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教學方法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本文闡述了“問題探究式教學”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通過創建問答環境、提煉優質問題以及活躍學生思維三個方面著重探討了“問題探究式教學”在課堂中的滲透方法,旨在為教師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問題探究式教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課堂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1
引言
“問題探究式教學”即是通過問答來引出教學主旨,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的過程,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培養新時代人才的基礎所在,只有正確運用問題探究法來促進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滲透才能使學生思想端正、品行良好,為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穩固的基礎。
“問題探究式教學”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首先,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其價值觀念和思維意識還在形成階段,很容易被物欲橫流的社會所干擾,核心價值觀的作用即是幫助學生清楚的認識到該作什么,不該做什么,對其以后工作和生活能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在滲透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問題探究法的價值主要是提高教學效率,明確教學目的,使學生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思政教材中的抽象性概念,從而加深印象,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生活中,確保教學成效。
其次,問題探究法的內容是提出問題、創設環境、探究解析、得到答案以及實踐應用,換句話說就是教師根據教材內容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思考和解答的過程,新課改要求教師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上,問題探究法能幫助教師將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課堂的實效性。學生剛開始在接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可能只了解表面意思,很難將其延伸到生活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問答情境,使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1]。
一、“問題探究式教學”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1.創建問答環境
教師在創建問答環境時要具備思考性、創新性和矛盾性的特點,學生從開始會對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隨之展開分析,探尋出問題的答案。傳統的教學多以理論敘述為主,內容單一枯燥,學生很容易出現厭倦心理,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問題探究法能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通過對教材概念的靈活改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得到答案后會獲得滿足感,增強其自信心,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以政府的職能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創建教學情境,提出這樣的問題:現在的生活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你認為富強是什么、民主是什么、文明是什么、和諧又是什么?請你從學生的角度談一談你能做些什么?學生通過回答這些問題能對核心價值觀有了大致的理解,而開放性強的問題也能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使其以后面對誘惑時也能具有辨別是非和堅定信念的能力。
2.提煉優質問題
提煉優質問題即是指教師在備課階段要制定教學計劃,明確教學目標,根據教材內容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問題,要貼近學生的生活,達到教育的目的。教師可以根據核心價值觀中對社會提出的要求提出問題,讓學生列舉出近期引起社會輿論的正能量事件和負能量事件,提出問題:如何弘揚正能量?負能量事件發生的原因及應對措施?這些事件反映了教材中的哪些思想觀念?公正法治是什么?自由平等又是什么?學生可以通過回答問題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和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避免了以往課堂的厭學心理,也能使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為深刻。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問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差異性,每個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接受能力都各不相同,若提出的問題過難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喪失自信心,不利于知識的積累;若提出的問題過易達不到提升的目的,就失去了問題探究教學的意義[2]。因此,教師要權衡問題的難度,盡量由簡至難成梯度進行,或者給學生多個問題選擇,這樣既能為優等生創造足夠的提升空間,又能增強后進生的自信心,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目的。
問題探究式教學不僅僅局限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答,還要轉變過去的思路,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學生可以互相提問,也可以自問自答,問題的選取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使其更愿意加入到問題討論中,提升課堂的參與度,發揮教學的價值。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建立微信交流群,定期發送時事新聞,學生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國家大事,還能為以后學習中問題的提出和解答奠定基礎,學生和學生之間也可以針對時事新聞展開討論,通過互動交流既能增強同學之間的友誼,又能取長補短,完善自我,實現合作學習,共同進步。
3.活躍學生思維
活躍學生思維的方法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來完成。教師布置預習作業,要求學生提出與教材相關的有價值的問題,學生可以自行查閱資料,也可與同學之間合作,獲得問題并找到正確答案。對于開放性的問題來講答案都不是統一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到見解,但是要及時糾正其思想偏差,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中的最后八個字是對個人價值的要求,具體來講即是要做一個熱愛祖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友好善良的人,教師在講民族精神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引入價值觀中的內容,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以組為單位提出問題。有的學生提出“我們作為學生應該怎樣踐行這八個字”,還有的提出“如何在生活中的小事中做到誠實守信”等等,再讓學生們通過交流和討論得到問題的答案,這個過程就能達到思考和學習的目的,在生活中也能堅持做一個“三觀正”的人。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轉變傳統守舊的教學思想,總結問題探究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不斷完善和豐富教學內容,為以后的課程設計提供參考依據。教師還要發揮問題探究教學方法的最大價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努力學習,成為滿足社會需求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孫瑩.參與式教學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探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8.
[2]鐘育偉.“問題探究式教學”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250-251.
作者簡介:李杭錦(1990.11—),女,云南普洱人,哈尼族,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