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摘要】本文針對高職院校的學生性格和學習特點,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首先,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其次,開展多種班級活動,提升學生的集體責任意識;最后,班主任要堅持因材施教的管理模式,重視問題學生的管理工作。
【關鍵詞】高職院校 班級管理 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71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6-0187-01
一、高職院校的班主任主動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校的師生之間產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班主任在教學管理工作中,不能夠與學生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因此,為了提升班主任的學生管理效果,班主任應積極主動地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從而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比如: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制度管理與情感交流進行融合,使得學生能夠積極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高職院校的學生性格較為叛逆,所以班主任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思想轉變。在教學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對學生實施正面的引導和督促,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全面發展。
二、班主任開展多種班級活動,提升學生的集體責任意識
1.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合理的班級活動。高職院校的學生年齡還比較小,可能缺少集體責任感以及互幫互助的意識。因此,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建立必要的集體思想,同時開展各項班級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大集體的溫暖。學生只有感受到學校給予的溫暖和安全感,才能夠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班級活動的類型較為多樣,班主任在選擇班級活動時,必須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其中,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不同,成立不同的興趣小組。比如:成立唱歌興趣小組、運動興趣小組以及其他興趣小組。小組成員可以自由設計活動內容,同時成員之間要分工合作。而且,班主任也可以組織學生運用課余時間,觀看一些教育類型的電影以及話劇。
2.開展專業知識相關的班級活動。班主任開展班級活動,不僅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也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和成長。班主任可以舉辦知識競賽或者學生專業講座,進而不斷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鞏固和學習。在活動舉辦過程中,班主任可以設置一些問答或者互動環節,調動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在班級活動結束之后,針對表現較為突出的同學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開展專業知識相關的班級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集體責任意識,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高職院校的學生性格較為活潑,通過舉辦專業活動,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
三、班主任要堅持因材施教的管理模式,重視問題學生的管理工作
1.重點關注問題學生的管理工作,實施個性化的教育模式。每個班級都有幾個問題學生,甚至高職院校的問題學生人數可能更多。因此,班主任必須關注班級中的問題學生,同時運用適當的教育方法改變學生。首先,班主任可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使得這些問題學生能夠更加信任班主任。其次,班主任要擁有較強的責任感,只有如此才能夠做好學生管理工作。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實施不同的教育方式。然而,處理教育事務時,班主任必須做到一視同仁,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同時,班主任與問題學生交流過程中,不能總以教師的角色進行教育指導,也可以運用朋友的角色進行幫助引導。
2.及時發現問題學生的特長和優勢,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班級活動。班主任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幫助問題學生認識自我問題,同時引導學生改正問題和不足。同時,班主任還應及時發現問題學生的優點,運用欣賞的眼光鼓勵學生發揮特長和優點。班主任對問題學生的關注和鼓勵,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問題學生的自信心和主動性。作為班主任老師,不僅要做好日常教學管理工作,同時也要不斷更新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而且,要想提升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工作效果,就需要提升管理的藝術性和實際性。高職院校的班主任相比于高等院校的班主任來說,其班級管理工作強度更大。因此,要求高職院校的班主任老師要不斷提升班級管理的教育水平。
四、總結
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不但是一項專業工作,同時更是一門藝術工作。而且,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高職院校的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戰。其中,高職院校的問題學生比較多,這就要求班主任應重點關注問題學生,同時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班主任要定期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方式,不斷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藝術性。班級管理的藝術性提升,才能夠真正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從而實現教育教學工作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嬋,黃冬來.論如何提高高職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藝術性[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