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水
中圖分類號:D63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3-0-02
我國事業單位受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逐漸開始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我國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激勵制度是當下主要應用的手段之一,這不僅僅是事業單位順應社會環境之后所做出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改革,也是完善我國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舉措。我國激勵制度發展還不成熟,與我國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結合也并不完善,導致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依舊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還需要進行完善與優化。
一、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與現狀
1.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特點
資本化、人才化與人性化是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主要特點,也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做出的適應與改變。高級技術型與知識型的人才是我國事業單位中急需的人才資源,事業單位中缺少相關人員的現狀嚴重阻礙了事業單位的發展與進步,我國如今的經濟產業已經逐漸由以重工業為主轉變為以第三產業服務業為主不斷發展,事業單位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積極進行改變,注重知識產業與智力產業,在進行人才管理過程中,按照每位工作人員的優點以及特長科學合理的安排相應的工作崗位,有利于推動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與不斷創新。
2.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現狀
我國事業單位目前使用的是在計劃經濟體制環境中出現的人事管理制度,部分事業單位已經在結合激勵制度等新的發展模式進行創新,但依舊受制于舊的人事管理制度,依舊是對之前的人事行政管理制度的延續與填充,使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無法充分革新與發展,如一些全額撥款或是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中,而編制內的員工工作只能夠有國家或是相關部門進行篩選,也不能隨意解聘,人才安置渠道較為狹窄,不能使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將工作人員安排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對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產生不利影響,在制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發展與創新工作的同時,對事業單位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的發揮也產生不良影響。
二、激勵制度的含義與優勢
1.激勵制度的含義
通過金錢或是其他的方式對優秀員工進行監理,配合制定科學、合理的員工管理制度,建立與完善相關的獎懲制度是激勵制度的全部內容。激勵制度的出現主要是通過滿足工作人員在物質與精神方面的合理要求,更好地引導員工按照單位的發展目標完成相應工作,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同時,也有利于發揮員工的創造能力,為事業單位創造更多的價值。激勵制度的出現不只是滿足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改革的需求,還是為了滿足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優化配置的不斷發展的要求,總而言之,激勵制度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占據重要的應用位置。
2.激勵制度的優勢
舊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嚴重阻礙了事業單位的發展與創新,而激勵制度則有利于事業單位的發展,并為其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提供更好地發展建議與途徑。激勵制度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應用中的優勢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2.1員工積極性
員工積極性是工作過程中對工作結果產生直接影響的主要因素,不斷地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有利于更好地完成事業單位的發展目標,更好地完成工作步驟,保證工作過程的順利與工作結果的完整。事業單位積極使用激勵制度,通過不同的獎勵方式更好地滿足員工的精神與物質的合理要求,不斷的促進員工積極性的提高。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完善與改進,促進員工之間正確的良好的競爭關系的展開,使員工在良好的競爭環境中不斷的加強自身能力的進步,并在本職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不斷出現新的靈感。良好的競爭環境有助于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提升,有利于更好地完成事業單位的工作目標。激勵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有利于使員工更加明確相關的獎懲機制與工作要求,有利于保證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提升凝聚力與協作能力,在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同時,對事業單位的發展創新也有重要的影響與作用。
2.2工作要求與規范
激勵制度能夠更好地在工作過程中使員工明確自身的工作要求與工作責任,避免因責任不明確而出現無人擔責,推卸責任的工作情況。明確責任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使用激勵制度時的一大創新與進步的舉措,促進員工更好地完成自身責任所包含的工作與目標。工作責任的確定有利于員工更好的認識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促使員工的工作能力不斷地進步與發展,有利于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2.3工作進步
激勵制度與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結合,有利于更好地優化與完善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結構,更為科學合理的安排人力資源,使事業單位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可以得到最大的收益,激勵制度地應用,也有利于最大程度的發揮事業單位中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按照“以人為本”的核心要求,更好地發揮了激勵制度的科學性,滿足事業單位的發展對人力資源管理結構的優化要求,員工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的發揮,有利于推動事業單位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有利于更好地促進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進步。
三、激勵制度體現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時的應用原則
1.適度原則
任何事情的發展與創新都需要講究一個分寸感,恰當的激勵方式是適度原則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工作中的表現,只有在實施激勵制度時小心的衡量與拿捏其中的分寸,才能更好的達到激勵的目的,實現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優化,避免出現過度的激勵事件導致員工工作熱情被激發的同時,還激發了員工的貪婪與私心的成長,使激勵制度不但沒有能夠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反而使整個事業單位的管理工作出現紕漏。
2.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表現,是在實行激勵制度的過程中,主要以事業單位為核心,建立標準、科學、合理的價值衡量準則,對立功或是犯錯的員工進行相應的獎罰,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賞罰分明,嚴格按照相關的管理制度辦事,不可徇私枉法,不可有失偏頗。
3.目標原則
激勵制度在實施過程中,有核心價值的目標的建立是目標原則在事業單位人事資源管理過程中的主要表現,這個重要的目標的建立,需要結合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工作重心,也需要結合事業單位中工作員工的價值與需求,只要這樣,才能完善目標的建立,為之后工作的完成奠定基礎。
