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嬌
摘 要:互聯網在我們身邊改變著生活,這種改變利弊何在?文章通過查閱資料、調查了解周圍案例,分析總結出互聯網對人類生活的利弊。分析認為:互聯網對人類生活帶來了資源共享、超越時空、實時交互、個性化等好處,但同時互聯網存在不透明性、誘惑上癮性、信息混雜性、誤導性等缺點。當然,互聯網對社會的影響肯定是利大于弊,而對個人而言關鍵看自己如何把握。
關鍵詞:互聯網;生活;好處;壞處
近年來,網絡突飛猛進的發展,影響著社會的經濟生活,猛烈沖擊著傳統的思想方式,改變了人類現有的生活狀態。互聯網已成為一個包羅萬象的大平臺,成為社會信息基礎結構的雛形。它將縮短人際交往的時間和空間,從根本重塑人類的生存形態,成為推動新世紀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其實互聯網帶來的改變就在我們身邊,正潛移默化地影響人類的生活。那么,互聯網對生活的影響有多大?對該問題的分析和研究對如何正確使用互聯網有十分重要意義。
文章通過查閱資料、調查了解周圍案例,分析總結出互聯網對人類生活的利弊,并對人們如何正確使用互聯網提出了建議。
一、互聯網帶來的好處
(一)資源共享
互聯網可以讓全世界的人民共享資源,最大限度的節省成本,提高效率。近年來,外國名校開放課程在全球風行,而在我國國內也引起一股學習開放課程的熱潮。從最初引進開始,僅過了幾個月,“網課族”的規模就迅速壯大起來。世界上許多名校都擁有開放課課程,比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等,為全世界求知者提供了廣闊的知識平臺,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真正體現了“教育無國界”的宗旨。這種教育的資源共享,不僅可以塑造更優秀的人才,同時可以減輕孩子們的負擔。沒有推行網課時,即使在周末,學生都需要早早起床,趕車去補習班補課,由于睡眠時間不足以及長途跋涉的疲勞,補課質量很難保障。但若使用網課,學生不僅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還免去了舟車勞頓之苦,也體現了互聯網超越時空的特性。
(二)超越時空
互聯網的應用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在人類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娛樂方面皆有體現。網絡的遠程銷售給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都提供了無限便利,對于賣家來說:假如是一個足夠智慧的個人或者公司,利用互聯網超越時空的特點,可以把商品擺在網上,這意味著,產品可以行銷到全世界,而不僅僅局限于本國。通俗來講,就是無論哪個公司如果把他的產品放在網上,它就可以不受限制的賣到全世界。而對于買家來說,遠程銷售只需在家里便能完成,不僅可以貨比三家,選擇面更廣,還不用親臨現場,四處奔波。“網購”已成為中國人一種重要的消費方式,淘寶網、天貓網、亞馬遜都是網購的優秀選擇,網店里的商品不僅豐富全面,而且價格也會有一定的優惠。只需選中心儀的商品,下單就可以了,不用花費一整天逛商場,既省精力,又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而送貨上門,售后服務更是網絡營銷的優質保證。在60、70年代的時候,機票都要到民航代購點去買,可得到互聯網的幫助,任何人只需上網訂票就可,十分方便。而跨時空的社交軟件:微信,QQ,微博,MSN,更為人們提供了便利。以往出國旅游時,需要買國際漫游卡或是當地的電話卡來聯系,而現在可以通過微信等軟件,在全世界無障礙交流,和天南地北的朋友通話。而龐大的社交網絡則能讓人結交到跨地域的朋友,視頻聊天,語音聊天,更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三)實時交互性
60、70年代的孩子看電視,常常遇到錯過動畫片放映時間的問題,而且錯過了也不能再隨心所欲地重播,只能被動的接受電視臺所播放的節目。沒有選擇權,只能調臺,這個電視臺放什么,就只能看什么。而現在則不同,在互聯網上想找什么資源都可以找到,可以憑興趣愛好來搜索查詢,錯過的節目可以找到重新看,這便是以往所不能達到的交互性。人們可以在網絡上選擇與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隨時隨地的聊天;也可以搜查喜歡的電影類型來欣賞更多大片。網絡世界可以提供一切有用的資訊,讓人們任何時間都可以獲得知識和快樂。
(四)個性化
想要憑個人興趣定制電視節目是不可能的,然而在互聯網應用里,個性化需求便可以實現。很多廠家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去定制產品,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私人訂制”,研發完成后再提供給客戶。比如說憑借個性化服務而聞名的戴爾電腦公司,它可以根據客戶想要的電腦配置來生產電腦,迎合不同類人的喜好和需求。
