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濤 丁杰 李平原 馮桂梅
【摘要】? ? 本文對近年來學者們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研究進行綜合概述,為進一步尋找關系因素進行實證研究做理論準備。
【關鍵詞】? ? 大學生? ? 創業能力? ? 綜述
一、創業的概念界定
創業概念的研究角度涉及經濟學、管理學和社會學學科。經濟學角度強調創業資源的利用和價值的增長以及轉化,例如哈佛商學院在2006年提出創業的定義:通過捕捉機會突破當前資源條件的限制,將不同的資源利用和開發,以此創造價值的過程。管理學角度則側重于創業過程的各個環節,尤為關注機會、風險和創新,例如羅伯特·赫里斯、邁克爾·彼得斯提出創業就是創造新東西的過程,并承擔風險和得到回報。社會學角度是從創業主體與其外部環境的交互作用出發,如Gartner(1985)認為:影響創業活動的主要變量不僅是創業者個體,還包括組織、過程和環境,應該從四個變量的相互作用來進行研究。
二、創業能力的概念界定
國外學者主要從個體和組織兩個層面來定義創業能力。個體層面進行創業能力研究的典型代表是Man,Man(2002)認為:創業能力是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為了達成目的而必須具備的技能和知識的總和。從組織層面進行的創業能力研究則把創業能力定義為對新產品和新想法的發掘過程(Rule和Lrwin,1993),或者是以識別到的市場機會和獲取到的所需資源為基礎,發展出具備開發或構建新機會的能力(Arthurs和Busenitz,2006;Karra等,2008)。
我國的郁義鴻、李能志(2000)認為:創業能力是指在一定的基礎條件下,創業者發現和挖掘機會,組合各種資源來創造出價值的能力,或者可以說是創業者將自己的創業設想成功轉變為現實的能力;高耀麗指出:創業能力是指將個體的市場創意或科研成果轉為現實生產力的能力;嚴強認為:創業能力是以人的智力活動為核心的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的心理活動機能,是與個性心理傾向、特征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在個性的制約和影響下形成并發揮作用的心理過程。
三、創業能力的研究現狀
創業能力的研究一般關注在維度構成和影響因素兩個方面。國外一般采用自我效能和自我評估兩種角度來構建創業能力的維度構成。自我效能是指創業者對是否有能力完成創業活動任務的信念程度。自我評估是創業者自我評估完成具體創業行為所具備的能力,例如Chandler認為:創業能力包括6個維度,即識別利用機會能力、驅動企業發展的能力、人力能力、概念性的能力、政策性能力、使用特定領域內工具與技術的能力;Man認為:創業能力分為6個維度,即機會能力、組織能力、關系能力、戰略能力、概念性能力和承諾能力。立足于國外的研究基礎,國內的學者比較系統的提出創業能力的維度構成的有:唐靖、姜彥福提出的二階段六維度模型:將創業能力分為機會識別能力和管理運營能力;尹苗苗、蔡莉從創業者特質視角、機會視角、管理視角、關系視角結合我國的創業活動實踐,從個體層面和組織層面構建創業能力維度的框架。楊道建等人(2014)通過對以往文獻的綜述以及對個案的訪談將大學生創業能力分為機會發掘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戰略決策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6個因子,根據這6個因子規范設計了測量量表,其中機會發掘能力是指創業機會識別、開發與利用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是指組織、協調、有效管理各種內外部資源的能力;戰略決策能力是指制定與執行發展戰略、對關鍵問題進行決策的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是指集中和吸引各種資源,并對資源進行整合和利用,使其轉化為更有價值的形式的能力;創新創造能力是指開創性地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和基本理論,不斷涌現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等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或新發明的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是指個體在遭遇挫折或身處逆境時承受住壓力和打擊、消除負面情緒、排解壓力、擺脫困境的能力。尹苗苗和蔡莉(2012)認為:創業能力的影響因素根據研究視角的不同而存在差別,基于特質視角的研究把創業者個人的遺傳基因、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和地域因素等看作是影響創業能力的關鍵因素,基于機會視角的研究把創業者個人的先前經驗、認知、學習風格和警覺性等看作是影響創業能力的關鍵因素,基于管理視角的研究把組織特征、外界環境、先前經驗和創業學習視為影響創業能力的重要因素,而基于關系視角的研究則把組織特征和外界環境作為影響創業能力的關鍵因素。
參? 考? 文? 獻
[1]朱蕾蕾.創業環境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研究——以創業能力為中介變量[D]:[碩士學位論文].濟南:山東財經大學,2014.
[2]郁義鴻,李志能等.創業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9.
[3]張鵬飛.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對策研究——以SIFE團隊運作為例[D]:[碩士學位論文].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