4.雙重激勵原則
要注意在對員工進行精神激勵的同時也要對員工進行物質激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員工工作時的積極性,有利于員工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也有利于事業單位員工的凝聚力的產生與提升。這是激勵制度的雙重激勵原則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表現。如今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對于物質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單純的精神激勵已經不能滿足工作員工的生活需求,結合一定的物質激勵才能更好地完成激勵制度對于工作人員的影響,如年終獎或是在員工做出貢獻之后的獎金都是對員工工作熱情的提高手段,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兩者相結合,才能更好的實現激勵的效果。
四、激勵制度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事業單位的人事部門激勵制度過于簡單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吃飽穿暖,更需要吃的健康穿的舒服,相應的其他生活設備與環境也在不斷地發展,適應現代化社會的需求。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企業之間對于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為了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更高的薪資已經不足以成為企業競爭的優勢,更好的企業文化也成為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事業單位對于人才的需求同樣迫切,可部分事業單位的激勵制度發展過于緩慢,激勵制度的內容較為簡單,與企業相比,不能夠打動知識型與技術型人才的求職心。而部分事業單位在薪資方面的提升效果不錯,但卻因為過分注重物質激勵而忽視了精神激勵的作用,導致員工在工作過程中過分關注物質結果而忽視了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設,對事業單位核心文化的出現與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同時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產生不良影響。
2.事業單位相關機制的不完善
我國事業單位的人才招聘權利并不屬于該事業單位,而屬于政府與其他考核相關部門。事業單位的部分員工往往會出現不認真工作、遲到早退、工作時間處理私人事務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會影響到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嚴重影響到事業單位的進步與發展。其次,事業單位部分工作人員專業素質較差,在輔助人民群眾完成工作過程中出現不耐煩態度或是其他不良情緒,將自身的負面情緒發泄到無辜者身上,嚴重影響了事業單位的對外形象,嚴重影響了該事業其他單位員工的個人形象,甚至對其他不相關的事業單位對外形象也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而這些員工的存在,極大的阻礙了事業單位的發展與進步,破壞了人民群眾對事業單位乃至相關政府機構與部門的信任。第三,狹窄的升值空間以及按職位分配的員工待遇嚴重影響了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提高,對員工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產生不良影響,阻礙了事業單位的發展與進步。第四,事業單位對于激勵制度的不重視同樣也影響其發展與進步的腳步。
五、激勵制度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改進
1.結合激勵制度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在事業單位的發展與進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明顯,甚至成為了事業單位主要工作的組成部分。為了滿足事業單位的發展要求,加快事業單位的發展速度,應不斷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使管理人員更好地發揮管理作用,為事業單位的發展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與質量。事業單位在對知識型與技術型人才進行爭奪的過程中,要注意激勵制度的正確使用方法,注重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的雙重作用,合理提高員工工資與獎金,并且對員工進行事業單位核心文化的培養與教導,使事業單位的員工更具向心力與凝聚力,不斷地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對工作人員進行配置過程中,應注意科學合理的進行安排,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員工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其在自身擅長的工作中實現自身價值,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證工作結果的完整性與質量。事業單位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應注意對員工保障工作的進行,使其成為員工工作積極性不斷發展的基礎因素,促進事業單位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管理人員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時,應注意結合事業單位的相關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整與改良,死板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只能逐漸成為事業單位進步與發展的絆腳石,只有結合實際情況設計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才最適合當地事業單位的發展與進步。
2.激勵制度下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
首先,在編制內人員進行工作過程中,事業單位要注意提升員工的專業素質,使其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更好地服務大眾,拉近事業單位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改善過去的不良事件引起的不良印象,使人民群眾能夠客觀合理的看待辦事的事業單位或是其他政府相關部門。事業單位也要注意根據激勵制度對工作人員進行考察與審核,通過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對各個部門日常工作情況的觀察、收集、整理與分析,更好地評估各個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以及職業道德,保證事業單位編制內的工作人員都是高素質全民發展的優秀人才。第二,事業單位的工資與待遇應在相關獎勵上放款要求,使對事業單位有功勞的員工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不會受到職位的限制,同時應改善事業單位的晉升機制,避免因狹窄的晉升環境而出現人才流失的情況。第三,事業單位應重視激勵制度的作用,保證激勵制度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使其成為事業單位不斷發展與前進的最佳動力;第四,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并完善合理科學的監督機制以及相匹配的單位規則,一旦工作人員出現遲到、早退、利用上班時間完成私人事件等情況,或是其他妨礙工作的不良行為的出現,應注意利用一定的懲罰手段對犯錯誤的工作人員進行懲罰,在不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自信心的前提下,使其明白自身的錯誤,避免這類事件屢次發生。
受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環境影響,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不止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還受到人們大眾的關注與監督,事業單位在促進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發展與創新過程中,需要正確的利用激勵制度,保證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走向正確的發展方向,事業單位也要注意對激勵制度不斷地完善與創新,在滿足工作人員合理要求的同時,對工作人員的管理能力也要逐漸改變,要注意使用更為科學合適的方法去完成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單純的懲罰制度根本無法滿足當下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將激勵制度與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進行合理成熟的融合與安排,有利于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更好地發展與創新,解決其中存在的個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