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萬哲
摘要:在貿易國際化背景下,我國語言能力實踐教學存在師資力量不足,學生英語知識缺乏以及外語實踐質量有待提高等問題,為此,在全球國際化背景下,本文提出增強我國高校語言能力實踐,應該加大力度提升師資力量,增強學生的英語知識培養,創新實踐活動等,以此適應貿易國際化的大環境,進一步提高語言能力實踐教學效果,為我國融入全球化發展提供更多條件。
關鍵詞:貿易國際化;語言能力實踐;教學
近年來,伴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隨之帶動了貿易國際化,致使不同專業、不同領域交互滲透、融合發展,在貿易國際化的背景下,英語扮演著至關重要的橋梁作用。正因如此,英語逐漸成為全球化發展必備的交流工具,英語人才、專業能力實踐成為了國際化交流必備的基礎。為此,外語專業人才以及能力水平直接影響到國際化交流和發展,各高校更是注重語言能力實踐教學的研究,希望培養更多適合時代發展的專業人才隊伍,促進我國貿易國際化的良性發展。
一、貿易國際化背景下的語言能力實踐教學研究的必要性
(一)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貿易國際化日趨明顯,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影響下,我國的對外貿易日漸增多,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因此,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是必然趨勢。在國際貿易洽談和交流中,英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基本的溝通交流工具。正因如此,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孕育成了各大高校關注的重點,也成為了社會各界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基本條件和要求。
(二)適應社會發展必備的基礎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對于英語學者來說,想要在本專業獲得一技之長,必須要分析當代社會形勢和社會需求,貿易國際化背景下,想要立足于社會,根植于競爭激烈的生活,必須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水平,需要不斷增強實踐活動,不斷學習國際貿易知識體系,充分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步伐,唯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專業知識得以有效發揮,才能真正在社會上找到屬于自己的領地。
(三)高校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國際貿易化的今天,教育改革也需要不斷進行,以此適應國際化的發展。由于我國教育體制缺乏自主靈活性,加之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語言能力教學缺乏更好地操作性和靈活性。因此,在貿易國際化背景下,語言能力實踐教學研究非常有必要,更加促進了教育教學改革步伐,是高校進行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也是適應新時代國際化發展的必備條件。
二、貿易國際化背景下的語言能力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較為薄弱
貿易國際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對于英語專業人才需求越來越多,但是大家都知道,多數英語教師畢業于師范類院校或者一些外語學校,雖然有扎實的英語知識,但對于國際貿易英語知識較為缺乏,特別是工作經驗匱乏,使得學生更加缺乏專業的符合實際需求的國際貿易英語知識。因此,英語教學上不足,會直接導致教學效果的缺失。這些教師由于平時忙于理論教學,沒有太多時間予以重視,同時也缺乏真正的實踐培訓活動或者學習活動,使得教學模式較為傳統,更加缺乏創新。大部分英語教師只能靠自己平時的積累和教學經驗進行英語教學。正因如此,在貿易國際化背景下,英語教學的師資力量顯得異常薄弱,缺乏更多有經驗的英語教師去進行國際貿易商務英語教學。師資力量明顯薄弱,會直接影響貿易國際背景下的英語能力實踐教學質量,會使得學生學習興趣降低,更使得專業英語學生并不能真正適應國際化發展的時代步伐。[1]
(二)學生外語實踐知識匱乏
由于國際貿易化的需要,專業的國際化英語人才無疑是高校英語教學培養的重中之重,但在實際教學實踐過程中,高校教學對此方面的專業定位并不準確,注重對英語語言表達和單純英語知識的教學,卻忽視了結合國際貿易知識進行英語訓練,致使培養出的學生缺乏國際貿易背景下的實踐知識。貿易國際化背景下的語言能力學習,不僅僅是基本的專業英語學習,更多的是專業英語和國際商務英語的有機結合,如果忽視專業英語知識和國際貿易相結合的英語教學,就無法真正意義上培養出國際貿易背景下的優秀人才,也會直接導致學生外語實踐知識的嚴重缺乏。
(三)外語實踐質量有待提高
貿易國際化背景下進行語言能力實踐教學,不同于傳統的英語專業教學實踐活動,它的實踐質量和要求更高。雖然高校國際商務英語教學實踐也在有條不紊地開展,但更多重視專業理論教學實踐,校企融合的英語專業實踐更是缺乏寬度和深度。比如,英語專業實踐由于國家、地域等的限制,無法真正意義上進行多元化的教學實踐,加上部分高校關注理論教學多于實踐教學,使得實踐質量大大降低,無法真正適應國際化、全球化的外語實踐需要。因此,在國際化貿易發展的今天,高校對外語人才的培養缺乏真正地深度思考和交流,缺乏對國際貿易英語教學實踐的關注和重視,導致外語實踐質量有待提高。
三、貿易國際化背景下的語言能力實踐教學的研究
(一)貿易國際化背景下強化高校英語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建設