二、互聯網帶來的弊端
互聯網就像一把雙刃劍,給人類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暗含許多隱患。網絡管理疏漏,非法網站等不安全網絡因素像糖衣炮彈向青少年發射。
(一)不透明性
網絡用戶大多數沒有采用實名制,網絡因不受現實約束,隨意性很強,網絡世界魚龍混雜,良莠難分。網絡就像一層磨砂紙,橫在人與人之間,導致結交網友時,很難看清對方的真面目。在網絡社交中,有人信誓旦旦的撒著彌天大謊,以滿足虛榮心;有人巧設騙局,暗藏禍心,以卑鄙的手段傷害他人。在電視上常見,通過微信搖一搖交友不慎而最終被劫財劫色的故事;也常看到網絡主播偽造奢靡生活,無數次刷新下限,甚至直播聚眾淫亂,妄圖贏得關注而最終判刑的案例。而剛剛接觸網絡的用戶,沒有經驗,思想單純,心理準備不到位,心理防線讓人一攻即破,從而走上被騙的不歸路。網絡黑社會便是這么一個組織,它以錢財誘惑懵懂的青少年,以過來人大哥的身份誘拐青少年走上販毒吸毒的不法道路。種種事例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二)誘惑上癮性
網絡提供給青少年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這里隨心所欲,無拘無束。電視劇、游戲、電影、貼吧、網站各種娛樂一應俱全,而這些娛樂在為青少年帶來輕松愉悅的同時,很有可能將他們拖入上癮的無底洞。自控力很差的同學沉溺網絡世界中,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學習成績;同時,長時間上網容易造成大腦缺氧,從而造成精神萎靡,眼睛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而近視。很多學生因為網癮翻墻逃課去網吧上網,而網吧往往是無業游民、癮君子、罪犯藏匿的窩點,在這些地方逗留,往往會被社會上的人盯上,索要錢財,引上邪路。因為網癮,我曾聽說過十六歲少年李某為了有錢上網進行偷盜搶劫;也曾聽說偏激少年因為母親不給網費而揮刀怒砍。而最令我感到悲哀的,是這樣一對夫婦:他們有了一個新生兒,嗷嗷待哺,正需要細心呵護的時候,他們夫妻倆竟迷上了一款寶寶養成游戲,用給新生兒買奶粉尿布的錢充值游戲卡,給虛擬世界的寶寶買東西吃;他們日日夜夜泡在網吧里,虛擬娃娃哭了,他們連忙喂食,卻絲毫不管家里嬰兒的哭喊;最后新生兒餓死在家,而他的父母則蓬頭垢面地在網吧被抓捕。這一樁樁悲劇無不提醒著我們,網絡深深的隱患。
(三)信息混雜性
網絡是一片廣袤的海洋,不可能每一滴水都經過凈化,網絡監管總會存在疏漏。各種違法犯罪的人會趁虛而入,在網絡上散布一些垃圾信息,齷齪的畫面及不文明圖像。這些黃暴色情的信息會給稚嫩的青少年帶來巨大的影響,扭曲他們的人格,對他們尚未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的良好構成存在威脅。當前,網絡對青少年案的危害主要集中到兩點,一是某些人實施諸如詐騙或性侵害之類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黃色垃圾對青少年的危害。據有關專家調查,因特網上非學術型信息中,有47%與色情有關,網絡使色情內容更易傳播。60%的青少年雖然是在無意中接觸到黃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沖動而進一步尋找類似信息,從而深陷其中。我曾經搜索某個范文網,而接觸這個網站的用戶大多是我們青少年,然而剛點開一個頁面,就會彈出大小不等的幾個彈框,里面全是淫穢信息,擋在文字前面,必須一個個關掉;然而有些彈框的關閉鍵其實是進入鍵,使青少年誤打誤撞地點進去。自制力不強的學生容易遭受誘惑,從而沉溺其中,荒廢學業。
(四)誤導性
網絡上有些不良信息弘揚著與真善美相對的東西,如宣揚暴力的格斗游戲,會使青少年分不清現實和虛擬,以游戲中的血腥暴力對待身邊的人。曾經的港片,警匪片紅極一時,一些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在網上接觸這些動作片后,盲目模仿片中人物抽煙喝酒,開槍肉搏,還天真地以為殺人不犯法。這就是網絡的誤導性。而不少少年犯就是因為接觸網絡不良信息才被誤導犯法的。長期上網還會產生難以分辨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的情況。一些長期上網的學生容易產生孤獨癥,整天沉溺于幻想中脫離現實,而當他真正面對社會和人群的時候,就會因為想象和距離的問題產生退縮感,不敢與正常人溝通。
三、結語
網絡的飛速發展為人類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我相信,只要嚴格要求自己,制定上網計劃,抵觸不良網站,拒絕不良信息,慎重交友,互聯網的利是遠遠大于弊的。
參考文獻
[1] 沈麗娜.探討互聯網對生活的影響[J].企業科技與發展, 2012(18).
[2] 覃秋桃.網絡文化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問題研究[J].信息技術應用,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