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 查偉大 吳曉宇
摘 要:文章研究了擇優選擇“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理論基礎及實踐載體的重要性,將MBTI性格類型理論與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探討思想教育工作者利用MBTI性格類型理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體舉措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MBTI性格類型理論;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發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加強和改進大學生三觀教育,引導大學生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有所思考、有所追求,確立符合民族精神、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和全球發展趨勢的“三觀”成為現實的需要、時代的需要。
一、擇優選擇“價值觀教育”理論基礎及實踐載體的重要性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這項工作由于觀念、環境、行為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緊迫性與挑戰性。在觀念方面,由于多種文化思想的碰撞、滲透,以及各類流行觀念影響(如:利己主義、金錢至上等觀念),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前形成的刻板觀念、印象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別是價值觀教育工作的開展。在環境方面,大學生接受著來自線上線下各類現實環境的影響。社會現實環境中的負面事件,如:貪污受賄、假冒偽劣、制假售假等現象也會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一定影響。而社會公正、政治廉明、高尚之風盛行,政府行政公開公平公正,法治健全平等,社會誠信意識主導等正面的社會環境,則有利于主導性價值觀更好得到大學生的肯定評價,被他們發自內心地接受認可。復雜的網絡環境中也是如此,如果各類“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魚龍混雜的信息盛行于大學生接觸的新媒體環境,那將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形成產生不可預估的負面影響。在行為方面,價值觀教育途徑不僅存在于高校教育,還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學生自我教育有關。
價值觀形成的接受機制是:大學生主體在面對多元化的價值觀信息時,進行自發自覺的判斷,選擇、整合心理活動進程。這個過程不是被動的,機械的,灌輸性質的?!霸谖鞣浇忉寣W理論看來,理解者對理解對象(文本、事物)的理解和接受不是純客觀的,而是要受到理解者所處的歷史環境、歷史條件、歷史地位的影響,這些構成理解的歷史性和理解的前結構。”在對大學生開展“價值觀”教育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接受性、選擇性,不把他們當做被動的接受對象。加強對大學生這一教育對象認知規律的研究,增強價值觀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因此,從實效性、說服力的角度,拓展價值觀教育的形式和內容,擇優選擇價值觀教育的理論和載體也顯得尤為重要。
二、MBTI性格類型理論應用于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合理性
大學生的價值觀處于未定型而即將定型的階段。大學生的自我意識、獨立意識較強,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較高,心理意志品質差異化較大。部分大學生對傳統的,權威的東西可能存在非理性、情緒化的叛逆心理。大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價值取向、意志品格影響著他們對各類多元觀念的認知能力、抵御能力、轉化能力。如果價值觀教育內容不夠有吸引力,創新不足,那么教學過程將缺乏說服力。將MBTI性格類型理論應用于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有利于增強價值觀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簡稱MBTI)是Katherine Briggs與Iasbel Myers基于榮格的心理類型理論共同研制出的人格類型評估工具。該理論用四個維度八個方面來描述不同的性格類型。(1)個體能量的流動方向偏好:外傾E(Extraversion)與內傾I(Introversion);(2)個體獲取信息的感知方式偏好:感覺S(Sensing),直覺N(Intuition);(3)個體處理信息的決策方式偏好:思考T(Thingking),情感F(Feeling)(4)個體與周圍世界的接觸方式:判斷J(Judging),知覺P(Perceiving)。MBTI量表被廣泛應用于調查了解個體間的人格差異。該量表的使用,不是為了給個體貼上類型“標簽”,而是為了幫助個體有效利用自己的性格特點,獲得人格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據學生不同性格類型特征,選取合適的“價值觀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因材施教,有利于增強價值觀教育的成效。
三、MBTI性格類型理論應用于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省思
有學者將MBTI性格類型理論應用于高校教育研究,指出“在內外向維度上,大學生表現的傾向性并不強。在感覺-直覺維度上,大學生對感覺維度的傾向性更高,即大學生愿意相信確定的,有型的東西,喜歡有實際意義的想法,更喜歡使用與琢磨已知的技能,也更喜歡留心具體的和特殊的事物。在思維-情感維度上,當代大學生變現出來更大的傾向性,即大學生更多地表現出重視同情與和睦,重視準則的例外性,超前思維等。判斷-感知維度是四個維度中傾向性最強的維度,大學生更多地變現出了玩的原則(即享受當下的快樂),喜歡變化、適應新的情況,著重過程?!币虼耍R劃一,以灌輸為主,缺乏特色和針對性的教育方式要避免,以對話討論、社會實踐方式開展的價值觀教育更受大學生歡迎,也更易收到成效。另外,借鑒中國歷史文化和世界先進文化,增強價值觀教育內容的文化基礎、理論厚度和精神內涵,有利于使價值觀教育更有生命力、征服力。
筆者在江蘇省某高校的英語專業學生中開展MBTI性格類型測試,測試結果發現:ISFJ最多,ISTJ次之。INTP最少,ISTP次之。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側重點有的放矢開展價值觀教育。比如,針對ISTJ類型的學生,由于他們比較沉靜、認真,注重事實,講究實際,可以采取用有條理、重實際的方式開展價值觀教育。ISFJ類型的學生,友善,有責任感,忠誠,重視和諧的環境,教育工作者可以從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等主題著手,對其開展價值觀教育。ENTJ類型的學生坦率、果斷,樂于作為領導者,能夠有力地提出自己的主張,可以引導這類大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生活,自我教育,提高認知,探索成長,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反之,如果對其采用傳統的說教灌輸式教育法,反而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叛逆情緒,不利于教育成效的實現。
四、結語
高校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主陣地,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案咝龑W生認識自我、了解自身人格類型,并且能夠針對不同性格學生采取區別化教育方案和培養措施,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資源,優化心理資本開發效果,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價值觀教育具備開放性、非終點性的特點,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可利用MBTI性格類型理論等工具開展價值觀教育工作,一方面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優化教育方法,提升教育成效。
參考文獻
[1] 程新英.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中的接受機制[J].倫理學研究,2004,3(02).
[2] 楊淵等.大學生人格類型與學習風格淺談[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2).
[3] 史靈,劉金蘭.基于心理資本和MBTI人格影響機制的高校學生成長研究[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13(04).
基金項目:文章為江蘇高校哲學社科研究項目“MBTI性格類型理論視閾下大學生“三觀”教育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7SJB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