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皓凱
【摘要】? ? 近年來,高職教育越發受到國家與社會的關注,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需促進其全面綜合發展。高職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與提升其審美能力,新時期背景下,音樂教育中存在諸多問題,需要尋找到問題解決的思路與途徑。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職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對改進音樂教育的思路與途徑進行論述。
【關鍵詞】? ? 新時期? ? 高職? ? 音樂教育
引言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能夠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與培養其藝術鑒賞力,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展。基于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職音樂教育盡管對教學進行改革創新,但仍存在著不少問題,因而需要轉變教育思路與教學理念,促進高職學生在接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能培養綜合素質。
一、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存在問題
新時期背景下,高職音樂教育存在諸多問題。首先,高職音樂教育自身定位以及人才培養目標不夠明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旨在培養具有知識與技能的技術型人才,對音樂教育的價值認知不足,甚至會存在認為音樂教育與專業技能教學毫無瓜葛的想法,導致學生音樂學習缺少主動性與積極性;其次,高職音樂教育與專業音樂教學存在一定的區別,其對音樂技巧的掌握要求不高,更多的是關注是否促進學生受到音樂藝術的熏陶與感染,以及提升其藝術審美與精神境界,因此,音樂教育更多的側重于美育,然而音樂教師都具備音樂特長[1];最后,因高職院校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高素質的教師更傾向于去高等院校教學。高職音樂教育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教師的專業知識較為陳舊,再加上教學任務的繁重,鮮少開展音樂教研活動或相關活動,難以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到音樂教育教學質量。
二、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的思路與途徑
2.1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思路
新時期的背景下,為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效用,高職院校應該提升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認知到音樂教育的價值與意義,并對當前音樂教育教學方式進行改進。
2.1.1注重文化內涵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文化多元化發展的影響下,音樂人才需求不斷增長,并且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音樂技能技巧以外,還應該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因此,高職音樂教育需轉變目標,以及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培養多元化音樂人才,具備音樂技能、音樂素養與文化涵養,同時需強化創新能力與創造意識。新思路的開拓下,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內涵,高職音樂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滲透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促進學生深入了解,自覺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與弘揚,并以傳統文化為基礎來進行創新。創新是新時代發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同時也是學生未來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撐,通過滲透民族音樂文化,突出音樂教育文化特色,引導學生在繼承上進行創新,能夠促進學生有效傳承中國音樂文化。另外,高職音樂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內涵,還可注重中西方音樂融合,為音樂教育注入新鮮血液,體現出時代的特征,可學習國外先進、成熟的音樂教育手段,并引導學生對中西方優秀音樂作品進行鑒賞與討論,擴展視野、增強內涵,同時也能推動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可持續發展。
2.1.2完善教材體系
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的改進與創新,針對當前音樂課程設置存在的弊端,應該進行改善,對教材體系進行完善,確保音樂專業課程與時俱進,將教學內容與社會發展相銜接。具體而言,針對音樂教材編排問題,高職院校可組織教師圍繞這一問題進行研究與商討,達成共識之后,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以及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設計方案,可對專家進行咨詢與研究,對教學方案進行修改與調整,以保證教學計劃能夠適合本校學生的學習需求。
2.2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途徑
2.2.1創新課程設置
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需要解決課程設置問題,為確保課程體系具有科學性,需處理課程設置共性與個性的問題。具體而言,高職院校需結合教育方針、辦學理念以及目標等來設置課程,因不同的高職及專業存在差異性,需注重共性與差異性,需保證音樂課程的針對性與實用性。譬如,針對英語專業,進行音樂教育可結合英語專業的特征,如設置英文歌曲,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欣賞國外音樂作品了解其文化內涵,另一方面也能鍛煉英語聽力能力。又比如,針對計算機專業,進行音樂教育可開設音樂制作課程,便于其掌握與應用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能受到音樂藝術的熏陶與感染。針對音樂專業,課程設置需要體現專業化與系統化的特征,注重傳授學生專業的音樂知識與技能,另外還需增加鑒賞與練習課程,對優秀音樂作品進行欣賞,能夠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受到其熏陶以不斷提升音樂藝術審美能力以及培養音樂素養。另外,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還應該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傳統教學模式下,音樂教育教學多是在課堂上組織進行,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組織開展實踐活動,如舉辦音樂會、演出等。學生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能夠切實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與樂趣,同時也能培養音樂技能與音樂信心,促進其提升音樂藝術素養。
2.2.2以就業為導向
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更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實踐能力的培養。新時期背景下,國家與社會對人才的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倡導學校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而按照傳統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難以滿足時代發展需求。當前,教育教學改革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與探討的話題,針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進與創新,以順應時代發展需求。高職音樂教育,主要是以職業音樂教育為主,若更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培養學生的音樂實踐與應用能力,難以培養社會復合型人才,因此,高職音樂教育需要結合本校辦學理念與特色,以就業為導向來展開音樂教學[2]。首先,高職院校需要對當前社會、市場與行業進行調查與研究,及時了解市場人才情況與行業要求,尋找到社會崗位與高職音樂教育的契合點,找準兩者之間的聯系,結合市場需求,將音樂教育與市場就業相聯系,以培養社會、市場與企業所需的復合型音樂人才,可開展校企合作模式,或是定期組織音樂課外實踐活動,促進學生不斷鞏固音樂知識與技能,同時也能培養其組織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通過針對性地培養人才,以提升學生的市場就業競爭力。
2.2.3增強師資力量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水平的高低,決定因素是院校師資力量,教師是音樂教育的執行者,其專業能力、教學水平與綜合能力是保證音樂教育質量的根本,也是促進音樂教育發展的關鍵。當前,高職院校音樂師資隊伍存在結構不合理、力量薄弱等問題,缺少高學歷、高素質與高水平的音樂專業教師,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較為滯后,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低下,對高職音樂教育發展起到制約影響,因此需要結合音樂教育目標以及學校實際情況,增強師資力量、完善師資力量儲備,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首先,高職院校需大力引進高素質音樂專業教師,在招聘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標準以及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來進行針對性地篩選,并有效增加資金投入,招聘高學歷、高素質音樂專業教師,進行有效的師資力量儲備。另外,針對當前音樂教師隊伍,高職院校需定期進行培訓,如組織開展學術講座或者科研交流會等,促進教師圍繞學術問題進行探討與交流,在此過程中提升學術水平與專業知識技能,另外還需針對教育教學來進行研究,了解自身教學存在的問題,掌握先進、成熟的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以更好地培養人才。
三、結語
綜上,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存在諸多問題,如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定位不明確以及師資力量薄弱等,因而需要創新課程設置,以就業為導向來展開教學,并且需增強師資力量,以促進高職音樂教育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饒麗.構建以實踐為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的實踐與探索——以高職音樂教育專業為例[J].大眾文藝,2018(18):179.
[2]陳瑩嘉.音樂教育在90后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的作用——以紹興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27(1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