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芳
摘 要:一篇文章,無論是對一件事的敘述、人物和情境的描寫、對一件事的介紹,還是對某一觀點的闡述和討論,都是直接或間接表達的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傾向。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和激勵作用,產生美和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不斷受到真善美的影響和感染。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通過學生大聲朗讀來實現的。忽視朗讀會影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及感悟。
關鍵詞:朗讀訓練 朗讀技巧 朗讀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1
時代在進步,觀念在更新,新的理念,新的思潮在影響著人們的教學方法,然而,一些教師忽視了朗讀的訓練和指導。學生在朗讀時表現出隨意的態度,很難練習朗讀的基本技巧。這將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整體效果。這是由語文學科所傳授的知識的統一和思想境界的提高所決定的。
不注重朗讀,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在積極的心理狀態下學習語文的基本知識,感受到語文的藝術感染力。在朗讀的過程中,如果在語文教學中沒有朗讀的重要性,則是幫助學生理解單詞、段落和章節情感的重要手段。經驗表明,良好的語文閱讀訓練有很多好處。
一、能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事實上,在教學中應盡量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內容,帶上問題朗讀,可以分組讀,男女生對讀,比賽讀,不論是放錄音或是教師范讀,通過多種方式是學生讀通順、讀熟練、讀透徹。只要朗讀得好,創造一個情境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進入一個積極的學習狀態。在教學《壯麗的青春》時,通過范讀“50米,馬不動!40米,馬不動!30米,馬還是不動!”這三個短句,三個遞減的數字,三個馬不動,三個感嘆句。在讀中反復渲染“千鈞一發”的險情,節奏漸快,語調減慢,語氣強。
二、能促進對課文思想感情的深入理解
教學經驗豐富的語文教師總是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思考文章的意義、心情和魅力(包括文字、段落和章節),想象作者在寫作時的情緒和心境,這樣,他就把自己當作一個作者,用閱讀代替作者說話。代替作者表達一定的思想和感情。毫無疑問,這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對語文的理解和品味。例如,《坐井觀天》讓學生可以自由閱讀,思考:鳥在哪里?青蛙在哪里?根據學生的回答,用筆簡單的黑板上畫上“鳥”和“蛙”的位置,然后讓學生以“鳥”和“蛙”的角色讀課文。想想為什么“鳥”和“青蛙”對天空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學生們通過角色閱讀來了解真相。
三、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以課堂為基礎,為學生提供現代課堂教學的培訓平臺,是在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下,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時包括學生與媒體)。在課堂教學體系中,師生之間有序的對話是完成這種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形式和渠道。在學生說話的過程中,不斷巡視,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和用詞,并教導他們說話清晰、完整。用示范法控制說話速度,使學生養成正確、有序、完整的說話習慣。學生們知道該做什么,該怎么做。學生在課堂上答得好,給出學生表現好的理由,極大地提高了學生正確思考的能力。
四、情景朗讀有助于思想產生共鳴
不斷的閱讀訓練可以增強說話的能力。例如,讀《十里長街送總理》時,可以配以“哀樂”,在大銀幕上慢慢展示靈車。男女人老少都淚流滿面。隨著這個場景的聲音,老師正在聲情并茂地讀課文。這個生動的場景和莊嚴的閱讀將感染學生。每個人學生讀起來都都如泣如訴,真摯感人。
大聲朗讀有很多好處。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然而,在目前語文教育的影響下,目前的語文教學閱讀訓練并不多,而是少了閱讀訓練,甚至可以說注重不夠或被忽視了。作為一名語言教師,我們應該重視閱讀教學,抓好朗讀會取到事半工倍的效果。當然,學生的朗讀能力不是一時之間形成的。這是由于實踐的不斷改進、勤奮的閱讀、思考和反思的結果。因此,教師不能急于取得成績,應該在多訓練的前提下求得質量。為此,教師必須首先學習課文,先為朗讀的要求做好準備;其次,有計劃地規劃師生的閱讀活動,使閱讀、討論、點撥、話語是有機結合的,讓學生真正掌握從真實經驗到理性的最佳閱讀方式。
閱讀培訓的質量大致分為三個層次:
1.正確的朗讀
這必須是正確的語音,適當的停頓,不錯不漏不添字,,這是最基本的要求。閱讀說明介紹事物的文字,可以達到正確的閱讀。例如,學習《迷人的天山牧場》,通過了解天山牧場的特點,晴天,多雨,黃昏和夜景,學生們對祖國的熱愛也會被激發。
2.流暢的朗讀
根據課文的特點,教學的重點、難點,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學生可以利用個人閱讀、小組閱讀、領讀、范讀、配樂讀、分角色讀、表情讀等方式,讓學生進入情境了解和掌握閱讀技巧。正確把握聲調的屈折、聲調的輕重緩,并連貫地讀出來,是進一步的要求。
3.傳神的朗讀
要通過讀,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通過讀,與作者產生共鳴,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達到思想的深化,這是最高的要求。
結語
實踐證明,“閱讀”是教學的組織中心,但語文課實際上是閱讀課,是語言和能力的培訓課程。因此,語文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傳授學生能力。不能忽視對課文本思想內容的理性和全面把握。一定做到心中有數,首先是備好課。可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時施教,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侯金風.小學語文教學應加強朗讀訓練[J].學周刊,2011(8):139-139.
[2]杜訪.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訓練[J].吉林教育,2013(13):126-126.
[3]楊立妙.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加強朗讀訓練[J].小學時代(教師),2009,10(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