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鈺
【摘要】資產管理直接影響公司經營利潤。A公司以資產循環管理為基礎,以“兩個標準,三流并行,四重管控”為工作核心,重新梳理新增資產、存量資產以及逾齡資產管理流程,實現優化經營基石的目標。
【關鍵詞】資產管理;財務系統;生產系統
一、管理目標描述
(一)專業管理的現狀
A公司固定資產的數量和質量將直接影響公司的經營績效。進一步夯實固定資產管理基礎,提升固定資產管理精益水平,保障公司收入來源和投資收益顯得尤為重要。A公司雖然不斷深化資產基礎管理工作,但在資產新增、日常運行和退出管理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專業管理的思路
A公司結合當前資產管理現狀,以賬卡物一致為基礎,以資產管理為一條主線,建立新增資產“模板”和“評級”兩個標準,開展資產信息流、實物流、價值流管理,建立“分析一通報一督促一整改“四重管控把牢逾齡資產出口關,做大做優資產規模,穩步提升公司經營效益的目標。
二、主要管理做法
(一)“兩個標準”嚴守新增資產入口關
新增資產主要包括A公司投資資產和接收資產。A公司以模板和評級為抓手實現新增資產的標準化管理。一是以標準模板為依托,從源頭保障資產的信息完整、準確、可靠;二是創建評級標準,結合主客觀因素,提供接收資產的順序支撐,雙管齊下,通過模板管理和評級管理共同夯實資產基礎。
1.標準模板——統一業務與財務共同語言
A公司資產管理涉及范圍廣、工作量大、專業性強,人員流動性較大,各專業管理的資產劃分標準各不相同,業務人員在操作系統時容易出現不規范的行為,導致資產的賬卡物對應出現差異。針對這一問題,公司打破專業壁壘,采取標準模板,將財務管理前置化,與前端業務部門形成溝通機制,建立典型設計與資產類型對應關系,用同一種“語言”實現新增自有固定資產的業財融合。
前端業務部門在資產投運時,按照模板錄入設備,能有效避免設備臺賬錄入、資產卡片建立時的缺失,確保設備錄入的完整性,保障資產設備的對應。財務人員在接收工程轉資資料時,按照該模板核實必建設備和選建設備。當發現必建設備存在缺失時,及時與前端進行溝通,敦促前端部門整改到位,形成預警機制。
2.評級標準一—創建接收資產統一標尺
A公司對資產實行全過程精細管理,根據退役或改造情況及時調整資產屬性,采用評級標準評定接收用戶資產的優先順序。A公司結合創建統一標尺來衡量接收資產,設定五級接收標準。
(二)“三流并行”細化資產管理顆粒度
資產實物流、信息流、價值流貫穿A公司資產全壽命各環節始末。通過“三流并行”的舉措,公司夯實資產的管理基礎,細化管理顆粒度,筑牢公司經營基石。
1.運用信息集成實時管控資產“實物流”
A公司利用財務系統與實物標簽的高度集成,分析解決設備采購建設源頭信息不準確、實物資產轉資質量不高、投資效益評估粗放等實際問題。
(1)構建管理制度標準
A公司編制《存量設備實物標簽賦碼及應用工作方案》,明確跨業務流程的協同優化和不同類型設備貼碼的差異化,以資產分類為基礎完善實物標簽貼碼規則。
(2)梳理部門崗位職責
運檢部作為牽頭部門,負責編制存量設備實物標簽賦碼建設工作方案;負責存量設備賦碼、實物運檢業務應用;牽頭組織開展存量設備信息關聯追溯;組織存量設備標簽安裝培訓、具體實施及驗收工作。其他業務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開展相關工作。
2運用系統無縫對接實時共享資產“信息流”
設備從物資采購到形成資產的全過程,只要一個環節出現差錯,就會造成資產信息不準確,從而無法準確對應到現場實物,造成賬卡物不相符。A公司協同梳理財務系統、生產系統的資產管理模式,實現無縫對接,建立健全界面清晰、內容嚴謹的規范與流程,確保信息流全過程一致性。
(1)比對系統的資產信息
A公司隨機抽取財務系統的固定資產卡片信息與生產系統的設備臺賬信息,對其中的資產狀態、設備名稱、坐落地址、設備型號主要字段進行比對,精準鎖定疑似問題卡片。
(2)明確信息的校驗規則
為杜絕業務部門隨意修改設備臺賬信息,A公司以制度形式明確,并落實到系統控制,明確“三不同步”校驗規則:第一,若設備類型與之前設備不一致,不能同步;第二,若修改有價值的資產性質,不能同步。第三,若修改附屬設備信息,對應主設備必須做好賬卡物對應,也不能同步。
3.運用資產價值區間源頭管控資產“價值流”
價值流一致性主要體現在資產賦值合理性、轉資及時性等方面。A公司根據工作經驗,利用財務系統梳理出價值不合理的資產清單,追溯原項目的轉資過程,找出癥結所在并加以整改。
(1)運用財務系統查找源頭問題
為有效解決增量資產卡片建卡慢,增資不及時,賦值不準確等情況,公司利用財務系統各項功能及時發現問題,通過工作預警單的方式提示到各業務部門,促進業務部門查實原因,源頭整改。
(2)建立資產價值區間保障價值流準確
為提升資產賦值合理性,公司建立資產價值區間,比對項目轉資資產是否在合理的價值區間內,保障財務決算與現場實物價值的一致性。
(三)四重管控”把牢逾齡資產出口關
A公司以“分析一通報一整改一監督”四重管控為載體,建立逾齡資產的退出管理機制,把牢逾齡資產出口關,夯實資產末端基礎。
1.建立分類分析制度
財務部利用財務系統導出逾齡資產明細清單,按照單位和資產類別分別對逾齡資產開展分析,制定逾齡資產管理策略。將分析結果分別傳遞給實物管理部門。實物管理部門將逾齡資產作為重點盤點的對象,通過鑒定評估判斷逾齡資產的健康狀況。
2.建立定期通報制度
A公司每月編制《逾齡資產退役管理情況專項通報》,對逾齡資產狀況進行綜合評價,以問題清單的方式通報不合規仍在利用的逾齡資產,業務部門加快報廢流程,剔除劣質無效資產,加固有效資產基礎。
3.建立督促整改制度
各責任主體收到問題清單后,開展整改工作。公司定期對不合規的責任主體“回頭看”,根據檢查發現問題,聯同運檢部查找資產管理流程的薄弱環節,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風險提示,督促整改,防微杜漸,筑固資產管理大堤。
4.建立協同監督機制
公司成立長效機制,共同監管即將報廢和已經報廢的逾齡資產。實物管理部門將需報廢的逾齡資產信息傳遞至實物資產使用部門,敦促其盡快安排報廢,同時將信息反饋至財務部門、生產部門,共同敦促完成逾齡資產的報廢手續,夯實資產基礎,實現筑牢公司經營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