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文華 初鈺華
摘 要:通過介紹國外養老護理員培訓機構的準入要求、師資資質、培訓學員納入標準、培訓內容、培訓模式、監管機構、培訓標準等相關內容,為我國養老護理員的培訓改革與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養老護理員 培訓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1
一、相關概念
1.養老護理員
我國《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培訓標準》對養老護理員概念進行了明確的定義:是指對老年人生活進行照顧、護理的服務人員。
《澳大利亞教育詞典》定義“培訓”為:獲得與某一特定職業有關的規定技能的教育過程;本質是使受訓人員具有一定的技能或能力。
2.國外養老護理員培訓現狀
我國的養老護理員培訓發展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培訓體系,目前還存在較多的問題。而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些發達國家,在探索解決養老問題中,積極加強養老護理員的培訓工作,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培訓體系,其規范化的培訓值得借鑒。
2.1培訓機構有嚴格的準入標準
在澳大利亞,培養養老護理員的培訓機構必須進行注冊,并要求注冊培訓機構(RTO)要有員工、設備設施、材料等資源配備;
在美國,申請成為一個養老護理助手培訓機構,前提必須是注冊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是法人企業,能提供專業的教育與培訓,并且申請要求非常嚴格;
2.2培訓的師資有嚴格的資質及考核能力的要求
澳大利亞的培訓教師需擁有培訓與評估證書(TAE40110)四級或同等能力、擁有相關專業能力、符合當代需求的行業技術、繼續發展關于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知識和技能、培訓與評估能力,評估要求在養老護理員工作場所而不是在培訓機構;英國培訓考核必須由職業勝任力評估員收集學習者在工作場所的表現證據以評估其勝任力。這種考核方式不僅考核了培訓師資的能力,而且直接檢驗了養老護理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實現了理論水平到實踐能力的轉換,使養老護理員很快過渡到工作狀態。
2.3培訓的學員有明確的培訓納入標準
為了保證培訓的有效性,國外對養老護理員培訓的納入對象有嚴格的要求。在英國,參加養老護理培訓需要有良好的讀寫能力和計算能力,有的甚至要求有英語和數學兩科的普通中等教育證書(或同等學歷); 日本的要求亦是高中學歷;澳大利亞學員需要有與相關課程水平相適應的讀寫能力與計算能力,所以在開課開始前學生將進行讀寫能力與計算能力評估,確定學生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所學課程,除此之外,還需提供警方無犯罪紀律的證明。
2.4培訓的內容明確按照國家職業標準執行
英國的養老護理助手的培訓內容是依據《國家職業與學分框架》(QCF)中規定的內容選取相應等級所對應的學習內容,完成所學內容及規定的學時方可得到相應的證書;澳大利亞要求嚴格按照培訓包里的內容來進行培訓,其中包括職業能力標準、職業培訓標準、考核標準;日本的介護培訓內容主要通過學習基礎科目、專業科目及介護實習過程來完成,培訓時間需達到1600~1800學時。
2.5培訓實施等級分層
澳大利亞、德國、日本、英國、美國等均采用養老護理員分級培訓的模式。各級別養老護理員都可以在自身的專業層次的基礎上通過培訓追求更高的職業理想并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2.6培訓有相應的監督管理機構
澳大利亞的質量監督局(ASQA)通過對注冊培訓機構的監管來提高改進培訓的質量與管理;英國也有護理質量協會(CQC)、英國護理協會(UKHCA)等監督管理部門。
2.7培訓標準保證培訓的規范化
澳大利亞頒布了《注冊培訓機構標準》,規定注冊培訓機構(RTO)的培訓、評估策略及培訓實習要與行業和學員的需要相協調;運行必須保證質量;要保證學員的利益;對投訴和意見進行記錄并妥善處理;具有有效的管理政策;要依法遵守職業培訓要求等;2015年4月,英國護理質量監督會(CQC)頒布實施護理證書(The Care Certificate),該標準是建立在入職標準與國家最低培訓標準的基礎上,針對護理助手培訓中出現的問題而提出的,以期通過培訓標準加強養老護理助手的護理質量;日本則頒布《介護士福利士法》規定介護須經過專業培訓,修完規定的學分,資格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3.國內養老護理員培訓現狀
相較于這一部分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發達國家,我國培訓現狀堪憂。
3.1培訓機構缺乏準入標準與監督管理
我國的養老護理教育培訓體系不完善,養老護理員的培訓缺乏準入標準與監督管理部門,沒有政策規范約束,缺少評價機制,因此,難以提升與改進養老護理員的培訓質量。
3.2培訓內容不能滿足護理服務需要
在培訓內容和方式上過于單一,大多注重技能操作,缺少系統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學習;培訓專業化程度不高,難以滿足老年人日益豐富的照護需求;缺乏系統、規范、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料和教育經驗,導致培訓效果不佳。
3.3培養層次沒有明確的界定
老年人有不同的需求,我們應依據老年人不同的需求給予不同的護理服務,然而我國目前對老年人提供的服務多以生活照料為主,缺乏高層次的護理服務,同時也忽視了不同等級養老護理員的培養,對人才沒有很好的定位發展。雖然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加快了養老培訓的發展,并對養老護理員職業等級劃分及職業鑒定要求等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但相應的培訓規范并沒有及時跟上。
3.4缺乏規范化的養老護理員培訓
雖然我國針對養老護理員的研究并不多,但一些學者還是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如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培訓及需求的現狀調查、培訓模式的探討、養老護理人員分層培訓的可行性研究。綜上所述我國對養老護理員的培訓處在調查、探討、研究、探索階段,沒有形成真正的正規培訓、考核、職業準入模式等等,各地區養老護理培訓水平參差不齊。
二、總結
縱觀國內外養老護理培訓的現狀,我國的培訓缺乏規范性,嚴重地阻礙了我國養老護理隊伍的建設,鑒于與國外教育培訓水平、管理體系還存在較大差異,完全照搬國外的經驗并不適合我國現實情況,但其規范化的培訓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所以我們必須在深入了解我國養老護理員教育培訓現狀的基礎上,發現存在的問題,緊扣我國的養老護理教育培訓政策,結合我國目前能夠達到的現實水平,科學、合理地提出規范化培訓的建議。
參考文獻
[1]何蕓.中國家庭結構變遷對養老保障的影響研究[D].遼寧大學,2007:7-8..
[2]彭佳平.上海市老年護理供需現狀及對策研究[D].復旦大學,2011:8-10.
[3]任秉元,張詩曼.淺析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J].現代經濟信息,2009(22):230.
[4]黃菲,張會君,謝杰梅.國內外養老護理人員培訓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1,25(1):189—191.
[5]葉志君,趙光斌,林敏,等.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態度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8(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