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鵬
摘要:黨建文化建設是我國當前黨務建設的重要工作,是提升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互聯網作為社會文化的創造載體和傳播平臺,對黨建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利用互聯網為黨建文化建設提供的新機遇,提高黨建文化建設的整體質量。在新時期,我們必須充分認識黨建文化建設與互聯網發展之間的客觀實際,從全局出發,發揮互聯網的新渠道、新載體、新平臺功能,提高黨建文化的整體水平,促進黨的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 互聯網 黨建文化 建設
一、黨建文化概念
文化是社會的靈魂,黨建文化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百年來黨不斷發展自身、完善自身所形成的文化成果。有學者指出,黨建文化由黨的政權理念、政治心理、價值取向、歷史傳統、思維方式、情感態度、倫理道德、標識符號等范疇所構成。[1]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只有提高黨建的科學化水平,我們才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積極探索把握共產黨執政的規律,社會主義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定地面對難題,化解矛盾,客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2]一個政黨能夠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就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取向,這種價值取向的形成過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黨建文化的行程過程。因此,我們認為,黨建文化是思想、組織、行為和精神的綜合,是黨在取得國家民族獨立和開展經濟建設過程中形成了寶貴財富。在世界政黨中,只有中國共產黨具有這種獨特的黨建文化,只有中國共產黨在不斷實現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政黨文化體系。從這一點說,我們可以把黨建文化看作是中國共產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文化符號。
二、黨建文化特征與功能
(一)黨建文化的特征
黨建文化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文化形式,除了具備文化的一般特征以外,還具備其他較為獨特的特征:
第一,黨建文化具有先進性的文化特征。何為先進行,為什么黨建文化必須具備先進行的特征?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國的執政黨,肩負著帶領全國人民實現社會進步的歷史使命,因此中國共產黨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理論作為自身發展的武器,吸收工農商學兵等社會階層中的先進分子,組成了國家發展的核心力量。這一點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共產黨黨建文化的先進性。只有具備先進行政黨,才能帶領我國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第二,黨建文化具有動態性的文化特征。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的核心要素,因此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黨的目標和主要任務也會隨之變化。因此,我們認為動態性就是中國共產黨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的與時俱進的根本屬性。在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任務是帶領全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解放;解放后的任務是帶領全國人民發展經濟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與此相對應的黨建工作和黨建文化也必然有所不懂。
第三,黨建文化具有開放性的文化特征。中國共產黨在發展自身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政黨的發展理念,也亟需失敗政黨的歷史教訓,通過這種不斷的文化吸收和融合,提高中國共產黨黨建工作的質量,構建先進的黨建文化。[3]應該說,開放性特征是黨的先進性的根本保證,是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不斷提高的文化基礎,是黨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的文化紐帶,是黨在瞬息萬變的外部形勢下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武器。
(二)黨建文化功能
黨建文化是黨建工作的靈魂和綱領,是黨建工作的方向指引。黨建文化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發展黨建文化是引領我國社會向前發展的基礎。黨建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相結合的文化產物,深刻的放映了我國社會的現實。當前,我國社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文化發展的方向,黨建文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從社會整體來看,黨建文化是我國社會文化的先導,我們必須充分到黨建文化不僅僅對黨的發展存在重要影響,而且通過當的發展影響我國社會的方方面面。
第二,發展黨建文化,有利于推動政黨自身的發展。在現代政治體系中,政黨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黨建文化是一個政黨在從事政治活動、引領社會發展中所表現出的價值觀念。推動政黨進步和發展的潛在影響因素是黨建文化,通過文化的力量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往的歷史經驗已經表明,科學的黨建文化可以有效地為政黨的發展指明方向。
第三,科學的黨建文化可以凝聚黨的力量,加強黨的團結,增強黨的和諧。世界政黨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黨內團結對于政黨來說至關重要,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良好的黨建文化是聯系黨內成員的無形力量,可以讓黨內成員形成統一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三、互聯網為發展黨建文化提供了新機遇
文化的形成離不開時代發展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互聯網的發展為黨建文化在當代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
第一,互聯網為黨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互聯網是當代科技發展的產物,是更為便捷和高效的信息傳播平臺。通過互聯網,黨建文化的思想和理論有了更為有利的傳播工具和傳播渠道。[4]通過互聯網,黨建文化可以影響更為廣泛的受眾,提高了黨建文化的影響能力。同時,互聯網可以將文字、音樂和影響等內容進行集成處理,提高了文化的感染力,有助于人們進一步理解黨建文化的內涵。
第二,互聯網為黨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渠道。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黨建文化的行程離不開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互聯網通過科技的手段在黨和人民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近年來,各級黨委高度重視網民民意,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廣大網民進行溝通,開通各種網絡信息渠道,這些做法拉近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距離,是黨能夠快速了解人民群眾的心聲,為人民群眾辦實事。黨建文化就是在黨和人民群眾的互動中不斷發展和進步。
第三,互聯網的發展加強了黨內民主建設,是黨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互聯網,信息可以進行有效溝通,從而避免了信息的不透明。互聯網搭建的信息平臺為民主決策提供了陽光施政的良好空間,讓人民群眾更加了解黨的政策。黨務公開得到進一步強化,黨的工作在互聯網中得到人民的全程監督。人民的意見和聲音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匯聚,使得互聯網成為發展民主的重要途徑。互聯網的發展給黨建文化以新的發展形式,也給黨建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四、運用互聯網推進黨建文化建設的對策
黨建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需要黨務工作者依托外部環境調整黨務工作的方式和手段。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如何運用互聯網加強黨建文化建設,各級黨委需要強化網絡管理、提高互聯網運作能力,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平臺實現黨建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一方面,黨務工作者必須提高對互聯網的認識,提高利用互聯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傳統的黨務工作者忽視對網絡的運用,依然利用傳統的工作方式開展黨務工作,在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這種工作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政黨工作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使得我們不能再墨守成規。黨建工作關系到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是加強黨建工作的重要維度。[5]從這一點說,各級黨委應該主動推進互聯網應用,將互聯網作為加強黨務工作的重要工具,讓黨建文化在互聯網空間落地開花。通過互聯網平臺,加強黨在社會領域的話語權,這是提高黨建文化的重要途徑。黨的領導干部要主動研究互聯網的發展特點和發展趨勢,深刻認識互聯網對于當前政治生態的影響,利用互聯網的特點和優勢改善黨建工作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特點。另一方面,從戰略全局謀劃和推進“黨建網”建設。充分運用互聯網開展黨的建設,需要從戰略上將互聯網納入黨的建設范疇中總體考慮,整體推進。要加強系統性思維,構建科學有效的黨務工作系統,依靠完善的黨務工作系統提高黨建工作質量,完善黨建文化發展。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黨建文化是思想、組織、行為和精神的綜合,是黨在取得國家民族獨立和開展經濟建設過程中形成了寶貴財富。我們必須結合當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現實,將黨的建設和時代發展相結合,促進當代黨建文化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林志彬.黨建文化是新時期黨的建設生命力的延伸[J].社科縱橫,2015,(03).
[2]房廣順.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N].沈陽日報,2011-05-09.
[3]李海鳳.以網絡化建設推進基層黨建工作[J].人民論壇,2017,(10).
[4]陳松生.推進智慧黨建的實踐框架[J].黨政論壇,2017,(08).
[5]王建國.互聯網+黨建:思路創新與平臺建設的思考[J].理論界,2017,(08).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