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雙美 楊宏
【摘要】在厘清翻轉課堂概念、特點的基礎上,分析中等職業學校實現翻轉課堂有效實施的主客觀因素,探索其有效實施的策略,提出了在中等職業學校有效實施翻轉課堂的新思路。
【關鍵詞】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策略 職教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6-0035-02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要求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礎上,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學環境,優化教育模式,推動教育改革。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國內的翻轉課堂有了一定的研究與發展[1]。本人在自己任職的中等職業學校就翻轉課堂的實施開展了一系列的嘗試和研究。
一、中等職業學校翻轉課堂的內涵和特點
簡單地說,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就是把傳統課堂的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兩個環節顛倒進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堂外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內經教師指導、同學合作完成。歸納起來,翻轉課堂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師生角色的轉變
教師從知識的講授者變成了學習的促進者和指導者,不再是整個課堂的中心,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因為視頻課件更易展示課程中涉及到設備的名稱、型號以及操作的細節,使學生看得更清楚、記得更牢固,這樣學生在課堂內就可以充分地與老師和同學交流,而不再是被動地聽講、機械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
(二)課前、課中內容的改變
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一般是課前學生預習,課中教師講授,課后學生完成作業。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則是學生通過課前觀看視頻和練習,對新知識的學習達到深入理解的程度,而不是停留在預習上。在此基礎上,再借助課堂學習活動的有效組織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認知層次,使學生達到對新知識進行遷移和應用的水平[2]。
(三)授課過程的重點遷移
傳統課堂是以知識傳授為重點,翻轉課堂則是將教師從不斷重復的知識講解、操作演示中解放出來,更多地去引導學生學習、討論、實驗實習 ,使學生以交互協作、知識內化為重點,把沉默單向的課堂變成碰撞思想、啟迪智慧的互動場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思維、協作精神。
二、中等職業學校實施翻轉課堂的制約因素
根據實現翻轉課堂的要件,和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師生的現狀,中職學校實施翻轉課堂還存在以下一些主客觀因素。
(一)師生的主觀因素制約翻轉課堂有效實施
要實施翻轉課堂,教學雙方都需要轉變傳統觀念來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教師需要改變長期形成的以教為主的教學習慣,學生需要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長期形成的傳統觀念和教學習慣,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不容易做出改變,這是制約翻轉課堂實施的首要因素。
(二)教師的教學技能制約翻轉課堂有效實施
制作優質的視頻課件是實施翻轉課堂的關鍵。制作10分鐘左右的短小視頻把課堂的重點和難點講得清清楚楚、有聲有色,快速反應、及時準確地解答不同學生的各種問題,是實施翻轉課堂對教師提出的基本能力要求。教師只有熟練掌握視頻的制作工具,才能適應翻轉課堂的教學要求。而中等職業學校中相當一部分年齡較大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不高。
翻轉課堂的教學視頻時限較短(一般在3-14分鐘),有的制作工具甚至僅限5分鐘時長[3],要在這極短的時間里,清晰、簡明、到位地解釋清楚一個知識點,就需要教師反復研讀教材,思考各個細節:視頻講授的節奏、選取的例子、視覺效果等等,遇到難點問題更是如此。而由于中等職業學校中,教師長期使用傳統教學模式,翻轉課堂需要的教學語言高度凝練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學生的自制力、自學能力制約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后,如何把控時間實現知識的獲取與內化需要學生自行規劃,而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他們的自制力、自學能力還不能快速提高以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從而直接影響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
(四)大班制是制約實施翻轉課堂的客觀因素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班級規模偏大,人數偏多,教師難以關注到每個學生,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學生個性差異和獨特性容易被忽視。翻轉課堂提倡學生在課堂中完成練習,教師有針對性地解答每個學生的疑惑,實施差異性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大班教學顯然是制約翻轉課堂實施的重要因素。
三、中等職業學校實施翻轉課堂的策略
針對中等職業學校存在的制約翻轉課堂有效實施的主客觀因素,我們試從不同學科的實際出發,研究、歸納出五條有效實施翻轉課堂的策略。
(一)改變教師教學評價模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處于主導地位,要達到實施翻轉課堂的預期效果,就要改變對教師教學的評價模式,調動教師實施翻轉課堂的積極性。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可從六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①教師是否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作出與既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視頻;②教師是否能夠通過教學平臺與學生形成積極良性的互動交流;③教師是否能夠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形成氛圍良好的小組協作、探究性學習;④學生是否能夠利用信息技術,根據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進行獨立探索性的學習;⑤學生能否在課堂中或教學平臺上通過與他人合作,積極探究、解決問題;⑥學生是否能夠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將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充分的展示,以完成知識的吸收內化。若把對教師組織教學的綜合評價納入其評優、職稱晉升中,將更好地激發教師對翻轉課堂的熱情、重視教學的質量。
(二)提高教師實施翻轉課堂的能力
擁有現代教育技術專業課教師的學校,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專業優勢,率先嘗試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做出樣板。其他學??上葘歉山處熯M行培訓,幫助他們對翻轉課堂的核心思想、關鍵點、操作模式等有系統的感性認識;聘請現代教育技術專業的教師舉辦視頻制作學習班,幫助他們掌握制作教學視頻的技術技巧,倡導他們探索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骨干教師再向其他教師傳達培訓信息、分享體會和介紹經驗,以點帶面,共同研討出適合于本校特點的翻轉課堂模式。
(三)保證學生課外真正發生深入的學習
翻轉課堂有兩個關鍵點,一是課外真正發生了深入的學習,二是高效利用課堂時間進行學習經驗的交流與觀點的相互碰撞,能夠深化學生的認知。落實好第一關鍵點尤為重要,它決定著第二關鍵點的落實。首先要把課堂視頻做得音像俱佳,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生有意注意的有效時間內,把知識點講得精準到位、不拖泥帶水。其次,要通過翻轉課堂的系統軟件查看學生的學習軌跡,加強對學生的監督、管理,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再次,要照顧到那些經濟條件差、沒個人電腦的學生,為他們提供免費的上機服務,保證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上網觀看到授課視頻。
(四)將大班拆分成小組,以利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針對當前多數中等職業學校大班制的狀況,為了便于翻轉課堂的實施,可以將大班拆分成小組,觀看視頻階段出現的問題,先由小組討論、消化,消化不了再由小組長在課堂上提交教師解答。小組的劃分可以以宿舍為單位,每組以4-6人為宜,為照顧到每個學生,小組長可以實行輪值。這樣,教師面對的是組,而不是學生個人,有效地解決了大班制給翻轉課堂造成的困難。
(五)分步實施、穩步推進,保證效果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師生傳統教與學的習慣,要有效實施,取得好的效果,就不能搞一刀切,而應分步實施,穩步推進,不能急于求成??梢怨膭罱處熢谝婚T課的一個或幾個章節嘗試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甚至可以先就某個難點或重點進行翻轉。這樣,教師做一個知識點、一個章節的視頻,精力投入的增加有限,且對新生事物的興趣較大,極易收到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紅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3(8):5-6
[2]張新明,何文濤.支持翻轉課堂的網絡教學系統模型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8):21
[3]曾貞.反轉教學的特征、實踐及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12(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