貿易國際化背景下英語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教學,更離不開所有教育隊伍整體水平的高效發揮。面對國際化全球化的實際情況,對于英語教師既是全新的挑戰,也是能力得以展現的機遇。所以,教師隊伍必須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首先,英語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參加更多的國際教學培訓,增強教學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比如參加一些國際化的商務英語禮儀禮節培訓,以及商務座談等等,增加實踐經驗,最終運用到實際地教學當中。加強自身教學知識水平的提高,學習國內外專業教學文化,拓展自己的教學思維模式,打破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讓自己的教學水平能夠真正適應國際化全球化要求,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其次,教師積極去參加實際企業教育訓練活動,比如熟悉企業對外商務宣傳和交流,用英語知識真正有效落地一些貿易實踐活動,在此環境下,增強自身英語水平的運用和理解,獲得豐富經驗指導教學實踐活動。[2]第三,通過網絡媒體,強化英語教師隊伍能力的建設,比如利用網絡加強與國際友人的外語交流,或者加強網絡視頻教學,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增強英語的實踐性和操作性,讓教師真正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下提升自身的英語教學水平,進而強化高校英語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建設,最終為教授學生的英語實踐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創新英語教學理念,豐富學習知識,增強學生外語實踐知識
貿易國際化背景下,學生要有國內外財經、法律、商務、貿易等等知識積累,并進行英語交際。因此,英語教學不能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簡單的英語詞義、英語表達以及英語句式等等教學,必須創新教學理念,結合專業的商務貿易英語進行教學。這就要求教師熟悉更多國際化的文化知識,而且要對國際化商務英語及禮儀進行重點講解,這樣才能豐富并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高校還要開設一些針對性的選修課,比如國際貿易、商務英語談判等等課程,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知識水平。這樣,在英語知識儲備過程中,再進行外貿和商務知識學習,可以使得英語課程更加生動有活力,更容易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利于其對英語知識的把握和深度理解,進而適應國際化英語教學要求。此外,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進行創造性教學,可以通過視頻、音頻等方式進行國內外文化的英語教學,擴寬學生英語學習的路徑。同時,學校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活動,比如邀請國際友人進行專業實踐教學,加強與國內英語老師的教學交流學習探討,也可以安排學生到國外進行實地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對國外的文化風俗習慣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強化溝通技巧的學習,以此增強學生外語實踐知識。[3]
(三)強化校企融合,提高外語實踐教學質量
在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外語教學想要適應國際貿易環境下的發展要求,高校商務英語教學實踐內容必須進行調整,特別是校企融合實踐需要作出相應的變化或者調整。校企融合教學,需要更好地進行溝通策劃,要制定出適合學生學習實踐、貿易良性發展的培養政策,并且要根據實際國內外市場需要實時調整策略,進行針對性教學,不斷優化和完善外語實踐教學質量。高校重視合作,加強對學生和老師的教育引導,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同時企業要實時反饋教學實踐效果,給高校實踐效果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意見,以此達到共同進步,相互融合促進發展的目標。學校要對學生實踐進行有效考核,企業要給學生實踐提供平臺,這樣的實踐教學才更有質量,才更加有競爭力。唯有這樣,強化校企融合,才能在貿易國際化背景下提高語言能力教學實踐水平,促進國際化友好順暢交流。[4]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際貿易和商務往來會越來越多樣化、頻繁化,這就需要更多的商務英語人才進行助力推動,這些人才既要有良好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還需要豐富的國際貿易知識儲備及商務談判等能力。只有真正認識到我國高校目前英語實踐教學能力的問題,才能更加深刻地找出解決辦法和策略,才能進一步培養出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端國際化商務貿易人才,才能更好地適應我國教育體制改革,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綜合國際影響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陽桂桃.國內外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能力培養模式比較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1):149-150.
[2]王守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提高教師教學能力[J].外語界,2010(5):9-10.
[3]謝麗嫻.貿易國際化下商務英語的實踐與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5,35(12):76-78.
[4]藍國興.從校企合作到產教融合———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黑河學院學報,2016(5):61-63.