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 要:財政稅收是國家體制的經濟表現形式,制定現代化的稅收體制能夠為國家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經濟保障,同時能夠為國家治理現代化發展奠定基礎。因而要求能夠在我國的稅收體制改革中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建立起一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財政稅收體制和格局。科學發展觀是立足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的發展經驗,所提出來的適應當時社會發展需求的重大戰略思想,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積極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對于財政稅收體系的科學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 財政稅收體制改革 推進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01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要求能夠完善我國稅收制度,提高我國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體系的建設。而如何展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必須要以科學發展觀作為主要的統領思想,實現對當前財政稅收體制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科學發展觀統領下財政稅收體制的主要任務內容,并且指出如何有效的展開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創新,實現我國國家治理的現代化發展。
一、財政稅收體制存在的問題
1.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不全面
早在之前我國就實現了分稅制改革的目標,其主要是為了更好的解決中央集權同地方分權之間的關系,從而保證財政對于中央和地方的分配方式,調動地方和中央的積極性。但是經過多年的嘗試分稅制改革并不能夠有效的改變政府的收入的分散幸虧,如在省級以下缺少規范化的制度,導致鄉鎮的預算收入難以維持政府的運轉,為了維護正常的運行,地方政府采用分稅制改革制度外的措施增加政府的收入,以便維護政府的正常運行但是事實上,該種方式大大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預算的難度,不利于我國稅收治理的現代化發展。
2.財政稅收的監管力度不足
眾所周知,在當先的財政稅收制度下,存在著一些重復性的行政性收費,并且對于稅收監督管理的執法力度不強,導致出現亂收稅等現象,因而影響財政稅收預算收入的科學性,導致財政稅收的外流,增加了國民的稅收負擔。
3.稅收治理不科學
在財政稅收體制下中央占據著主要的財政權利,省市政府緊隨其后,由上自下的稅收權利的降低同地方稅收自付盈虧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我國稅收治理的矛盾化發展。對于農村稅收治理而言,其不利于我國農村村民的收入的增加,不利于縮小城鄉的發展距離,更不利于推動我國全面科學可持續的發展。
可以說,在十一五期間,財政稅收的發展面臨著較大問題,影響著我國國家治理的現代化發展。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的財政稅收體制的任務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的財政稅收體制改革要求能夠從各項財政體制的建立健全入手:
1.健全財政體制,推動各個地區的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發展
在分稅制體制改革背景下我國財政發展仍舊面臨著地方財政收入不足的現象,嚴重危害我國財政稅收的科學性發展。因而要求能夠實現中央和地方的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發展。
2.要求完善財政預算管理制度
預算的完整性和透明性能夠提高國家的財政管理的科學性。首先是要求能夠完成預算體系,勉強對預算的科學性貶值,取消預算外資金的支出,實現對政府所有財政稅收的有效監管,從而才能夠有效的展開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其次是要求能夠建立健全管理預算制度,即建立規范的稅收收入管理體系,通過規范預算編制方案,對于預算的內容進行細致化劃分,提高地方對于稅收預算收入的統籌管理,才能夠有效的提升地方的財政稅收的管理的科學性,發揮財政稅收的公共服務支持。
3.建立健全預算公開制度
財政信息的透明度直接影響我國政府的服務職能的貫徹和落實。政府在編制預算方案過程中,只有細化預算內容,并且將其進行信息披露,才能夠加強社會對財政稅收的監督,推動各種責任的落實,從而實現預算方案的有效落實。
4.完善稅收制度建設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下的財務稅收體系改革要求能夠以“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為原則,層層推動稅收制度結構改革,規范稅收的分配,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效率的發展,才能夠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因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下的稅收制度建設要能夠全面協調地方稅種和中央稅收在種類、管理等的差異,通過培育地方水中的方式,提高地方對于稅收的權,以便提供地方能夠利用財政稅收展開地方公共服務的建設,縮小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的財務稅收體制改革內容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下的財務稅收體制改革要求能夠以農村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委主要的目標,進一步縮小城鄉發展不均衡的現象,推動我國財政稅收制度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1.以統籌協調農村的公共產品供給制度
對于農村的財政稅收體制發展而言,其同城市發展具有一定的差異,它的稅收收入結構不需要承擔公共產品的供給和籌集,但是在事實上,農民需要對公共產品的供給付出稅率,這大大加大了農村村民的財政稅收負擔,因而要求能夠基于農村的實際發展情況,統籌兼顧農村同城市的差異性所在,改變我國公共支出政策,加大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力度,盡快建立起城鄉一體化的供給體系。從而實現城鄉公共產品供給的平衡性發展,盡快的縮小城鄉發展的差異。
2.以人為本,完善農村財政的投入結構的合理化發展
城鄉發展不均衡一直都是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重難點所在,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下的財政稅收體制要求能夠基于農村村民的實際需求,加大對三農問題發展的項目投入建設,從而保證農村的投資行為能夠獲得利益。如地方政府能夠立足于農村的實際發展,實現對其農業發展的項目進行投融資,推動農業的根本性發展。如在農村項目的投入建設中,要求中央政府能夠主動承擔其風險大、效益高的農村發展項目,并且為農民的投資建設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環境。以農村村民展開農業產業化發展,國家要能夠為其提供必要農技專業人員提供技術支持,提供形式多樣的投融資服務,引導農民展開科學有效的投資活動。
3.可持續發展農村的稅費制度
在農村稅費改革中其根本目的在于能夠減少農民負擔,推動農村的發展。因而要求能夠采用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對不同地區的農村稅費制度進行有效的改革。如對于農業集約化發展的農村地區,要能夠加大對其的財政支持,而非是通過稅費的減少來推動農村的發展。
總之,以可續發展發展觀為統領下的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最關鍵的還在于能夠建立有效的財政稅收監督體制和提供透明的收費標準。從而才能夠帶動城鄉的經濟平衡發展,并且能夠有效的統籌地方和中央的稅收制度。
結語
綜上所述,科學發展觀強調要認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基于發展實際,將其作為推進改革的根本依據,因而在面對我國財政稅收體制存在的問題時,要能夠保證深度分析,深刻的把握在該階段我國發展所面臨著的挑戰,并且自覺的走科學發展道路,為中國特色社會開拓新的了前景和道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要求能夠以農村稅收體制改革為主要切入點,才能夠有效縮小城鄉發展距離,實現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推動財政稅收體制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早日實現偉大中國夢。
參考文獻
[1]白慶敏.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6(21):52-53.
[2]董春付.關于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模式創新與規范化發展研究[J].中國市場,2016(11):123-124.
[3]孟慧超.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模式創新與規范化發展研究[J].農場經濟管理,2015(06):30-32.
[4]高培勇.由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到匹配國家治理體系——關于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基本取向的討論[J].財貿經濟,2014(0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