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與應用,中國的第三方支付業務形成了新型的金融業態,年度交易規模達到萬億級別。這對金融市場穩定、國家監管立法完善程度、信息技術安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市場交易集中程度過高、大量客戶資金存在金融隱患、嚴監管下冒出的新問題等風險,第三方支付行業,既需要完善的監管制度,以保障企業的合規性,同時也需要不斷開拓創新研發,走出自己的長遠發展之路。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風險;金融
自1998年第一家第三方支付企業成立,截至2019年初,中國的第三方支付業務已經擁有了20年的發展歷史。隨著近年來電子商務平臺、互聯網金融的飛速發展,中國的第三方支付業務發展勢頭迅猛,第三方支付作為支撐產品和交易體系的重要通道,已經形成了一種金融業態。然而,雖然擁有使百姓消費更加便捷、提升金融流轉速度等諸多益處,第三方支付也同樣面臨著不少風險,這為當前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增添了不穩定的因素。
一、第三方支付的業務現狀
(一)業務規模高速增長
從中國第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誕生至今,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付方式,也成為了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的產業形態。
根據易觀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8年第3季度》數據顯示,2018年第3季度中國非金融支付機構綜合支付業務的總體交易規模達549446.1億元人民幣。
(二)業務模式發展多元化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和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第三方支付作為新金融基礎設施之一,已經開始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
當前,中國的第三方支付業務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第一種,在線支付業務,主營這類業務的企業包括支付寶、騰訊金融等互聯網支付企業。第二種,行業方案解決服務,這類業務的經營企業包括快錢、易寶等金融服務企業。第三種,信用、融資等中介服務,這類業務以拉卡拉等企業為代表,基于企業的資本實力和信用保障,與國內外銀行簽約合作,為銀行卡持卡人提供多種服務。第四種,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企業以營利為目的,提供在發行機構之外購買商品或服務的預付服務,主要包括盛付通、和包等企業。
除此之外,隨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支付業務的模式創新也在不斷提速,以支付為基礎,疊加信貸、賬戶、營銷等多重增值服務,打造支付金融領域的全產業鏈生態系統已經成為未來的重要趨勢。
(三)雙寡頭格局已形成
據易觀“2018年第3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機構綜合支付市場交易份額占比統計”數據顯示,支付寶、騰訊金融分別以45.64%、32.11%的市場份額,占據市場前列,兩者份額總和達到77.75%。此外,經調研機構益普索調查顯示,截至2018年7月,財付通(騰訊金融)用戶8.2億,支付寶用戶6.5億,財付通和支付寶的市場用戶滲透率分別為85.4%和68.7%。顯然,得益于產業發展較早,以及零售電子商務業務和微信、QQ兩大社交集群的用戶基礎,支付寶、騰訊金融已經把成為了行業中的兩大巨頭,形成了雙寡頭的局面。
二、第三方支付業務的風險分析
(一)高滲透性帶來高風險
數據顯示,在人們的日常開銷中,由第三方支付完成的比例已達48%,其中,移動支付占比35%,互聯網支付占比13%。
由于第三方支付對日常生活、支出等小額高頻場景和線上支付、購物的滲透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且交易規模數量巨大、涉及范圍廣泛,國內重要的金融機構、清算結算機構、大量普通居民和單位等都被囊括其中,一旦遭遇大規模大范圍的危及,如經濟性、金融型危機等,容易導致金融市場混亂,且此類金融風險極易傳染,引發出系統性、大規模的金融問題。
(二)市場份額高度集中帶來的風險
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已經呈現出典型的雙寡頭格局,支付寶和騰訊金融兩家的市場份額獨大,遠遠超過排在第三位的銀聯商務和其他企業。
央行官網顯示,國內目前已獲許可機構(支付機構)共有238家。這表明,除了支付寶、騰訊金融、銀聯商務和快錢以外的234家第三方支付企業,正在競爭6%左右的市場份額,企業的競爭相當激烈。
此外,雖然支付寶和騰訊金融分別依托于淘寶等電子商務平臺和微信、QQ等社交場景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市場份額,但近兩年兩家企業在許多業務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同質化現象,如普及滲透度極高的線下支付、線上理財、生活繳費、信用卡還款等,雙寡頭局面導致的資源難以得到優化配置、產品同質化競爭、產品創新能力有限等不利影響已然顯現。
(三)客戶資金的金融風險
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顯示,2017年之前,國內支付機構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分散存放備付金的現象叢生,平均每家支付機構開立備付金賬戶13個,最多的多達70個。由于在網上支付購物等場景中,客戶交付的資金(客戶備付金)與獲得的產品和服務之間可能存在時間差、信息不對稱、消費者風險意識薄弱等情況,極易出現非法套現、洗錢、客戶資金非法挪用等行為,屆時客戶將遭受巨大損失。據網貸天眼統計,2018年,央行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累計開出的支付罰單數量已高達139張。
與此同時,為了拓展支付業務的市場范圍,不少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展的跨境跨行資金清算等業務也很容易被不法犯罪分子利用,使之成為洗錢等犯罪活動的通道。據不完全統計,從2012年到2017年初,全國累計有13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因違反客戶備付金相關管理規定被處罰,最高罰款金額近3000萬元。
此外,大量的備付金分散存放也不利于備付金統籌管理,存在不少隱患,容易產生流動性金融風險。
(四)嚴格的管控政策導致新問題的出現
自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公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針對第三方支付業務的牌照許可、備付金存管、網絡支付業務管理等多項相關規定,管理不斷趨向嚴格化。
以近兩年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產生重大的影響的兩個規定為例,2017年出臺的《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改變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現狀,第三方支付機構將由此回歸中介本質,且易于交易資金的監管,減少洗錢、挪用等風險。而2018年出臺的《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使得第三方支付機構原本的存款備付金利息收入將不復存在,支付寶和微信等機構躺著賺錢的日子也將徹底結束。
由于政策力度較大,面對突如其來的嚴格管控,企業的競爭也將加劇,極有可能導致新的問題出現。同時,面對更加嚴格的監管措施,市場上針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投資者也將重新評估企業價值,中小型第三方支付企業可能面臨重組、洗牌的局面。
(五)技術風險
以移動支付為主力軍的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主要依托于近年來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社交平臺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而存在。在此背景下,保障支付業務順利進行的信息技術水平就顯的尤為重要!
