多、技巧五花八門,這更需要表演者有臺下十年功的經驗,不計其數的日子一天天累計起來的練習,才可以掌握樂曲最基礎的東西。譬如琵琶曲《十面埋伏》中大量用到的掃拂,樂曲的重點是戰爭場面的描寫,用掃拂技巧來體現武曲的戲劇性,這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好的。再比如緊跟的“吹打”,像是古代的行進曲音調,有很強的音律感,需要輪指飽滿的顆粒性演奏,像是軍隊由遠及近闊步走來,輪指緩緩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展現給聽眾們的畫面是英勇的漢軍正聲勢赫赫的到來,對打勝仗勢在必得的信心。
二、音樂作品的背景
《十面埋伏》依照故事開展寫成整篇樂曲,選擇了我國的傳統戲曲及章回小說寫實的手法,栩栩如生得描繪了漢軍的朝氣蓬勃。垓下之戰,一位英雄的豪情壯志擊敗了另一位英雄的夢想。
根據歷史背景,全曲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列營”、“吹打”、“點將”、“排列”、“走對”。戰爭臨近,漢軍有條不紊的在布陣,鼓角齊鳴,一場激戰即將開始的征兆,此時琵琶聲需演奏出彈性,表達漢軍訓練有速的排列,節奏穩而不亂。第二部分:埋伏”、“小戰”、“大戰”。深夜,伏兵四起,陰森一片。“雞鳴山小戰”,楚漢交鋒。這部分的旋律性很強,每個樂句的開頭與前一樂句的結尾同音,構思巧妙,靈活而又緊密,透漏著勢在必得的信心,展現了樂曲的韻味無窮、蕩氣回腸,戰爭即將爆發?!熬爬锷酱髴稹?,百萬雄軍,如雷貫耳的號角聲猶如震天,那簫聲、炮聲、馬蹄聲和廝殺聲在戰爭中相互交錯,可見場面之雄偉。此時琵琶在抒情慢板中,四面楚歌,嗚咽悲鳴,深沉人心。第三部分:“項王敗陣”、烏江自刎”、“眾軍奏凱”、“諸將爭功”、“得勝回營”。西楚霸王項羽被漢軍團團包圍、此時面臨四面楚歌,虞姬為了不增加負擔毅然訣別霸王,天下與美人都不在了,霸王只好拔劍刎頸,壯志未酬。此時的曲調纏綿不絕,如泣如訴,令人聽的肝腸寸斷,后來樂曲越來越澎湃,漢軍勝利,劉邦得了天下。
雖然我們無法回到那場戰役中,但通過演奏者的《十面埋伏》,那氣勢磅礴的音樂,感受到英雄的豪情與壯志。琵琶演奏家劉德海先生曾這樣評價這首樂曲:“宜泄人生之張力,乃琵琶武曲之精髓也!”準確表達了音樂的壯麗輝煌,還有隱藏之后的深成內涵,樂曲呈現的精神氣質由歷史轉化為民族集體性的、民族性的傳統性的英雄精神氣概。表演者想要彈好這首曲子,必須首先理解這畫外之景、弦外之音。
三、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
藝術能力包括藝術知識、藝術技能以及藝術欣賞和創造力,是個人人文素養的一種表現。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最重要的是多用耳朵聽,重復聽,聽多次之后我們的耳朵才會對樂曲產生感覺,就像是印在腦子里一樣,對樂曲產生所謂的印象,練習時在腦與手的合理配合下會不知不覺彈奏出樂曲需要表達的情感,所以不能只在窄小空間里練習技能技巧。著名作曲家王蘇君在《走向審美體驗》中寫到:“審美體驗具有情感性、直覺性、整體性、創造性四大特性。”欣賞音樂不只是聽,表面上是聽,通過聽覺而感觸,其實是“音樂欣賞的聆聽”,并不是單純的用物質的耳朵聽,而是要借助于音樂作品把自己內心的某些情感釋放出來,樂曲中有情感,源流在于我們的內心,我們更應該充滿想象,讓這想象沖破束縛飛向遠方,自由在在。把理性與感性結合起來融會貫通,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品味高的觀賞者,對于接下來的音樂表演才能游刃有余。我們必須把一切理論知識和現實經驗同音樂作品充分結合,這樣我們的文化藝術素養才能泛舟于音樂海洋之中。
參考文獻:
[1]李曉鳴.琵琶演奏技巧與情感表現[J].2004.
[2]唐新.論琵琶武曲《十面埋伏》的藝術特色[J].2011.
[3]付樂琳.《十面埋伏》與《霸王卸甲》琵琶武曲比較賞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