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丹
【摘? ?要】 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旅游行業借此發展迅猛,逐步成為我國主流經濟產業之一。然而由于旅游產業發展過快,也造成了其根基不穩,行業經營者良莠不齊,法律規范不健全的現狀,旅游消費者與旅游經營者的糾紛頻發,旅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本文將通過對旅游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問題進行分析,來完善對旅游消費者權益的保障機制。
【關鍵詞】 旅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問題
旅游產業的崛起,為我國經濟的創收做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我國國民的旅游消費比例呈持續性增長,逐漸在全年消費整體上占據重要的地位。然而,頻發的旅游糾紛事件卻向我們揭示了我國旅游行業存在的種種問題,作為旅游消費者,旅游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人,他們的合法權益頻頻受到侵害,卻沒有有效的機制予以保護,造成其身心受到嚴重的損害,有違我國法律的公平正義原則,也大大不利于旅游市場的健康發展。
1? 旅游消費者權益的概述
旅游消費者是指在旅游活動中進行消費的一方,其隸屬于消費者的一種,傳統消費者所有的屬性旅游消費者也擁有。但是就消費對象而言,二者又存在著不同,傳統消費者主要是對物質方面的有形物來進行消費的,旅游消費者所對應的消費客體則為一種無形的商品與服務,以及在旅游活動中所購買的商品,所以旅游消費者的消費客體除了物質方面的,更多的是一種具有精神上屬性的感官享受,這就意味著旅游消費者的權益內容要較傳統的消費者權益內容更為復雜。
“消費者權益指的是消費者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權利以及當這種權利受到保護時能夠給消費者帶來的應得的利益。作為消費者權利的核心,消費者權利的有效實現是權益實現的前提和基礎,在法律法規保障下,消費者有權做出一定行為或要求他人做出一定行為。”由此可得,旅游消費者權益也是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權利以及當這種權利受到保護時能夠給旅游消費者帶來的應得的利益。鑒于旅游消費客體的特殊之處,旅游消費者權益的內容既包括傳統消費者權益的內容,也包含旅游消費者在享受旅游服務時精神方面應該享有的權益,而此點也是最為重要的,是最為符合旅游消費的最終目的的。我國對旅游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所制定法律主要有2013年新頒布實施的《旅游法》和2014年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但是《旅游法》更多的是對旅游經營者的服務和行為進行了規范,涉及旅游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僅有一小部分,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對整體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時給予的保護規范,不具有針對性。此兩種法律就旅游消費者權益而言均不夠完善,存在很多漏洞,以至于旅游消費者在面對權益被侵害時,無法得到公平有效的保護。
2? 旅游消費者權益保護存在的法律問題
2.1? 知情權受到侵犯
旅游活動通常是在異地完成服務的交易,旅游消費者對其信息是不夠了解的,除了從網上獲取少部分信息之外,其余的基本只是通過旅游經營者的單方面介紹知悉。正因為這種信息的不對稱性,導致了旅游消費者常常處于一種被動的局面,有些旅游經營者為了更大化自身的利益,就會利用旅游消費者的這種不了解,實行虛假的宣傳,報出最低的價格,較高標準的食宿待遇,來吸引旅游消費者紛紛“入坑”,然后在實際服務中,就會安排很多許多需要自費的行程,嚴重侵害了旅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2? 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受到侵害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在實際的旅游活動中,旅游消費者的這種自主選擇權卻經常得不到有效保障。旅游經營者與旅游消費者之間簽訂的旅游合同為格式條框合同,旅游經營者利用其便利性,會在合同中設置很多隱性條款或霸王條款,來弱化自己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同時其也會在合同中規定很多必須消費的項目,購買商品固定的場所,迫使旅游消費者不得不遵從規定,根本無法實現自身的消費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2.3? 旅游消費者的尊重權得不到保障
旅游消費者的消費對象是旅游服務,本應從旅游經營者處獲得高質量、舒心的服務。然而在實踐中,這種服務變了味,旅游消費者成為了被侮辱、被限制的對象,尊重權受到了極大地侵害。近年來,各地導游因游客不按其要求購買指定商場的商品,大肆辱罵并限制游客活動的事件頻發,在社會上反響巨大,令人極度憤慨,這些事件不僅反映出導游素質的低下,更多的則是法律法規對旅游消費者尊重權保護的缺失,對旅游消費者所帶來的傷害。
2.4? 旅游消費者的精神權益得不到保障
旅游消費者的權益內容中最為主要的是精神權益,因為旅游消費者在旅游活動中想要獲得的更多是感官上的精神享受,當旅游效果不慎理想時,其被損害的就是精神上的利益,而無論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是《旅游法》,均沒有對精神權益做出規定,更遑論保護這種權益。每每旅游消費者遭受這種精神上的損害時,法律不支持,就只能自我消化,忍受這種侵害,實際上這是嚴重違反公平正義原則的。
3? 對加強我國旅游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建議
3.1? 完善旅游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體系
目前我國關于旅游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僅有《旅游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如此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更有效的維護旅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減少旅游經營者侵犯行為的產生,就需要立法機構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研究借鑒國外的相關制度,來進一步完善我國相關旅游的立法制度,明確旅游經營者與旅游消費者的權利義務關系,責任承擔范圍,救濟方式,來懲治不法侵害行為,保障旅游消費者的一系列合法權益。
3.2? 完善權益糾紛的解決機制,加大執法力度
針對發生的旅游消費者權益糾紛,提倡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設立小額的旅游糾紛法庭,來及時有效的解決權益訴訟糾紛,減輕當事人的訴累,并第一時間對侵害方做出應有的懲罰,有助于警示旅游經營者的行為。同時還要建立并完善旅游投訴公示制度,定期檢查評定,時刻監督旅游經營者的服務質量和其所雇傭導游的素質,杜絕辱罵、欺騙、強迫買賣商品的事件發生,督促其合法合規經營。同時執法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大力整頓旅游行業的不法行為,嚴懲侵權者,為實現旅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駕護航。
3.3? 提高旅游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加強社會監督
加強對旅游消費者的普法宣傳,提高其自身的維權意識,從自身做起,強化自我,形成自我保護的模式。在面對權益被侵犯的狀態時,能夠拿起法律的武器,積極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減少自己的損失,維護自己的尊嚴,進而嚴厲打擊不法侵害者。我們還要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借助社會的輿論力量,監督旅游經營者的行為,保障其更好的為旅游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4? 總結
綜上所述,保護好旅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所以,我們需要全面完善其保護機制,促進旅游行業長效健康發展,為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在國際上占居主導地位的偉大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文顯.法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夏 青.關于我國旅游產業中的零負團費旅游法律問題[J]? ? ? ?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14(22).
[3] 曹琪駿.旅游消費者權益民法保護問題探討[J].法制博覽? ? ? ?旬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