然而,當前我國的信息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銀行和第三方企業現階段的網絡系統維護水平有限,網站崩潰等現象更是時常發生。此外,近年來全球各地頻頻曝出網絡病毒大肆攻擊事件,嚴重威脅著第三方支付的安全,一旦被病毒入侵,支付者的信息安全、資金交易等都難以保障。其次,由于我國呈現出的雙寡頭局面,支付寶、騰訊金融的支付服務涵蓋了大量的交易資金,一旦寡頭企業出現因技術設備或內部人員操作等方面的技術問題,將會導致難以估量的后果。最后,當前移動支付線上線下場景多為使用二維碼支付,作為一種電子支付技術,其技術準入門檻低,且本身缺乏加密認證,極易被病毒入侵,或是被用作盜取用戶隱私、商業秘密的渠道,難以保證客戶賬戶信息和資金安全。
三、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風險應對
(一)出臺第三方支付合規性相關規定
目前,我國第三方支付業務存在的風險,尤其是金融性風險,與企業合規性息息相關,當前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也多集中在準入門檻、業務范圍等方面,對于企業的合規性建設及懲罰措施存在空白。
因此,為了加強第三方支付公司自身的合規性建設,國家及相關部門需要及時出臺相關的監管措施及法律規定,并對企業建設情況通過定期檢查和抽查的方式進行監督,從根本上杜絕合規性建設問題。
(二)加強信息網絡技術建設
信息網絡技術是我國第三方支付業務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涉及我國數以萬計的人民財產和信息安全的核心關鍵,因此,企業應加強自身網絡技術建設,才能為客戶提供更多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務,既能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時也有利于國家經濟的穩步發展。
(三)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和服務范圍
支付寶和騰訊金融的雙寡頭局面雖然短期難以改變,但隨著國家新政策的出臺,目前預測超過萬億元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規模將迅速消失,不論是兩大寡頭企業,還是眾多第三方支付中小企業,都應切實提升其企業創新能力,擴大服務范圍。
首先,目前第三方支付業務多集中在C端(面向消費者),且市場已經趨于飽和。面對這種情況,B端(面向企業端)市場仍有不少的發展機會,大量的現下支付場景有待開發,如二、三線城市及縣市、鄉鎮等地域的線下零售店等。其次,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數量有限的市場份額,第三方支付機構可考慮向多元服務模式轉化,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添加出行、餐飲、購物等接口,以此引入更多流量和用戶。最后,充分利用當前中國迅速崛起的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用戶畫像、精準投放等多種形式,提升用戶鏈接和準入效率,進一步提升企業經營規模。
參考文獻
[1] 綜合支付行業數字化進程分析—易觀:2018年第3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549446億元人民幣[EB/OL].https://www.analysys.cn/article/analysis/etail/20019114.
[2] 益普索:騰訊移動支付用戶8.2億,微信信用卡還款“通道費”不堪重負[EB/OL].https://news.qudong.com/article/500617.shtml.
[3] 益普索:2018上半年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760211.html.
[4]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EB/OL].http://www.zgjdnews.com/caijing/chanjing/77339.html.
[5] 罰單又來拉卡拉、卡友支付等4家支付機構違規被罰[EB/OL].https://news.p2peye.com/article-532532-1.html.
[6] 央行嚴批支付亂象:大機構要帶頭依法守規[EB/OL].
http://news.sina.com.cn/sf/news/fzrd/2018-04-27/doc-ifztkpip 2501292.shtml.
作者簡介:夏甜甜(1987.02- ),女,滿族,北京人,管理學學士學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金融學專業證券市場與金融投資方向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現就職于新華視訊手機電視臺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金融學專業證券市場與金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